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醫院要封殺 mega journal 了,我該怎麼辦?

 

作者:蔡依橙I-Chen Tsai’s publication list

 

 

 

 

本週最多人問的,就是這個問題。據說有四家附設醫院系統,正在研議或已經決定,封殺 mega journal。提問的內容,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 友善期刊好不容易出現了,馬上又要被封殺,非常焦慮的零篇文章起步者。
  • 第一篇好不容易從 mega journal 開胡,覺得之後前途茫茫的起飛者。
  • 學術已經起飛,發表約 10 篇的研究進階者,包括幾篇 mega journal。
  • 已有學術地位,在醫院擔任研究委員,前來詢問,萬一哪天自己的醫院也把這列入議程,應該怎麼考慮?怎麼建議?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以下我會從這事情的背景開始介紹,並給以上四種角色的朋友們,個別的建議。

 

文長,建議先把連結存起來,跳到喜歡的子標題先讀,其他日後再看也行。

 

 

為什麼會想封殺 mega journal?

 

在歐美國家,尤其美國,文明是打打殺殺為自己拼出來的,他們本就不信任中央集權,也不相信單一指標,這從美國人的擁槍傳統(政府可能濫權,我要用自己的方法保護自己),以及美國股市沒有「大盤指數」,而是標普 500、道瓊、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等百家爭鳴等現象,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impact factor 在歐美,就只是「眾多評估期刊方法的其中一種」,而且他還是評估「期刊」用的,不是評估「研究者」的。

 

(評估研究者,比較好的方式是 h-index,但如果你去研究台灣學界的 h-index 狀況,會發現中生代強者甚多,但負責管理他們的長輩們……。強者我朋友說得真切:「我都查過了啦,這群審查委員的 h-index 都不到我一半,竟然還好意思說我做的不是 real science?」所以,這樣不夠尊師重道的指標,當然不是一個適合台灣的好指標。)

 

日、韓、台、中,則是集體性很高的國家,對中央集權有很大的容忍度,多數人甚至還期待「官老爺」主持公道,所以政府不但擁有分配科研資源的權力,甚至依著民意,順勢擁有了「評價」研究者的權力,這就是 impact factor 被國科會沿用,並發展出 RPI (research performance index) 的背景。

 

雖然 RPI 後來因爭議頗大,成為箭靶,廢除不用了,但各學校與醫院,都持續依照這個架構,去做論文與升等認定。殺了一個 RPI,還有千千萬萬個 RPI。

 

由於台灣給了 impact factor 崇高的權力(這個指標曾為私人公司營運,現已被私募基金買走),甚至隱然誤認成一個「絕對」的客觀標準,也願意為 impact factor 砸下大量資源,自然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就會有人會去 hack 這個系統,拿你的錢,給你想要的分數。

 

Medicine 就是最樹大招風的範例,用百年期刊的聲望,以及既有的 5 分聲勢,在 impact factor 計算的時間差中,收稿、刊登、拿錢,刊出的文章,連編輯都沒仔細做,摘要跟內文還偶見錯字。

 

許多在生存邊緣的醫師或研究者,以前連 2 分的期刊都登不上去,苦惱到手足無措,現在有個 5 分的對他招手,又有百年招牌,是誰幾乎都會做出一樣的決定。

 

當這些論文大量回到學校與醫院的登記系統,打拼幾十年的長輩看不過去,覺得「我在學界拼 5 分以上的文章那麼辛苦,你們就因為找到一個轉型中的期刊,文章品質有好有壞,卻都能刊登,這沒道理。」這樣的不滿累積了一陣子,終於準備爆發,封殺這股「歪風」。

 

 

Medicine 真的那麼爛嗎?

 

Medicine 的文章,真的都很爛嗎?不盡然。

 

用 5 分來撈錢那陣子,的確是過份了點,但隨著文章放量之後,目前被打回原形,impact factor 卻還有 2.0 上下,先是 2.133,後是 1.803。如果他真的爛,哪來將近 2 次的引用數。

 

為什麼會這樣?這就是 open access 期刊的特性,由於上網快、曝光多、下載容易,自然被「有在做研究」的學者們看到並引用的機會就高。

 

根據統計,在不同學門中,open access 期刊文章被 cite 的機率,比起傳統的 paywall 期刊,引用率高出 30%-250% 不等

 

