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初次完稿日:2012/2/4
改題目重刊日:2012/6/2
有關「競爭力」
最近一直有年輕人問我,「學長,我要不要留在大學醫院,等拿到教職再走?比較好找工作?」「我要不要在醫學中心多留幾年?似乎比較有競爭力?」「老師叫我做研究,我都沒啥進度,好像我該強迫自己努力才是?」這些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因為問題背後的價值觀,才是真正的重點。
世俗的方面是這樣看的。當你依循這個社會的規則去找工作,好多人都一樣是個醫師,醫院的人資部門沒辦法衡量你的潛在價值,就只好從客觀的指標去評價,你有沒有 SCI?你有沒有教職?你曾經在哪家醫院工作?這是真的!世界基本上是這麼運作。
但這種定義法,就像 Android 手機的流血競爭一樣,你永遠只能比螢幕多豔、CPU多快、記憶體多大,但無論如何,價格都不如一支 iPhone。
買iPhone的人,螢幕、CPU、記憶體,全部都「I don’t care.」。因為 iPhone 賣的是「為生活所創造的價值」,不管那是尊榮感、時尚感、還是填補自卑感,反正都是「價值」。
所以,教職、醫學中心年資、論文數目,這些都不是競爭力本身,所謂的競爭力,是你替這個世界 解 決 問 題 的能力,或者說,是你為這個世界 創 造 價 值 的能力。
怎麼打造競爭力?
圖、本田無影手(來源)
回想「快打旋風」的格鬥世界,你看到人家本田無影手好厲害、春麗百裂腳好強悍,跟著練手練腳,怎麼也打不贏人家。為什麼?因為你忘了自己是一隻野獸,放電、頭錘、重拳才是你的特長。
圖、布蘭卡(來源)
為什麼忘了?因為你不願面對自己的小宇宙,因為你不願意去聆聽心中的鼓聲。
「競爭力」,其實就是找出真實的你自己,發揮到最強,並為自己的能力,找到一個在社會上可以生存的位子。如果社會上還沒有這樣的工作,就想辦法創造一個。
圖、功夫熊貓。
找出真實的你自己,發揮到最強。
如果社會上還沒有這樣的工作,
就想辦法創造一個:神龍大俠。
現在到 PubMed 搜尋我的名字 (I-Chen Tsai),略有一些文章,很多人以為我天生喜歡學術,那真是 嚴 重 的 誤會。我只是把自己的興趣,發揮在工作上而已。
大學時 | 工作上 |
上BBS看別人在討論些什麼。 | 上期刊網站,看各國學者最近做些什麼研究。 |
看多了,就加入討論,用自己獨特且能自圓其說的觀點。 | 看久了,不然自己也來寫一篇,跟人家分享我們是怎麼做、怎麼想的。 |
到其他學校聽課,認識各種不同專長的朋友,跨領域的聊天討論。理解彼此在想什麼、彼此可能缺乏什麼?如:《專業的最後考驗》一文。 | 多觀察本業以外的各種學門,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些經驗能不能應用在自己的領域?用深度與廣度為自己的專業加值。如:《Radiology in Taiwan》一文。 |
整合社團資源,縮編不必要的業務,並根據當下大學生的需求,創造新的活動,如:「第一屆全國人文醫學營」。 | 整合手上可用的資源,捨棄我們認為不重要的事情,找出放射線界的潛在需求,創辦新的活動,如:「Taiwan International Cardiovascular CT Symposium」。 |
真正重要的問題是……
所以,真正重要的問題是:你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你的專長是什麼?你的個性缺陷是什麼?你喜歡做什麼、對什麼最有熱情、別人都做不贏你?
永遠都要先認識自己,並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然後開始思考安身立命之道。要不要拿教職?要不要做研究?要不要繼續留在醫學中心?端看這些過程中的你,快不快樂、有沒有成就感、做了這些是否便無遺憾?
「學長,我要不要留在醫院,等拿到教職再走?比較好找工作?」
我會回問的是:拿到教職有什麼好處 (醫院評鑑已逐漸減少教職佔比)?你所屬業界的現況好不好找工作?多一個講師頭銜對你談薪資會有多少影響?你的行業裡,決定一個人薪資的關鍵是什麼?錢能不能讓你快樂,你需不需要那些錢?做研究拿教職能不能讓你快樂,你需不需要那些頭銜?在這些反問的過程中,讓年輕人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想要的東西。
事事迎合別人設好的價值觀,通常都是不快樂的開端。請定義自己的座標軸,並快樂的活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