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 以外的 mega-journals:以 PeerJ 與 Scientific Reports 為例

 

作者:蔡依橙

 

 

01_peerj-logo

 

 

先說結論

 

上次看 Frontiers 八卦看得很開心的朋友們,這次要失望了。PeerJScientific Reports 都蠻正派,雖然各有自己的經營技巧,但踩到學術紅線的倒是沒有。

 

如果你問我個人意見的話,我還是會選擇 PLOS ONE,原因如下說明。但如果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PeerJScientific Reports 也是不錯的期刊。

 

 

一看 impact factor acceptance rate

 

根據 Bo-Christer Bjork 在 2015 年發表於 PeerJ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得到很寶貴的 mega-journals 整理如下,雖然資料早了一年,但看大方向很適合。

 

 

02_impact_factor

 

 

幫各位更新目前最新的 2014 impact factor:Scientific Reports 是 5.578,PLOS ONE 為 3.324,PeerJ 則拿到 2.1。

 

Scientific Reports 屬於 Nature Publishing Group,這個當代最懂科學期刊經營的集團之一,經營手法靈活且不踩紅線,當然也是因為踩紅線的他們就馬上切割。Nature 家族中,高分期刊沒辦法收的,多建議作者轉投 Scientific Reports,一方面留住好作者好文章,一方面浥注集團小老弟,貢獻新財源。這個策略很成功,已經協助 Scientific Reports 晉升高分期刊 (>5) 之林。

 

PLOS ONE 最近在 3-4 分徘徊。PeerJ 雖然只拿到 2.1,但目前是 partial impact factor,之後往上爬是一定的。

 

目前網路上找得到的各種數據,acceptance rate 來說,Scientific Reports 約五成,PLOS ONE 約七成,PeerJ 也約七成。都比同 impact factor 的傳統次專科期刊來得高

 

所以,如果你剛起步,不想經歷太多退稿流淚的夜晚,open access 是個好選擇。如果你真的需要一篇高分文章,Scientific Reports 更是一時之選。如果你需要快速有結果,PeerJ 目前公布的數據,一審決定只要 27 天,非常迅速。

 

 

03_27days

 

 

二看出版量

 

一樣是 Bo-Christer Bjork 的這篇文章,他也整理了文章量的趨勢。

 

 

04_Articles

 

 

因為這篇文章寫成較早 (2015/5/7),所以 2015 的數據是根據 Q1 去乘以 4 的。這有一定程度的誤差,例如:PLOS ONE 最後統計,2015 年的文章數為 28107。

 

明顯的事實,PLOS ONE 就是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mega journal 的王者,佔了 81.9% 的文章量!一個市場你拿到 8 成市佔率,基本上就接近完全制霸了。當然,科學期刊不是比文章量的,但如果考慮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以及科學界的信賴度,長年承受三萬篇以上的文章量,這個體系在處理文章、編輯、審閱、社群互動、應對危機方面,無疑是最為成熟。

 

這是一個蠻重要的觀念,也就是:「mega-journals 其實並不一樣大」,想瞭解他們在科學界的地位、被信任的程度以及經營的實力,確認「數量級」是很重要的。

 

以趨勢來看,PLOS ONE 目前唯一可敬的對手,可能只有 Scientific Reports

 

 

三看網站與收費模式

 

PeerJScientific Reports 的經營模式,都是學 PLOS ONE。在網頁與行動版介面上,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個人認為 Scientific Reports 的畫面較為凌亂,PLOS ONE 我最喜歡,PeerJ 版面乾淨,且規劃了在「特定段落」與作者互動的功能,雖然目前使用率還蠻低的

 

 

05_QA

 

 

PeerJ 有趣的是他的收費模式,以作者人頭計費,一次繳款,終身會員。一篇論文如果有 8 個作者,就要註冊 8 個帳號,並繳 8 份會員費,每份至少 USD 199。會員費繳了之後,每年只要幫忙審閱一篇文章,就能在 PeerJ 一年刊登一篇論文(當然還是要經過審查)。如果你要刊登更多,還有 USD 299 (兩篇) 與 USD 399 (無限刊登) 的專案。

 

說實在的,USD 199 約台幣 6500 元,能終身免費,好像很吸引人。但難就難在,你要說服其他的作者都註冊帳號,並付款。當然,你可以幫他們一次付掉,但這樣付起來約 USD 1600,以刊登第一篇文章來說,比在 PLOS ONE 漲價後的 USD 1495 還要貴。

 

更難的是,很多機構可以用研究計畫報銷「論文刊登費用」,但報銷「個人在特定期刊的帳戶費用」卻常常不行,尤其還一次 8 個。

 

所以,PeerJ 也屈服了,之後也推出 per article 的付款方式,並以 USD 695 低價搶市,這可是 PLOS ONE 的五折左右!