這就是「為什麼 open access 期刊更容易投,但分數竟然更高?」的底層原因。說穿了,速度、能見度、可近程度,三個秘訣而已。

 

我們都知道,早起在家自己磨豆子、手沖、加冰塊的咖啡更好,醫院就有家 7-11,店員看到你進門,免開口他都知道你要大冰美一杯,走回科內的路上邊喝,晨會前就喝完,精神一樣抖擻。當然會有很多人選擇 7-11 的咖啡。

 

說穿了,速度、能見度、可近程度,三個秘訣而已。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想法。

 

投稿到 Medicine 的研究者,想法很容易理解。除了少數資深研究者把這裡當作資源回收桶之外, 多數是學術界的起步者,文章再不被接受,就要被減薪、逼退、扣福利,每天晨會因為沒論文被修理,罵到都像二等公民一樣。加上醫院就是給 5 分以上期刊特別好的獎勵,今天有條路,不偷不搶,完全合乎醫院規定,要是你在生存邊緣,也會做一樣的決定。

 

前輩們想封殺 Medicine 的想法,也能理解。過去 impact factor 的確是一個勉強堪用的指標,甚至相應而生的 RPI 也多少能反應研究者成績。現在有期刊 hack 進來,還讓年輕人沒熬過自己受過的苦,就能進入 5 分俱樂部,感覺被剝奪,自是正常。

 

醫院想封殺 mega journal,也很自然。Medicine 這樣的 mega journal,以 open access 來經營,什麼文章都收,品質也不太顧。如果今天只封 Medicine 一本,明天又冒出另一本新的,豈不整天都在打地鼠?乾脆把一整個更大的分類:mega journal,全砍掉,一勞永逸。

 

但問題就在這邊,真正有問題的,是 predatory journal(掠奪者期刊、惡意經營的期刊),但這與 mega journal 的定義並不相同。

 

 

Mega journal 不是 predatory journal

 

Mega journal 並非都是惡意經營的,惡意經營的期刊也不見得是 mega journal。甚至,究竟多大才叫 mega,誰來認定 mega,都有定義不清的地方。

 

目前幾位朋友告訴我的各校封鎖名單,均有不同,但共同的是,他們所封鎖掉的,往往是還有些學術自我要求的,如:PLOS ONEPeerJ。行徑最惡劣且名聲在學界早就臭掉的如 OMICS 等集團,以及許多打游擊的小雜誌社,根本沒被注意到。

 

以醫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用「mega journal」去診斷「predatory journal」,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不高,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也不行,整體 accuracy 不佳。

 

就像古早時代,D-dimer 一高,我們就猜是 pulmonary embolism,然後開始打抗凝劑。但問題是,感染時 D-dimer 也會高,病人可能被抗凝劑白白打到腦出血,而 D-dimer 抽出來 negative 也不見得沒有 pulmonary embolism(可能還沒 thrombolysis),結果病人錯過治療時機。

 

所以,你需要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一條一條肺動脈去看,才能診斷或排除 pulmonary embolism。

 

Predatory journal 也一樣,他們太善於隱藏、太難診斷,你需要一本一本的去確認,並長期的觀察,才有可能。

 

 

最好的名單已不再更新

 

過去,還有 Beall’s list 可以參考,雖然只是個人經營,主觀且有爭議,但其準確度在學術界一般認為是最好的。有趣的是,即使 Beall’s list,也從未將 PLOS ONEPeerJ 以及 Medicine,列入 predatory journal list。

 

Beall’s list 已經在 2017 年初下架,真實原因不明,據說是他個人不想再承受這些流氓雜誌社的騷擾,以及大學部門主管的強大壓力。目前網路上,只剩下備份,您可以前往看看,我們真正該禁止的,應該是這樣的列表才是。

 

 

問題在哪裡?問題在,這就是一個學術風起雲湧的時代,亞洲人相信這個系統,又願意出錢獎勵登上高 impact factor 期刊的研究者,自然就會有人去 hack 這個系統。禁了名氣大的,名氣小的更壞,禁了一本 predatory journal,還會有千千萬萬本 predatory journal。

 

 

我是研究委員,該怎麼看這事情呢?

