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上次分享《應徵住院醫師,要看 SCI 論文,這公平嗎?》一文之後,有不少校友加入討論,相當精彩,也很有參考價值。這次我先分享幾位校友討論的美國住院醫師應徵現況。
在「孫慶的美國精神科醫師之路」曾有篇貼文,討論到目前在美國,想要 match 到好的 residency program,目前的狀況。以下列舉。
討論串中的數字
「根據 2020 年的統計資料,成功申請到精神科住院醫師的非美國籍申請人,平均每人有 5.5 篇學術發表。」(出處)
當然,沒有 match 到的,平均也有 4.3 篇。這數字都是申請者自填的,收錄標準可能比較寬鬆,而且這個數字還包括投稿研討會的摘要、學會報告等,並非都要 SCI 等級。
不過,當你送了履歷表之後,其實內行的一看也知道,研討會摘要、學會報告、SCI 文章,其難度等級差別是很大的,大概是 1:2:50 這樣。所以數目是一回事,品質又是另一回事。
當然,所謂的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也是比較寬鬆的,並不至於像是 SCI 期刊那麼嚴格。不過 96% 或 99% 這樣的比例,以及 14% 超過 10 篇,還是蠻驚人的。
「美國整外住院醫師申請人中,有 matched 到的人,平均發表 3.7 篇 (mean=3.7; median=2) peer-reviewed papers。有發表兩篇 manuscripts 以上的人,有較多的 (p = 0.001) 面試邀請。Atashroo, et al. 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5。」
這篇論文的統計的確蠻值得看的,整體來說,說明學術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比較多機會,整體價值取向把學術放在自己的優先順序前幾位的應徵者,也比較受青睞。
這些討論都很值得思考,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連過去看原始討論。
以上的例子都是美國,畢竟公開資訊比較多。我知道,同學一定會說,美國醫師的薪資跟工作環境,與臺灣不同。這點展開太花時間,我們日後再聊,這次就先著重在臺灣,畢竟願意花時間精力去美國拚一場的還是少數。
不可否認地,臺灣的醫療知識體系主要來自美國。而且根據觀察,臺灣有越來越多的年輕醫師帶著論文去應徵住院醫師,而熱門的醫院與科部,也越來越多會參考應徵者的學術成績。這點是相當類似的。
臨床不重要嗎?超重要!
在應徵住院醫師的趨勢中,越來越重視學術,每次討論到這個,就會有另一種聲音,認為「難道臨床不重要嗎?」
臨床當然重要,而且是一個醫師的基本能力所在,臨床做不好,成天只做學術,除非是專任的研究型醫師,沒有臨床工作與責任,不然病人隨便看、老是治不好、併發症一堆、非死即傷,在業界是蠻被看不起的。
不過,臨床能力麻煩的地方,就在於「難以量化」。我們就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像是那些總是出事的 < 1% 極品,醫護同仁口耳相傳都知道避開,家人千萬別找這些人看病。
但這些醫師之所以持續有患者,往往就是口才、社交跟人際互動特別好,源源不絕的患者,開刀後住院都比別人久,即使開成 mortality,家屬還是感謝,花籃一樣送到辦公室,從沒有醫療糾紛。
請問,這種人的臨床能力,是好?還是不好?尤其當他為醫院創造的營收跟病人量,都是科部前幾的狀況下。
除去這種極端的例子,一般的狀況就更難了,大家都一樣會治療,大家都一樣會診斷。你笑他慢,他說自己是細心。你說他做事情沒效率,他說你太快太草率。你罵他不照 guideline 打化療,他說你完全不顧患者狀況跟意願。就算大家認真去算患者預後指標,可能也因為癌症期別的不同、合併慢性病的不同、就診前治療狀態的不同,很難比出高下。
更麻煩的是,在你要應徵住院醫師的時候,從 PGY 與實習的資歷中,你要怎麼證明自己未來會是一個好的臨床醫師?而且比起跟你一起應徵的其他競爭者更好?
我當年沒做好這塊,所以應徵住院醫師非常不順,一個 21 位應徵者的,我排 19 名,一個 28 位應徵者的,我排 20 名,都沒錄取,離備取也很遠。
意識到這點後,一旦幸運進入了台中榮總放射科,我便要求自己,臨床工作我一定都要學好,積極解決患者的各種問題,而且在住院醫師的前幾年就要努力變強。然後我要在自己的臨床工作上有所突破,並寫成論文,告訴全世界,我的臨床做得好。
我自己在心臟血管電腦斷層的研究、吳昭慶醫師在頸椎手術方面的研究、陳沂名醫師在心血管手術方面的研究,以及多位跟我們合作的新思惟講師,都是同時有這種學術推進,與臨床能力證明的特色。
應徵住院醫師,看學術會不會太早?