 

 

只是收費方案調整嗎?不,這是商戰。

 

這場價格大戰該怎麼看,要從血統來看才會懂。

 

PLOS ONE 是原創、領導、市場領先的 open access 期刊,PeerJ 則是曾經提出 Web 2.0 這個詞的 Tim O’Reilly帶入矽谷的創投文化所投資的,核心團隊成員,有多位都是從 PLOS ONE 挖來的元老(例如 Peter Binfield)。所以,在概念上幾乎跟 PLOS ONE 一模一樣:開放全文、易於分享、方便閱讀、Article-Level Metrics、不在刊登前 judge 科學價值(科學價值應該是歷史給的,期刊只做學術倫理與研究法審查)等。

 

 

06_peter

 

 

但創業還是要做差異化與價值創新,如果一模一樣的話,人家就投 PLOS ONE 就好,PeerJ 會失去存在意義,所以,他們決定引入 Facebook 的人際病毒模式:「你註冊了,就驅動你去拉朋友來註冊」的概念,想要在科學界來個逆襲,藉由便宜的單人註冊費,希望鼓動科學研究者,找 co-authors 一起來玩,目標是像老鼠會一樣越滾越大,讓大家一輩子都在 PeerJ 發文章。

 

但科學研究者跟一般網民是不同的,收費與免費也是不同的。很明顯這個模式走不下去,新註冊者雖然依然持續增加,但他們收到太多的壓力,也只好開放 per article 付費,這就使得最大的差異化核心消失,訂個比 PLOS ONE 更便宜的價格,也是無奈的現實:新進模仿者在證明自己的價值之前,只能拼低價。

 

有趣的是,PLOS ONE 於此同時,竟然將 publication fee 從 USD 1350 漲到 USD 1495。這個動作解讀很多,有人認為,文章數目變少了,所以要漲價;我個人傾向於認為,PLOS ONE 內部評估,自己的系統與品牌力已經起來了,加上持續改善的系統與介面,小漲一些,不會影響品牌力,甚至還可以藉由減少文章數,增加 impact factor 與品質。

 

這就像,美國聯準會升息,數字上來看,經營成本增加,不利經濟,看空;但在市場裡的人,卻會認為是美國經濟信心恢復,看多。同樣一個行為,考量數字與考量人心,會有不同的看法。

 

 

四看組織永續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在 open access 領域,多方壓寶的投資標的之一,目前經營得不錯,應會愛惜羽毛,避免走上 Frontiers 後塵,如果 Scientific Reports 經營階層爭氣,不出包,應該會持續在集團裡頭扮演「頂層期刊的落地秀才轉介處」,並成為認同 Nature、需要 impact factor、需要速度並喜歡 open access 者的匯聚地。

 

PeerJ 則是創投的投資項目,最大的風險是,「VC 投錢後,遲早會 cash out 出場的」,最近 Medicine (Baltimore) 經營策略改變,從傳奇醫學期刊落入凡間的故事殷鑑不遠,你認不認為 Tim O’Reilly 有長久經營的決心,這就見仁見智。

 

PLOS ONE 當初是為了反出版社壟斷,很有理想性的 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 非營利組織),目前所有工作人員與作者,集結在此,看的就是 PLOS 這四個字: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目前看來,社群對理想的認同、堅定的信念,以及 PLOS 經營層非常務實的手法,長期預後來說,推測應該是最好的。

 

 

五看你的專長領域

 

需要注意的是,Scientific Reports 目前的臨床研究仍少。一個方便的測試方法,是搜尋自己的學門名稱,例如我是放射科:Radiology,輸入搜尋框,按下 enter,一條一條結果去閱讀,很容易會發現,Scientific Reports 不是我的「社群」PeerJ 文章也不多PLOS ONE 就有很多跟 Radiology 相關,而且有趣的題目

 

刊登文章數量,牽涉到有多少 academic editor 跟你同行,也牽涉到你的主題是不是受他們歡迎。或許 Scientific Reports 整體接受率是五成,但在 Radiology 領域就可能不到五成,因為 reviewers 知道,不管公開或不公開,這些審閱都會留下記錄,在不熟的領域,傾向給予偏保守的決定,避免日後因草率決定被公諸於世,灰頭土臉。

 

您可以試試搜尋自己的領域,例如 psychology 或 rheumatology,看看這三本期刊對您所處學門的友善程度。

 

這個功課,就留給您自己做啦。

 

 

相關文章

 

 

 

相關課程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impact factor, open, open access, peerj, PLOS, PLOS ONE, scientific reports, tim, VC, venture capital, 出版量, 學術, 收費, 期刊, 永續, 科學。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