 

我們因為自己的學術成績不錯,被選來規劃一個醫院的研究資源分配與走向,自然在思考上,就是希望在「有限的資源」中,讓醫院的「研究人才庫與整體成績」更好,任何的政策,都可能有良善的動機,這是毋庸置疑的,每個醫院也有絕對的權力可以做任何內部決策,別人無須多嘴。

 

如果我是研究委員,我將思考的是,禁了目前名單上的期刊,之後會怎麼樣呢?我們當然期待醫師們就轉把文章投到「傳統」的期刊,像是神經科的 Neurology、放射科的 Radiology

 

但我們都起步過,都知道起步者的文章,前面幾年的品質,就是那樣而已,要進傳統優質期刊,很困難。他們也必須想辦法找到出路,在這個體系中勉強生活下去。

 

如前面的 Beall’s list 所示,事實上在各個學門,都有分數更低、收費更昂貴、審查更糟糕的期刊,甚至你投稿了之後,發現這期刊不理想,想撤回,他還會綁架稿件,不准撤,這些都是無助的年輕研究者實際跟我分享過的!他們的商業模式,就是一直低調的惡搞,直到出包下架。但這些出版社,辦的雜誌又多又雜,你根本查不勝查。

 

比起來,我覺得不如讓年輕人們的文章登在「源自於諾貝爾獎得主發起」的非營利期刊 PLOS ONE,還稱頭一點。

 

但我們當過主管,也能理解,現在醫院有這麼多反彈的聲音,刊登費也必須控制,不做點事情不行。

 

做為研究委員,或許可以提議將封殺 mega journals 所省下的刊登費,轉而補助各科部一些熱心且成績好的研究者,給年輕起步者多提供些投稿諮詢服務,聽聽他們的困境,幫他們查一下目前找到的期刊是否有問題,甚至建議他們一些在次專科領域被認可的入門期刊,避免他們走入歧途,被更壞的 predatory journals 捕獲。

 

多一點協助,讓初學者不孤獨;多一點關心,讓優秀人才不灰心。

 

 

Mega journal 只審查科學方法,不重視研究意義?

 

的確,只審查科學方法是否正確嚴謹,不要求研究有顯而易見的臨床意義,這的確是 PLOS ONE 的核心立論,也是最近台灣封殺 mega journal 的主要理由之一。

 

不過,PLOS ONE 會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我舉兩個例子,兩個都是改變人類醫學歷史的例子。

 

 

Werner Forssmann

 

啟發人類開始做心導管,第一個把管子從手部血管放進心臟的 Werner Forssmann,獲得 1956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但他當初卻因為這個實驗和這篇論文,被從醫院轟走,甚至放棄了自己想做的心臟科。因為當時的長官,認為這樣的研究和文章,除了愚蠢跟魯莽外,沒有其他意義。

 

  • Forssmann W. Die Sondierung Des Rechten Herzens. Klinische Wochenschrift 1929; 8 (45):2085-2087.

 

 

 

 

Forssmann 後來轉做泌尿科,因為他娶了一個泌尿科醫師老婆,且當初放進自己心臟的那條管子就是 Foley!

 

即使 27 年後獲得肯定,得了諾貝爾獎接受訪問時,也常是遺憾與無奈的口氣:「No one in West Germany has paid any attention to me.」「It seems that sometimes, there is a measure of justice in our world.」。

 

當時的環境,讓世界少了一個充滿熱情且有實踐能力的心導管研究者。

 

我們很難在當下,就知道一篇文章的時代意義。

 

 

 

 

Sven Ivar Seldinger

 

第二個故事比較溫和。

 

我們每天在打的中央靜脈導管,先扎針、回血、送導線,接著以導線確保路徑,滑入導管。一個小小的針孔,竟能放進「要多大有多大」的輸液管路,這個技術叫做 Seldinger technique。

 

這技術發明之前,放個導管都要請外科來,劃大傷口、dissect 出一段血管,確保前後端,在中間做 cut down,然後才把導管放進去。

 

Seldinger technique,當然是劃時代的革命。

 

 

 

 

32 歲的 Sven Ivar Seldinger,在 R4 那年發明了這個技術,發表在 Acta Radiologica 這本我當住院醫師時去查,只有 0.883 分的期刊。即使這樣的技術,迅速的在歐洲廣泛被使用,當他用這篇改變醫學歷史的技術論文,要申請博士學位時,部門主管卻跟他說,這技術「不夠格」,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你那不是 real science」。

 

Sven Ivar Seldinger 就只好花了些時間,再補一篇當時流行的技術: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 的論文,才能畢業。

 

