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去學機器人,怎麼可能懂研發?

 

 

 

 

「小學生去學機器人,怎麼可能懂研發?」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質疑,我不能代表所有人給答案,但能分享我自己七年來觀察的答案。

 

也希望我所說的,對於不是學機器人的家庭有些啟發。

 

這個問題就像是「嬰兒學走路,怎麼可能自己去上學?」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從爬、學步車、起立、扶牆走、獨立走,到在家到處走,到出門走,最終才能上學。

 

但如果一開始就認為,現在學,又不可能學會搭公車、過馬路、看紅綠燈,那學走路要做什麼?這樣可能比較嚴厲了一些。

 

小學生學機器人,大概就是 VEX IQ 或 WRO 或 FLL,這些都是基於被設計過,很容易上手的系統。安全性也很好。

 

就是一些塑膠件,拆裝容易,不用鑽不用切不用磨。就像是學步車一樣。

 

大人在這個過程的協助一定是比較多的,可能看國外的好機器,試著打造類似或甚至一樣的,先能比賽再說。

 

孩子一開始會有想法,或許沒辦法做出自己的一台,但藉由參考、臨摹跟組裝動手的過程,他會逐漸拉近想法跟成果的距離。

 

一開始一定是老師建議作什麼就做什麼,很快的會變成,老師建議作什麼,我除了做出來,還能改進。接著會變成,老師跟網路上的各種解法我都參考,「我認為那個最好」,然後試著去做出來。

 

這些過程都在建構孩子的認知跟理解,到高中的時候,自己完全研發就成為可能,這時候孩子也差不多到了 V5 的進階機器人系統,要鑽要切要搞定耐用度。

 

即使不是學機器人,其實學科也是這樣啊。

 

我們都從數字開始,然後加減,然後乘除,然後分數小數,然後未知數,然後幾何,然後三角函數,然後微積分。

 

如果「小學生去學數學,又不能算微積分」,那就真的學不會微積分了。

 

當然,機器人只是眾多才藝的一種,孩子去學音樂、學圍棋、學語言,學各種才藝,都可以學到從點到線到面,並最終自行創作的路。

 

即使是打電動,如果有適當的引導,孩子一樣能從懂規則開始打、瞭解輸贏關鍵、理解自己該強化的技術、勝率開始過半、開始對比賽有宰制力,到能夠自行規劃策略並與隊友合力完成的階段。

 

這個過程就是人生的學習。

 

影片,是女兒學機器人七年,自己綜合了所有的體會,自己規劃出的教學分享內容,這些分類跟講述方式,是她自己想出來的,研發的基礎。

 

而她正是從小學開始學,七年後就能這樣思考。

 

是的,小學剛開始學的時候,他無法研發,但七年後的她,可以。而且能做出這樣的影片。

 

想看看七年後的孩子,腦袋裡裝些什麼的,歡迎點閱看看。可打開 CC 中文字幕。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並標籤為 FLL, STEAM 教育, STEM 教育, VEX IQ, VEX 教學影片, WRO, 七年學機器人的成長, 兒童創造力, 兒童機器人課程, 創客教育, 動手做學習, 問題導向學習, 孩子學機器人啟發, 孩子怎麼學機器人, 孩子適合學機器人嗎, 學機器人心得分享, 家長如何陪孩子學機器人, 家長觀點, 小學生學機器人, 小學生學機器人有用嗎, 小學生學習歷程, 教育啟發, 機器人學習歷程影片, 機器人教學影片, 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比賽紀錄, 機器人比賽經驗, 機器人研發, 科學啟蒙, 程式教育, 自主學習, 設計思考。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