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台機器,看台灣醫療的國際競爭力。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相關文章:醫界人力資源現況這不是 price 的問題 而是 value 的問題

PETMR

磁振掃描整合正子造影 台大引進機器 / 來源:中時電子報

恭喜台大影像醫學部引進新機器,由朋友處得知,台大已規劃一系列應用研發,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許多本土研究應用,嘉惠台灣患者。

 

跟各位報告,這新聞三年之前的故事,以及業內人士怎麼看出「台灣的醫療優勢已經向下走」。

 

 

機器上市與醫界反應

 

這機器叫做 PET/MR,是癌症追蹤的利器,比起 PET/CT,有減輕輻射劑量、增加癌症理解的優勢。台灣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機器一台牌價約兩億。

 

RSNA 2010,是 Siemens 與 Philips 發佈機器的時候。2011 年上市,開始裝機。

 

台灣的醫院人士,主流反應有兩種:

 

「這麼貴的機器,沒有用啦!分開做 PET 跟 MR,健保都有給付,自己對著看就好了。」

 

「這機器同時要放射科跟核醫科做,還要喬成本分攤、管理共享、研究貢獻,實務上有困難。」

 

我們來仔細推敲這兩種反應背後的思維:

 

第一種,是已經被健保制約,並主觀認定昂貴=商人手法=沒有用。

 

但請相信我,我開始作心臟電腦斷層的時候,「貴死人」「沒有用」「被廠商的行銷騙」,這些話我都聽到很飽,但發展的時機就是黃金三年,一個有做,一個沒做,等趨勢確認的時候,全世界只會說,有做的人,怎麼那麼有遠見、那麼早發展。溢美之詞,我也聽很飽。

 

別忘了,當年,大家也是這麼批評「內視鏡手術」、「標靶藥物」以及「電腦斷層」,這些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技術與藥物。

 

更別說,這年代的癌症診斷與治療,連 0.5 公分都要計較,PET 與 MR 分開做,疊合誤差可能有 5 公分,更別說患者還要跑兩次醫院,根本是不同量級的東西。

 

第二種,則是用行政架構,去思考醫學。

 

但,患者的疾病、醫學的進展,不可能根據你已經分好的行政架構去發展,講這種話,就好像「那是國安問題,但不是國安局的問題」一樣可笑。

 

有時候,我們只記得自己的科部,卻忘了自己是因為怎樣的專業而受雇。有時候,我們只記得健保給付,卻忘了看看世界往哪裡進步。有時候,老鷹在籠子裡奔走忙碌,卻忘了自己有翅膀,也忘了自己的抱負。

 

 

南韓與新加坡的反應

 

南韓的放射學界,連續兩年 (2012 / 2013) 把 PET/MR 當作最重要的戰略議題,鼓勵放射科醫師大量的吸收核醫知識,準備迎戰這個醫學影像的大時代。

 

新加坡的一個朋友,工作的醫院 600 床,大概是台灣區域醫院的大小,2011 年 PET/MR 一上市就裝機,全世界都沒有商業模式,他們自己用 MS-Excel,算出一次檢查的成本與定價,預計滿載時可有盈餘。

 

我問:「這樣,會不會很冒險?」

 

他說:「entrepreneurship 最重要的,就是 take calculated risk,未來沒有人知道。確定的是,我們不 take 這個 risk,不先累積相關知識與經驗,在東南亞就不再領先了。」

 

 

後來呢?台灣呢?

 

兩年後,追蹤後續,朋友說:「我們裝好兩個月就滿載,現在已經買了第二台與第三台,全速運轉中。癌症追蹤,你沒這台真的看不清楚,甚至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他講這話的時候,台灣只有兩家醫學中心曾經評估,全台裝機數目:零。

 

當然,台灣的醫療主管,還是有大視野的人才,但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就可以去做的,不管是健保環境、自費文化、醫院經營 或 實際困境,很多事,「不足為外人道」。

 

但是,作為一個台灣年輕世代的醫療人員,深深感受到,我國醫療競爭力的衰退。

 

是的,我現在出國,講心臟影像,很多人聽。那是因為十年前我開始做,而且沒日沒夜的去做。

 

十年後,亞洲的癌症研究圈,PET/MR 的國際大師會是誰,他是南韓、新加坡人的機會,一定比他是台灣人的機會大得多。

 

十年後,有能力輸出醫療知識、賺智慧財的國家是誰?南韓、新加坡的機會,一定比台灣大得多。

 

 

再次恭喜

 

恭喜台大,依然有著台灣龍頭的氣魄,雖然環境受限,慢了三年,但台灣還是開始往「精緻癌症影像」的路邁進了。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MRI, PET, PET/MR, 健保, 南韓, 受限, 台大, 台灣大學, 影像, 正子造影, 競爭, 競爭力, 醫學, 醫院。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從一台機器,看台灣醫療的國際競爭力。 有 15 則回應

  1. I-Chen Tsai 說道:

    DISQUS 留言板啟用,歡迎各方大德留言分享!

  2. Chia-wei Lin 說道:

    蔡p要不要考慮也直接開家專做健檢、癌篩、追蹤的診所?聽來有能力整合兩科的人可能是PET/MR未來成功的關鍵,不過成本很高就是了…..XD

  3. Shang-lin Hsieh 說道:

    這是明顯的綁標!

  4. Carlos Chih-Ho Liu 說道:

    昨天請教蔡 P 對博士級助理低薪的看法,是想到類似這第二原因(跨科問題無機制可解釋)的行政組織弱點,比較能討論。果然今天校方導向私人聘雇,閒人勿管。

    新機器需領導人新視野問題,也比第二的組織問題難討論。我們醫院曾沿請企管顧問來教「究責」 (accountability),老闆喜歡這詞,有問題但問責任歸屬;流弊則是各科自掃門前雪,甚至扯後腿。「究責」似乎跟「綜效」是相反詞,蔡兄覺得呢?

    • I-Chen Tsai 說道:

      竊以為,accountability 應該是員工內心自發的驕傲,而非上而下的究責。

      要教 accountability 很簡單,主管帶頭做就好,等級越高肩膀越厚,系統錯誤主管一肩扛,上行下效、風行草偃,組織就全部都懂 accountability 了! XD

  5. 林昆儒 說道:

    深有同感!!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