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ChatGPT 怎麼幫你寫論文?最新趨勢介紹
- 臨床論文退稿主因:Data-Driven Writing
- ChatGPT 和 Perplexity 該用哪個?寫研究論文的話。
- 選對時間點,讓統合分析更有說服力!
- AI 持續在進化,使用者也要跟著進化!
- Preliminary study 投稿一直被退?你可能忽略了這三個關鍵!
- PGY 沒老師、沒資源,要怎麼在學術界活下來?
- 問:整理了一篇論文,高分期刊都退稿,說我的研究新穎性足夠,但個案數太少。該往低分期刊投嗎?會不會沒人看見,沒辦法發揮影響力?
- Lancet 讀者投書爭議有感 / 用 AI 該注意的事
- 問:新增 subgroup 分析與找到遺漏資料,有機會發表 updated meta-analysis 嗎?
2017 / 6 / 5
恭喜昭慶十年學術努力有成!
原出處:Facebook
十年前,2007 年,我上台北,昭慶 JauChing Wu 約吃飯,我記得那時候可能因為我很想吃菜脯蛋,所以就去了名店欣葉。
吃些什麼也忘了,聊的大致就是,我那時成績還不錯,SCI 連續幾篇系列文章開始有能見度,他學術剛起步,想問問我有什麼策略上的建議之類的。
建議是有建議,不過年少輕狂,垃圾話比重過高,實在不好意思公開。上過昭慶課程的同學也聽過,就是那些「真的有幫忙,但聽起來就是蠻機車的口氣」的內容 XD
其實只是幸運,比昭慶早起步而已。
十年後的 2017,當年剛開始發表 SCI 的年輕人,成為國際上頸椎手術的 somebody,甚至進入頂尖期刊的 editor 俱樂部。
即使早起步幾年,也主持過國際 guideline,說真的,我還是覺得他這樣的成就很了不起!
說真格的,台灣有幾個人,在頂尖次專科國際期刊當 editor?有多少人,能打入美國的高階學術俱樂部?有多少人,在十年內從零取得這樣的成績?
十年過去,老朋友吃飯,從巷弄名店,改到交通更方便的飯店,我們都不想再走那些要跟汽機車爭道的小巷。聊的,從怎麼起步,到有了些成績後,回頭看的心情。
再早十年的 1997 呢?在陽明十字軍,學長帶隊,我是美宣。說老實話,我畫得真的不太好,但他也沒罵我。大家就這樣當了 20 年的朋友。
人生,有多少個 10 年,有多少個 20 年,能共同經歷很有意思的故事?
恭喜昭慶!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