作者:蔡依橙
專欄:非凡新聞周刊 五六年級菁英怎麼說
完稿日:2008/9/13
全文:
本週受邀回到母校,以在醫療體系工作已久的校友身份,與大一新鮮人直接對談,希望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一點正向的幫助。
有新生問,高中以前的教育除了一些基礎科學概念之外,與未來將要學習的專業技能並無相關。強大的考試壓力、反覆訓練的考試技巧與一輩子不會用到的豆知識,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曾經,許多社會新鮮人也問我:進社會後賴以餬口的技能,在大學時代學習到的並不多,幾乎都是進了社會以後才學的,例如:搞定問題學生的能力、深度探討議題的能力、與客戶建立互信的能力、外科手術的技巧、診視患者的能力等等。是不是應該壓縮大學的課程,把真正有用的東西迅速教給我們,讓我們早日進到社會呢?
事實上,這些看似沒有效率且教學效果普通的漫長教育過程,還有很多隱藏的意義沒有被明說。求學過程中無聊且殘酷的考試形式,是在考驗你,如果強大的壓力來臨時,而且整個形式看似不合理,你有沒有辦法鞭策自己去接受他,並順利通過測試。這樣的能力,出了社會相當受用。難道創作才女徐佳瑩喜歡跳舞嗎?難道台灣之光王建民喜歡全年無休早起練球嗎?難道科學研究者喜歡在中秋颱風夜還進實驗室看細胞嗎?求學過程中,除了知識的傳遞,當然需要一些略為不合理的壓力。因為合不合理,往往是由結果定義的,而不是在壓力下的「你」能定義的。
大學教育中,的確有許多並不合適的老師,上著不知所云的課程,考了莫名其妙的題目,為了避免延畢,也只好將考古題與上課內容死背下來,混個及格。這是在考驗你遇到不合理的困境時,能不能打個安全牌,安然的敷衍過去,將資源損失控制到最小,以免影響到自己既定的道路。社會上同樣也存在著各種欺世盜名之人、過時窒息的制度與無聊繁瑣的規範,橫在你的成功之路上頭,不是嗎?
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學習過程會那麼漫長而且看似沒有效率,過程中又遭遇許多不合理的嚴苛考驗,因為你將面對的漫長專業生涯,其本質就是如此。建構毫無挫折的教育,是自外於社會現實的。不管那教育再理想、再美好,都無法產生意義,也將註定成為悲劇。
在細胞中的粒腺體使用氧氣產生能量的同時,會製造內生性的低濃度自由基,由於自由基是使得細胞老化甚至死亡的元兇,便有學者提倡長期攝取胡蘿蔔素、維他命A與E等抗氧化劑,以降低自由基傷害,希望達到延長壽命、減緩老化的目的。但近年來大型的研究陸續發現,長期補充抗氧化劑的人,不但沒有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甚至造成個體更早死亡。進一步探討才驚覺,這些粒腺體釋放的低濃度自由基,其實是在不斷地訓練細胞面對惡劣的環境,當疾病衝擊時,才可能繼續存活。兩千三百年前的孟子沒有做過細胞研究,但他知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新鮮人,你未來的路將在歡笑中交織挫折、失望甚至淚水,這是為了讓你在父母師長不再能照顧你的幾十年中,仍能在這個混雜著公平與不合理、混亂與規矩的人類社會中,強韌的活下去。
溺愛,是廉價速效的。「再富,也要窮孩子。」是長輩們對你最深切長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