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前幾天,JCR 剛公布 2016 年 impact factor,查了一下幾本在社群內討論熱度高的期刊,順手作了些筆記與短評,跟大家分享。
Scientific Reports
- 影響係數:5.228 –> 4.259
- 排名:依然是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的 Q1
這篇文章最上頭的 impact factor trend,就是 Scientific Reports 的資料。今年 impact factor 掉很凶,數量放大,但 citation 暫時跟不上來。
曾經有種聲音認為,有 Nature 系列期刊的灌頂,或許 Scientific Reports 能持續維持在 5 分,拒絕接受台灣健保資料庫文章(歧視?),或許代表他們在品質上有要求。
但事實證明,這些也都只是猜測而已,摔掉 1 分 impact factor,就是鐵一樣的事實。
Oncotarget
- 影響係數:5.008 –> 5.168
- 排名:依然是 ONCOLOGY 的 Q1
Oncotarget 雖然文章放量(3204 –> 6625),但或許受惠於整體癌症領域研究的成長,impact factor 竟仍逆勢上漲,實在厲害。
雖然仍在 ONCOLOGY 類的 Q1,但排名的確是下滑了,從 36/213 掉到 44/217,百分位數也從 83.333 掉到 79.954。
這本期刊的經營策略,值得繼續追蹤,由於之前傳出他們開始收非癌症領域的文章,如:心臟血管或睡眠等研究,觀察是否出現各種「Medicine 化」的早期癥象,如:來者不拒、錯字頗多……等,將是之後重點。
PLOS ONE
- 影響係數:3.057 –> 2.806
- 排名:依然是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的 Q1
富有理想性的 PLOS ONE,作為 open access 行業先行者,文章放量後,苦於審閱速度過慢,開始進入稿量下降期,但引用數還是沒跟上來,導致 impact factor 繼續緩降。
目前雖然仍是 Q1,但排名已經到了 15/64,再掉兩名就會變成 Q2。如果您的升等計算,對期刊位於第幾個 Q 很在意,建議先不要考慮。
有意思的是,在 2017 年初,Scientific Reports 的文章量已經超過 PLOS ONE 了。未來,究竟是私人公司經營的 Scientific Reports 會贏,還是 PLOS ONE 會贏,或者兩者會越來越相似,值得續觀。
PeerJ
- 影響係數:2.183 –> 2.177
- 排名:從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的 Q1 跌到 Q2
矽谷文化的科學期刊,分數持平,但在群雄並起、impact factor 通貨膨脹的年代,PeerJ 的持平,讓他從 Q1 掉到 Q2。
Medicine
- 影響係數:2.133 –> 1.803
- 排名:依然是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的 Q2
Medicine 狂歡 party 結束後,回歸基本面。以這本期刊之前的經營策略來看,現在還有 1.8 分,也實在不得不佩服!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 影響係數:1.619 –> 1.798
- 排名:依然是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的 Q2
台灣醫誌,一直都是新思惟之友們投稿期刊總量的前 5 名,穩健經營,持續在 Q2 領域,impact factor 也微幅上升。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 影響係數:1.916 –> 1.832
- 排名:依然是 CARDIAC & CARDIOVASCULAR SYSTEMS 的 Q3
在 Medicine 狂歡 party 結束、PLOS ONE 審閱慢到不行的年代,有發表時限壓力的朋友,我都會推薦去 BMC 找找該專科的期刊。(參考:這裡或這裡)
BMC 系統,收費較貴,但提供迅速且優質的審閱服務,刊登速度快,網站介面與開啟速度都好。
BMC 不做 mega journal,而是化整為零,在各個領域成立新期刊。雖然 Q1 到 Q4 期刊都有,但多數都在 Q2 與 Q3 之間,快速審閱與刊出,對需要在期限內刊出的朋友,很有幫助。
因為總共有將近 200 本期刊,我們就隨意選一本來看看。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就是很有 BMC 風格的一本。
對了,你知道 BMC series journals,跟 Scientific Reports 這本 mega journal,都屬於同一家公司嗎?你知道當 Scientific Reports 拒絕收健保資料庫的時候,BMC series journals 卻有 database article 的分類,歡迎你來投嗎?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 Springer Nature。真的很厲害。
2016 年 impact factor 公布,那些大家關心的期刊,現在怎麼了?
