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內社團到國際學會:從蹺課學會我的生涯策略

 tn_MedStudent

 

7月3日,我將在台北榮總演講兩場。這是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為醫學生舉辦的活動,內容與講題都很有意思,講者陣容除了小弟在下我之外 相當堅強,會中還有iPad 2抽獎活動!為了廣告一下,增加參與,我將演講的內容簡介,發佈在這邊。

 

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活動報名頁面。

 

 

時間:2011年7月3日15:30~16:00

講題:從校內社團到國際學會:從蹺課學會我的生涯策略

講者:蔡依橙 醫師 (http://i-chentsai.blogspot.com/)

 

 

每個醫學生,一定都翹過課,或多或少。

 

先別急著下道德判斷,我們來分析一下蹺課的心理歷程。

蹺課,本身就是一個資源分配的過程,選擇放棄聽老師上課的機會,把寶貴的時間,拿去作我們更想要的事情,不管那是補眠、社團、約會或是打線上遊戲。

 

「每個醫學生都蹺課」的這個事實,暗示我們:(1)長輩安排的學習規劃,不見得適合我們每一個人。(2)以人生的角度看,真正該為學習成果負責的人,是自己。

 

當你大學畢業的時候,你對人生的看法、你對金錢的看法、醫學對你的意義,都是要靠自己去形塑的。這些東西,老師不會教、也沒辦法教,作為一個法定的「成人」,這是你應自行參透的禪。

 

在大學,我翹很多課,補考近半,咎由自取。但同時,我用蹺課的時間,在衛福所聽研究所的課、在台灣藝術大學參與博士班的討論、在誠品書局聽楊照講經濟、聽陳芳明講台灣史。因為我深信,只有這樣,我才能在畢業時,讓自己變成一個完整的「公民」。

 

也因為這些經驗,我認識了許多校內外的朋友。校內,我當上陽明十字軍的總領隊,帶著四百個社員,創辦全國人文醫學營、創辦人權隊、帶社區醫學隊下鄉。校外,我參與了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的青年培訓,與全國大學生交流,學會時間管理、提企劃與預算、了解兩岸關係與外交政策。

 

這些經驗,都讓我學會了用更宏觀的角度看事情,並同時細膩地執行細節,兼顧「策略經營」與「細節控制」。在醫療服務上,我用一樣的技術,讓台中榮總的多切面電腦斷層,在短時間內站上國際舞台,除發表多篇論文外,並受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邀請,領導制定亞洲guideline,亦獲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專函請託,撰寫「Radiology in Taiwan」,向國際學術社群介紹台灣、提昇台灣國際能見度。

 

在這三十分鐘,我將分享一個下港的鄉下小孩,十八歲那年,到了目眩神迷的台北城後,怎麼在蹺課中思考與學習,進而學到受用一生的觀念。

 

希望這樣的經驗分享,對您有幫助。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