  • Seldinger SI. Catheter replacement of the needle in percutaneous arteriography – a new technique. Acta Radiol 1953; 39:368-376.
  • Seldinger SI.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cta Radiol Suppl 1966; 253 (Thesis)

 

今天的我們,已經不在意他的 PTC 博士論文寫些什麼,卻天天用著他發明的技術,置放靜脈導管。

 

我們很難在當下,就知道一篇文章的時代意義。

 

 

用謙虛,面對未來。

 

這就是 PLOS ONE 之所以採取「只審科學方法與倫理,不審研究意義與價值」態度的根本原因。一篇文章的歷史意義,怎麼可能由當下的一個 editor 與兩個 reviewer 就能看清楚呢?連世界級的科學進步,都曾經被殘酷拒絕過。是不是我們該給作者一個出版的機會,讓未來的人們,去評斷這篇文章的影響力?

 

神奇的是,即使 PLOS ONE 這麼不挑研究價值,目前也仍有 2.806 分。這表示,很多一般期刊 editor / reviewer 認為不重要的東西,在這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認為重要,且願意在寫自己的研究論文時,積極引用。

 

Reviewer 是人,人沒有辦法預測未來。不如,我們就把未來,交給未來的人們去詮釋。

 

或許該思考的是,我們真有那個權力,跟那個知識,去決定什麼是 real science,什麼不是 real science 嗎?還是,這只是我們擁有了知識與權力後,不自覺表現出來的傲慢,把不熟悉的領域,貼上 not real science 這樣的標籤。

 

 

零篇文章起步者

 

瞭解了系統之後,我們來給學術界的弱勢者們一些建議吧。

 

放心,任何時代都會給初學者機會窗口。早年,是 letter to editor,後來被鎖;接著是 case report,也被鎖掉;最近是 open access mega journal (OAMJ)。雖然 OAMJ 的出現,似乎只是科學出版市場成熟的必經過程,但即使這路真被封死,一定依然有對初學者友善的發展路徑。

 

現實點說,如果你能寫出一篇被 PLOS ONE 接受的文章,事實上要找到 1 分左右的次專科期刊接受,並不是太難的事情。只要你的稿件,科學方法沒太大問題,所回答的問題對臨床有幫助,即使統計方法有不甚完美的地方,要登都不是太難。

 

進圖書館的 InCites JCR 資料庫,把你的次專領域期刊列表印出來,從最低分的開始往上,一本一本搜尋,一本一本看過目錄,找個適合自己的起飛點吧。

 

 

第一篇剛從 mega journal 開胡的起飛者

 

恭喜你,至少你曾經在這個時代的機會窗口起飛,既然已經開胡,就努力朝次專科期刊邁進吧。專業的次專科期刊,背後往往是國際學會支持,在裡頭投稿與刊登,就是被國際同儕認可的過程。

 

如果你真想走學術這條路,問一下有點經驗的研究者,會發現這幾十年來,限制本來就一直在增加,這是學術界的常態。有了這樣的心理建設,做好準備,下次遇到另一個機會窗口,你就不會那麼客氣只發 1 篇,在窗口關上前,一口氣發個 10 篇吧!

 

 

十篇左右的進階研究者

 

有了 10 篇的經驗,您已經熟悉學術界的流程跟氛圍,也該開始建立自己的系列研究,以及思考自己將在那個「社群」持續耕耘。

 

就像吳昭慶醫師持續耕耘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系列,做到進入 editorial board;而我在業界都會閱讀的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持續耕耘,獲邀向全世界介紹 Radiology in Taiwan,並因而主持亞洲心臟影像 guideline 制訂

 

學術作久了,你也一定知道,在學術界裡發展,有很多同儕規範,需要通過很多的審查,繞過很多的限制。你所在的學校或醫院指定不採計的期刊,你要繞過,自然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結語

 

以上的分享,除了是「聽說醫院要封殺 mega journal 了,我該怎麼辦?」的回答,也是一個思考問題的示範:我們怎麼從眼前的一個問題,看到時代背景、文化差異,看懂事情會這樣發展的必然,在瞭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不管身處什麼角色,都能波瀾不驚,穩健地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希望這樣的思考模式,對您未來所將遇到的各種難題,能提供分析上的幫助。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forssmann, Medicine, mega journal, OAMJ, oncotarget, open access, peerj, PLOS ONE, seldinger, 封殺, 蔡依橙, 醫院。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