作者:蔡依橙
前幾天,JCR 剛公布 2016 年 impact factor,查了一下幾本在社群內討論熱度高的期刊,順手作了些筆記與短評,跟大家分享。
Scientific Reports
這篇文章最上頭的 impact factor trend,就是 Scientific Reports 的資料。今年 impact factor 掉很凶,數量放大,但 citation 暫時跟不上來。
曾經有種聲音認為,有 Nature 系列期刊的灌頂,或許 Scientific Reports 能持續維持在 5 分,拒絕接受台灣健保資料庫文章(歧視?),或許代表他們在品質上有要求。
但事實證明,這些也都只是猜測而已,摔掉 1 分 impact factor,就是鐵一樣的事實。
Oncotarget
Oncotarget 雖然文章放量(3204 –> 6625),但或許受惠於整體癌症領域研究的成長,impact factor 竟仍逆勢上漲,實在厲害。
雖然仍在 ONCOLOGY 類的 Q1,但排名的確是下滑了,從 36/213 掉到 44/217,百分位數也從 83.333 掉到 79.954。
這本期刊的經營策略,值得繼續追蹤,由於之前傳出他們開始收非癌症領域的文章,如:心臟血管或睡眠等研究,觀察是否出現各種「Medicine 化」的早期癥象,如:來者不拒、錯字頗多……等,將是之後重點。
PLOS ONE
富有理想性的 PLOS ONE,作為 open access 行業先行者,文章放量後,苦於審閱速度過慢,開始進入稿量下降期,但引用數還是沒跟上來,導致 impact factor 繼續緩降。
目前雖然仍是 Q1,但排名已經到了 15/64,再掉兩名就會變成 Q2。如果您的升等計算,對期刊位於第幾個 Q 很在意,建議先不要考慮。
有意思的是,在 2017 年初,Scientific Reports 的文章量已經超過 PLOS ONE 了。未來,究竟是私人公司經營的 Scientific Reports 會贏,還是 PLOS ONE 會贏,或者兩者會越來越相似,值得續觀。
PeerJ
矽谷文化的科學期刊,分數持平,但在群雄並起、impact factor 通貨膨脹的年代,PeerJ 的持平,讓他從 Q1 掉到 Q2。
Medicine
Medicine 狂歡 party 結束後,回歸基本面。以這本期刊之前的經營策略來看,現在還有 1.8 分,也實在不得不佩服!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台灣醫誌,一直都是新思惟之友們投稿期刊總量的前 5 名,穩健經營,持續在 Q2 領域,impact factor 也微幅上升。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在 Medicine 狂歡 party 結束、PLOS ONE 審閱慢到不行的年代,有發表時限壓力的朋友,我都會推薦去 BMC 找找該專科的期刊。(參考:這裡或這裡)
BMC 系統,收費較貴,但提供迅速且優質的審閱服務,刊登速度快,網站介面與開啟速度都好。
BMC 不做 mega journal,而是化整為零,在各個領域成立新期刊。雖然 Q1 到 Q4 期刊都有,但多數都在 Q2 與 Q3 之間,快速審閱與刊出,對需要在期限內刊出的朋友,很有幫助。
因為總共有將近 200 本期刊,我們就隨意選一本來看看。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就是很有 BMC 風格的一本。
對了,你知道 BMC series journals,跟 Scientific Reports 這本 mega journal,都屬於同一家公司嗎?你知道當 Scientific Reports 拒絕收健保資料庫的時候,BMC series journals 卻有 database article 的分類,歡迎你來投嗎?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 Springer Nature。真的很厲害。
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