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投稿後分數下滑可以撤稿嗎?

 

 

 

 

問:一篇不錯的文章投稿出去,審查很久,剛回來,給了 major revision,但意見非常難回。剛好新版 impact factor 公布,該期刊分數下滑,且從 Q2 變成 Q3,覺得有點虧,請問可以不回 revision,或者直接撤銷投稿,改投其他雜誌嗎?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會用實際的角度來回答。

 

 

不回 revision 然後去投其他期刊,非常不建議。

 

直接不回 revision 然後去投其他期刊,非常不建議,因為沒有撤銷投稿的狀況下,你依然是在「投稿」狀態。所以當你投稿下一本雜誌,現在的系統都會要求你聲明這篇稿件沒有在其他地方被審查或考慮,如果你做了虛假聲明,那對學術誠信有損,建議同學千萬不要這麼做。

 

如果你還是想撤銷投稿,可以考慮寫 email 或從系統回覆,就說作者群評估後,revision 要求的哪些點你們無法做到,經討論,決定要撤稿。如果投稿系統有 withdrawal 撤回的按鈕,就記得一定要按,系統上有記錄、EMAIL 或通訊上有記錄,就可以當作已經撤回。

 

 

被點痣做記號,日後要有心理準備。

 

不過,這方法是有代價的。畢竟這時代,人家都找了審閱者,還花了時間寫了意見,結果作者忽然撤回,這很可能會造成 editorial office 的不高興。最糟的狀況,就是點痣做記號,在系統上註記,「這個學者會投稿被審查後忽然撤稿」,也許日後你投稿,就都被 desk reject。而且他不會告訴你原因。

 

同學有私下跟我說雜誌名,這本屬於知名出版社(不是常被針對的那兩家),他們家的投稿系統是共用的,你在這裡被點痣做記號,日後要有心理準備,出版社全部的期刊都可能把你列為(不讓你知道的)黑名單。

 

 

Q2 還是 Q3,差異實在不那麼大。

 

至於 Q2 變 Q3 會不會損失很大,每個人的想法可能不同。

 

我個人並不太在意 impact factor 的起伏,尤其 Q2 還是 Q3,差異實在不那麼大。就算你是要升等副教授或教授,分數很重要,但通常到這個等級的人,手上都有很多條產線,並不會因為其中一篇 Q2 變 Q3,就導致競爭力的顯著變化。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頂尖學者了,這根本微不足道。但如果你是剛起步的初學者,說真的,有 SCI 都很厲害,我也認為 Q2、Q3 差異不大。

 

簡單說,如果我是你,我會繼續完成這個 revision,跟人家說好了,投到這裡了,就把他處理完。如果不幸 revision 後竟然還被 reject,再考慮到其他期刊。

 

照我們上課的建議方式 revision,應該機會都很大的,有問題歡迎 Office Hour 來討論!

 

 

發揮 impact 而不追求 impact factor

 

Hans Krebs 發現 Krebs cycle,也就是克列伯循環,而因此得到諾貝爾獎。其原始論文刊登在 Enzymologia,這本後來停刊,其後繼刊物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分數到現在也只有 3.7 分。

 

中村修二發明藍光 LED,找到 LED 作為照明來源的最後一塊拼圖,而獲得諾貝爾獎,其相關論文多發表在 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今天的 impact factor 也僅 1.8 分。

 

我能理解升等是一個分數的遊戲,遊戲有遊戲的規則。同學們希望最大化效益,我完全能理解。只是我個人會以「刊出與能被看見」為主,也就是發揮 impact 而不追求 impact factor 最大化。以上一些想法,供參考。

 

 

近期課程

 

 

本篇發表於 醫學研究 並標籤為 impact, impact factor, major revision, 升等, 期刊投稿。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