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研究對醫療生涯的可能意義)

 

 

 

 

 

問:校長好,上次你分享,美國的醫學教育是從技術傳遞逐漸變成強調研究,也因此影響了今天的台灣醫療體系,這很有趣。但我想問的是,我就好好的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的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

 

答:(蔡依橙)

 

首先要先聲明的是,如果我們今天專心做醫療服務,而且持續進修,跟上醫療進步的趨勢,也引進新的觀念與方法,我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之所以醫療服務後來會逐漸引入研究概念,有點尷尬的是,這是因為醫學在還沒有現代化之前的黑歷史。在我們對人類生理與病理不那麼了解,也沒有雙盲隨機對照研究之前,很多的醫療都是無效醫療,但因為醫生有著權力與知識光環,態度專業且認真,當時的人們都這麼相信,病人也很配合,一些根本沒用的治療,就這樣做了幾百年!

 

舉個例來說,現在的知名期刊 Lancet,中文翻譯有二,一為柳葉刀,就是拿來切開靜脈放血用的刀子,二為刺胳針,胳意指血管,也就是刺穿血管放血用的針或刀子。

 

古人因為放出來的血看起來黑黑濁濁的,就對他賦予疾病與穢物的想像,放血就是放疾病。但今天我們知道,靜脈血本來就長那個樣子,你放到乾他還是那個樣子。而且,把靜脈血放掉並沒有任何神奇的療效。今天的我們終於知道了,於是不繼續這麼做。期刊名稱卻依然叫做 Lancet,是英國人的傳統風範。

 

不止是王公貴族被放血,事實上連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都很可能因為是被放血過多而死掉的。我們以為有效的醫療,如果沒有用科學方式檢驗,很可能是好心做壞事,造成可怕的後果。

 

別以為我們今天已經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問問行醫超過十年的人就知道,醫學實在進步很快,這個「進步很快」是正面語言,事實上是我們「推翻過去認知」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 10 年以前認為的標準治療,竟然在 10 年後被認為是錯誤的,這種例子真的太多。

 

缺血性休克的人到底要打 colloid 還是 crystalloid?脊髓損傷的人需不需要用高劑量類固醇?結論經常在變,而我們也更仔細理解這些問題的全貌。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說,如果你打算只做臨床,把醫療當成一種應用技術的話,定期進修是有必要的。即使不自己做研究,閱讀別人的研究,了解時代進步的狀況,真的非常必要。

 

但是,如果你的個性喜歡追根究底,總是會去思考許多「別人認為合理,但你就是覺得有點奇怪」的事情,那麼,懂得科學研究方法,能夠小規模的去研究,就會很有幫助。

 

即使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足夠的資源去完成雙盲隨機對照研究,但你懂得去翻閱病歷,做一些事後統計,了解研究法的侷限在哪裡,也能夠看出一些端倪,許多重要科學進展,事實上就是從觀察跟懷疑開始的。研究方法與論文發表是重要的工具,能協助你去把這些觀察跟懷疑,變成科學上可累積並確認的知識。

 

有了研究能力之後,在評估新技術時,真要閱讀文獻,你也會比較清楚哪些可信,哪些可能要再觀察。人類是很可能會集體陷入瘋狂的動物,擁有更多的理性工具,你也更有機會保持冷靜。

 

就像臺灣曾經造成許多新手媽媽困擾與焦慮的強硬母乳政策,事實上母乳是好東西沒有錯,討人厭的其實是實施的過程沒有彈性,如果能夠循序漸進的,讓願意哺餵母乳的媽媽能夠有更多支持,而給寶寶更好更多的選擇,這還是一件值得推廣的好事。

 

學術研究之於臨床醫療,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概念。有研究概念的臨床工作者,在看事情的時候多了一些工具,讓我們能看得更透徹。但有時會讓人感到壓力與困難,是因為我們所存在的微環境,許多制度的規範讓人壓力太大。

 

退一步來說,瞭解科學的研究方法,懂得如何書寫,讓自己在臨床上的思考或觀察,能用全世界共同的科學語言去發表,並被全世界看見,這是不是好事?

 

這當然是好事。

 

既然這輩子就要做醫療了,能在醫療知識推進的過程,添上有自己名字的一磚一瓦,實在很有意義!

 

 

新思惟近期課程

 

 

本篇發表於 醫學研究 並標籤為 lancet, Office Hour, 台灣醫療, 台灣醫療體系, 學術研究, 新思惟, 研究方法, 臨床醫療, 蔡依橙, 蔡校長, 論文發表, 醫療服務, 醫療體系, 閱讀文獻, 隨機對照研究, 雙盲隨機對照研究。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