進一步的問題是,那為什麼在應徵住院醫師階段,學生才經過 PGY 訓練,就被要求有學術經驗。
主要的原因在於,專科臨床能力的訓練,之後進來之後都會做也都會學。大型教學醫院對自己的工作量、疾病複雜度以及臨床訓練很有信心,進來再學都有一定水準。你還沒進這個科之前,也不可能在哪邊學到太多專科技能。能往前延伸挑選的,就是學術傾向而已。(當然還有做事態度跟性格,但這個在所有應徵工作的面試都有,並非醫療獨有。)
臺灣的醫療知識體系,多數來自於美國,而美國是科學大國,他們持續在創造新的科學論述,有證據之後就做產品,然後經過學術體系的驗證,行銷到全世界,像是輝瑞和莫德納的 mRNA 疫苗、手術機器人 Da Vinci、PET/CT,都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臨床工作是終端的知識應用,而這個知識的上游,就是學術研究與生技產業。大多數人遵守 guideline,但在知識前沿的人,正在創造 guideline,甚至累積 guideline 所需的實證研究與其機轉論述。
我因為在先天性心臟病影像領域做得很早,就完整參與了這個「創造知識,然後知識成為臨床應用」的過程,從上圖就可看見,整個先天性心臟病電腦斷層領域,是由臺灣等國家開始,擴散到全世界的。而在臺灣,台大的陳世杰醫師跟我,是主要的先天性心臟病影像研究貢獻者。(原文出處)
一開始,使用電腦斷層做先天性心臟病,只有個案報告,接著我們寫了越來越多的個案,也開展了幾篇驗證研究,然後就能寫 review,把整個論述跟理由介紹給全世界。大家都這麼做了之後,我們的文章被 guideline 引用,甚至寫下亞洲自己的 guideline。這整個過程的文獻,都整理在這邊。
一個沒有被明說的潛台詞是,排名前面的醫院,在應徵者水準普遍都很好的狀況下,希望自己進一步招到的是有能力開創新技術新世界的頂尖人才。所以,在想不出有什麼更好的篩選方式時,根據應徵者的成績,來推測其日後的學術傾向,就被廣泛應用在篩選過程中。
我只想做臨床,不行嗎?
只想做臨床,當然可以,把自己的手藝磨練好,認真的對待每一個患者,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治療,然後自己也有不錯的收入,不用整天被醫院檢討沒有研究。這是很多人希望的生活模式。
事實上,也有很多新思惟校友過的正是這樣的日子,我也很替他們感到高興,畢竟人到中年,會發現如果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平衡工作、家庭、收入、生活,是很棒的事。
不過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是,這些工作往往存在於中小型醫院,或者比較不給學術壓力的醫學中心,而好缺永遠都是有限的。如果今天他們忽然有一個很好的臨床工作缺,你認為他們要怎麼找到你?在大量「只想做好臨床」的應徵者中,又為什麼特別要錄取你?
問題就又回到了「臨床能力無法量化」與「競爭稀缺資源」的狀況,你還是得面對競爭,而這種狀況的競爭則更為多元。
過去流行的,就是靠師長推薦,這個是競爭人脈,但你就得確定自己跟對老師,而且老師真的夠力,又願意幫你介紹,而不是希望你永遠幫他抬轎。如果沒有好的人際關係,就只好亂槍打鳥,到處去投履歷談薪水,碰碰運氣。
現在流行的,則是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讓自己的專業被看見,像是李日升醫師的故事。通常在簡報、演講、個人風格上,也要多方面經營,例如陳偉挺醫師的故事。
即使只做臨床,還有一個殘酷的現實是,事實上,醫療科技是持續在進步的,從 open 開大刀,變成內視鏡,再變成機器人。有些疾病,甚至從傳統手術技巧,典範轉移成血管內的介入性治療。每隔幾年,醫院就會有新的要求,希望我們也提供更新更好的服務。
如果你參與過以臨床工作為主的醫院行政體系,就知道,不願意更新技術的醫師其實不少,相對的,在找住院醫師或者應徵新的主治醫師時,院方都會希望找到比較樂於吸收新知,而且持續在進步的人來當同事。
樂於吸收新知,而且持續在進步,有什麼比較好的指標嗎?是的,好像又是學術成績。
看清現況,就能創造機會。
以上的分享,並不是說每個人都該做學術,也不是說這些現象都是對的。我也認同好好把病人照顧好才是第一要務。只是想說明既有的事實,以及現況之所以會這樣的成因。
與其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沒有給自己機會。更好的方法是,看清楚世界是怎麼運作的,然後自己努力並創造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把短短幾十年的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相關連結
- 根據2020年的統計資料,成功申請到精神科住院醫師的非美國籍申請人,平均每人有5.5篇學術發表。 / 孫慶的美國精神科醫師之路
- What Makes a Plastic Surgery Residency Program Attractive? An Applicant’s Perspective /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 應徵住院醫師,要看 SCI 論文,這公平嗎? / 蔡依橙
- 【問校長】住院醫師 / 實習醫師 提問與回覆整理 / 新思惟國際
- 多篇短文,並有給住院醫師的建議列表 / 新思惟網路講堂
新思惟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