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獲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邀請撰寫十年學術回顧。
- Netflix《雙后傳》:歷史更多時候,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愛恨交織。
-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對咖啡沒有感動,但對烏龍茶有?
- 陪孩子參加 VEX IQ 在 Texas 的連線資格賽
- 【空中相見】2/15(一)9-10p 開聊 @ Clubhouse
- 《What the 法》:終於,我們有本容易吸收的,給臺灣大人與孩子們一起讀的法律入門書。
- 《聖彼得堡》:穿梭 300 年的時空旅行,安全、快速、身歷其境!
- 《反抗》:不管你挺川普或拜登,都值得看看的世界真相。
- 《帝國何以成為帝國》:今天的我們,仍活在帝國世界裡嗎?
- 電影《靈魂急轉彎》:給大人看的生命思考動畫
2013 / 1 / 23
醫學研究
學術論文清單
I-Chen Tsai’s academic publications
近期公開課程
新思惟國際 最新課程列表
學術研究相關
二十個常見的統計錯誤,與實務寫作時的考量。
Impact Factor 探勘筆記: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明年還能不能 5 分?
問:如何發想研究主題?新手該如何找尋題目?
【陪你看國際新聞】到底葉克膜 ECMO 在中國,有沒有被用在器官捐贈者身上?
【問校長】醫學中心工作中,換老闆就換規劃,導致研究領域變動大,該怎麼應對?
【陪你看研究競爭力新聞】臺灣如何錯過一個世界頂尖的機會?
問:住院醫師、年輕主治醫師如果想積極參加國外學會報告、poster,如何規劃才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
問:如何快速抓到一件事的重點?研究方向、寫作技巧、適應環境、精準識人?
期刊觀察:正在 party 的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你的生涯困境,或許都源自於「我們是人口結構反轉的一代」。
學術界一直在改變:從 PLOS 收掉 PLOS Currents 說起
研究論文卡關,常見原因有三……
【陽明大學演講】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演講與問答內容)
【奇美醫院演講】從醫療轉做教育創業,那些奇美醫院教我的事。
PLOS ONE 真的惡名昭彰嗎?並非如此。
如何讓自己的研究,不流於為了寫 paper 而寫 paper?
聽說醫院要封殺 mega journal 了,我該怎麼辦?
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恭喜昭慶十年學術努力有成!
注意假期刊,別被詐騙!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事實是這樣,然後呢?
去國外念博士,回國會受到重用,升遷更快速?
PLOS ONE 以外的 mega-journals:以 PeerJ 與 Scientific Reports 為例
Frontiers 系列期刊,值得我投稿嗎?
7 年後的 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年輕研究者,真有機會做出一片天嗎?
PLOS ONE:我該不該投這本期刊?
Open access 期刊觀察:PLOS 系統
放射科醫師「必須」使用 facebook
MedCalc 的幾個事實
韓國會展產業公司:insession
在國際上飛,思考過移民這件事……
論文被退稿後,該怎麼辦?
ASCI 2010 Best Young Presenter Award 回顧
玩家裡的水到衝國際的浪:以心臟影像研究為例
個人簡歷
學術論文
我的教學成績
如果你真心相信年輕人有才華 之 TYRO三年回顧
第一次辦網路會議就上手:以 TYRO (放射線醫學會年輕放射科醫師次委員會)為例
爭你該爭的!
RSNA 2011: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心得
榮獲RSNA 2011攝影大獎
我為何成為放射科醫師:視覺與思考的熱愛
從校內社團到國際學會:從蹺課學會我的生涯策略
十年的自我追尋:2002至2011年放射線醫學年會回顧
重質也重量:RSNA 2010 Top Twitterers之客觀數據分析
RSNA 2010 最佳攝影作品
歡樂的RSNA Top Tweet大獎! – RSNA如何與網路世代互動?
見實習醫師的影像小天使:Imaging Consult介紹
「你到底行不行?」:學術摸底系統Web of Science介紹
制定ASCI 2010 Cardiac CT Guideline經驗分享
1st Asian Young Radiologist Forum (video)
Radiology in Taiwan
[ASCI]2參加後記:國際學會如何投資未來
投資亞洲的未來:觀察ASCI & AOCR 2010在台灣
YT 妹的故事……
香港放射科醫學院年會參訪報告:中英文化交會的香港
第二次去法國
找回國際競爭力
期許專業祥和的一天
研究,我的生活。研究「我的生活」。
今年度小結算 – 2004
我覺得我真的比較適合科學……
以 SARS 為基調的這三個月
醫療技術分享
如何引流雙側 subphrenic abscesses?
如何穿過胸骨,取得縱膈腔腫瘤?
我還真治療過「病入膏肓」的患者
教育系列專欄文章與問答
關於教育的 83 篇文章與答客問(新思惟網路講堂:我們來談教育)
【問校長】回答 住院醫師 / 實習醫師
【問校長】住院醫師/實習醫師,歡迎來問!
【問校長 #1】科學進步快,如何避免自己選錯科、做錯領域?
【問校長 #2】念了醫療之外的研究所,需要告知科內嗎?
【問校長 #3】新加坡有影像中心可工作,在台灣,有這樣的出路嗎?
【問校長 #4】住院醫師人力將要減半,但總工作量不變,該如何調適?
【問校長 #5】外科住院醫師訓練,如何兼顧家庭/跨領域/理財/個人興趣?
【問校長 #6】中型醫院訓練能量不強,要不要砍掉重練,到醫學中心?+ 吳青陽醫師補充
【問校長 #7】大醫院有成就感,但鳥事多,還是該去開一人自費診所呢?
【問校長 #8】想選的次專,近五年沒人能留,該怎麼做,才有機會順利升 V?
【問校長 #9】住院醫師幫去國際學會貼海報,可以事先做好哪些學習準備?
【問校長 #10】我有左派理想,要創業改變台灣,醫院臨床實習幫助不大,怎麼辦?
【問校長 #11】1. 我對醫療環境失望,怎麼辦?2. 請校長分享運動心得?(驚)
【問校長 #12】要下鄉了,該回總院支援嗎?要先答應私人醫院的邀約嗎?
【問校長 #13】台灣醫療要求研究,但環境不好。為了研究去美國當醫師,建議嗎?(代班回覆:哈佛博士林彥鋒醫師)
【問校長 #14】去美國當醫師,重新闖出一片天,對有點年紀的我,是個好選項嗎?
【問校長 #15】想創業,也希望臨床專業超強,對醫學生有什麼建議呢?謝謝!
【問校長 #16】喜歡教學,不想當臨床醫生,想專職到大學當老師,可能嗎?
【問校長 #17】剛進放射科,不喜歡做介入治療,診斷又會被電腦取代,該轉科嗎?
【問校長 #18】曾經憂鬱,對社會不公不義感到無力,很想做些什麼,該如何兼顧工作?
【問校長 #19】專業學習成績還行,卻感到徬徨,30 到 40 歲間,該解決的幾個問題?
【問校長 #20】新思惟的高效教學,怎麼練成的?模仿者學去開課,真的不擔心嗎?(最終回)
醫療崩壞系列
給年輕主治醫師的財務規劃建議
關於「滿級分學生填醫學系」
關於 DRG,我的看法是……
學長,我這樣的薪水,買得起房子嗎?
政治下的台灣醫療:情勢分析與短評
北榮神經外科招生事件
用花盆,種榕樹。
醫界困局的本質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可能的路之「追求卓越」路線
拿錢拿雞賄賂醫師才能開刀,是道德問題還是經濟問題?
實施勞基法會造成醫師人力缺口,是個假議題。
病歷中文化議題,不是醫療的,而是政治的。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可能的路之「安身立命」路線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改變之前,你所該認清的現況。
給「一出道就遇到系統資源飽和」的年輕醫師們…..
服貿思考:醫師問答集
給年輕的猛獅們
動態定價 vs 台灣醫療
從一台機器,看台灣醫療的國際競爭力。
醫界人力資源現況
這不是 price 的問題 而是 value 的問題
來函照登
謀求患者最大利益 vs 依法行醫
多元成家 vs 健保下的醫護人員
想到健保底下的我自己
醫院的時間管理概念
「免費」的代價
趨勢分析後續
醫師未來趨勢分析
夢到我是個牛排師父
「抬轎世代,出路何在?」:建立自我品牌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你為自己做了多少努力?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美好童話 必定有詐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從計程車看人生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發展第二專長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鄉民懶人包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死去只會被遺忘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之 如何精進專業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給年輕醫護人員的問答集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醫療市場觀察,以放射科為例。(舊文回收)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有關教職、論文、研究與競爭力(舊文回收)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所謂「對工作的熱情」(舊文回收)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帶小孩、學當官。 (舊文回收)
「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抬轎世代的困境與出路 (舊文回收)
良醫的養成
簡報技巧系列
[簡報教學] 平面化圖示,在 PowerPoint 如何自由選色?
醫學簡報與演講技巧:標題頁怎麼做才好?
醫學簡報與演講技巧:怎麼開始構思一場演講?
電子壁報(e-poster)製作技巧 與 我如何指導住院醫師
醫學簡報與演講技巧:什麼叫做好的演講?
時間管理系列
時間管理技巧:以 30-40 歲的人生為例
時間管理技巧:Part 1 前言、資源規劃與80/20法則
時間管理技巧:Part 2 切細夢想、捨棄的藝術與「口袋行事曆」
國際研討會籌備教學
如何辦好一個國際研討會:TICCS籌備回顧 Part 1 – 整體思考、外賓與本地講者
如何辦好一個國際研討會:TICCS籌備回顧 Part 2 – 課程設計、觀眾、籌備團隊與領導人
OsiriX 相關
OsiriX hands-on workshop 課程資料
老朋友情義相挺 之 建華診所進階 OsiriX 應用教學課前講義
免費軟體的創作之旅:OsiriX vs. Medical Images
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