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涯困境,或許都源自於「我們是人口結構反轉的一代」。

 

作者:蔡依橙醫師(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指引制訂召集人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這篇,是集結最近校友們在課堂休息時間、私訊、吃飯時,私下問我的一些問題,作個整理。事實上,醫療界的生涯發展已經有了典範轉移,需要考慮的點,跟遵循的價值,跟過去有所不同。

 

 

問:我覺得最近工作好像遇到瓶頸,想問問你的意見。

 

答:請說。

 

 

問:我在訓練的醫院拿到專科後,就持續待下來,有幾篇論文跟成績(新思惟也幫我發過快訊),但我們醫院升遷,大致上還是照輩份,我雖然比別人努力,願意做的事情也最多,但論教職,在我前面的四五個學長姐也跟我一樣。一直只是個 VS,值班都是我,外調支援也都是我。長輩勸我忍一下,戲棚下站久就是我的,但我覺得學長姐們都身體健康,好像要站 20 年以上……

 

答:這是我們這個世代,也就是大概三四十歲的人,普遍遇到的問題。從系統性的角度來看,比較容易理解。

 

來,我用手機找給你看(Google 搜尋「台灣人口金字塔」的圖片),這是台灣現在的人口金字塔。

 

 

 

 

少子化我們都知道,先進國家都這樣,但你有仔細看過,自己在什麼位置嗎?請幫我指出來。

 

 

 

 

發現了嗎?就是最多人這一區,對吧。

 

這表示什麼?這表示,在你之前,整個社會是以「成長」去規劃的,蓋更多醫院、建立更多的科部、服務更多的患者。所以你的前輩們都會覺得,只要努力、對醫院忠誠、不是太差的人,都可以當主任。

 

但在你之後,社會人口成長趨緩,甚至不成長了,台灣很久沒有新的大型醫學中心,各縣市就是那幾家醫院,呈現穩定狀態。所以,你升不上去,覺得排隊要排超久,這很正常。不只醫院沒在擴大,整個醫療體系都沒在擴大,而一代一代的醫師訓練出來,主管缺卻是固定幾個,請問怎麼排得到?繼續排,你將會做超久的「基層」,也是可以預期。

 

在這種超飽和狀態,大型機構的新陳代謝很有限,醫療界現在的機會,不是出在「排隊」,而是出現在「實力」與「跳槽」。

 

 

問:真的嗎?怎麼跟我的老師跟我說的不一樣,你確定嗎?

 

答:確定。在資源反轉的時候,這都是常態。

 

最近我在看「宮下英樹」的漫畫作品《戰國外傳 桶狹間戰記》,這是他成熟以後的中篇作品,特別把各種細節跟理論都考據進去。裡頭提到:

 

  • 日本之所以會進入戰國時代,不見得是人的問題,現在的證據顯示,當時出現極端氣候,稱為小冰河期,名古屋到了五月,竟然還會瞬間下冰雹。
  • 因為氣候變化太大,農作物收成大幅減少,幕府無法維持秩序,實質權力進入戰國大名的手中,開啟多極時代。
  • 資源反轉的時代,忠誠型的武將並不特別,出線的都是有才華者,以及有實力者。織田信長還算個小貴族;德川家康則是家道中落,是在桶狹間之戰後,看準秩序改變,沒有繼續對今川家愚忠,抓準機會獨立,才重回城主等級;豐臣秀吉更不用說,那是從僕人階級打拼上來的。

 

醫療體系蓬勃發展,但忽然不再成長了,每年醫師卻還是繼續不斷供應;豐收且穩定的日本蓬勃發展,但忽然遇到糧食緊縮,人卻還是那麼多。我們的世代,正是戰國武將的世代。

 

體系蓬勃發展到了高原期,接著開始資源緊縮的時候,繼續躲在超穩定體系裡頭,並不一定是理性最佳解。如果你夠資深,剛好排到,或許不錯。但如果你是沒排到的那群人,真正的機會,都發生在衝突之處;真正的人才,都靠著「實力」與「時機」,找到出口。

 

 

問:是不是只有醫療界特別嚴重?

 

答:不,醫療界並不特別嚴重,其他行業比我們嚴重非常多,也更早遇到相關的問題。

 

少子化最早衝擊的,就是教師體系,因為醫療需求還會隨著人口老化增加,但國民教育需求不會,沒小孩就是沒小孩。現在小學一個班,已經從我們小時候的 50 個人,縮編到 28 個人了,更別說公立學校早就「遇缺不補」很多年,都做到這種地步,班級學童數還要縮到將近一半,才能避免大規模裁員,你就知道狀況多嚴峻。

 

你想想那些從小被爸媽灌輸要當老師才好,辛苦唸完教育學程後,卻一直只能當流浪教師的人的心情。你的問題是在體系內無法升遷,他們的問題是,體系大門早已經關上了。

 

另外,工程師也通貨膨脹,從分紅可以買房,變成分紅只能買車,車還越來越小台;年輕律師的面對的世界,也是一樣艱困。

 

 

問:不過我看 Facebook 上、YouTube 上,新一代網紅,在網路上都蓬勃發展。到中國到美國發展的很多人,也過得很好的樣子。

 

答:這就是現代數位公民的核心素養:「資訊識讀」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好幾位新一代網紅,不管是做政治的、做評論的、做遊戲的,很多都曾經是「流浪教師」!他們自己過去困頓的時候,在 Facebook 都吐苦水過,只是那時候大家並不分享那些文,這個世界的多數人,還是喜歡看人裝傻搞笑、批評時事,因為這些才能讓辛苦上班上學的人們抒壓、宣洩情緒,為觀眾提供價值。

 

所以,資訊在網路上,有嚴重的選擇效應。

 

同樣的,你看到在其他國家發展的,人都過去了,當然報喜不報憂,成天分享一些自己的困頓跟迷惘,不是太弱了嗎?不是顯得自己蠢了嗎?就算他們曾經分享那些在他鄉生存的苦澀,在網路上也從來不是大家喜歡轉載的文章。

 

看看一些號稱有國際觀的年輕人媒體,他們喜歡找的作者,喜歡推的文,是不是都有固定公式:找一個國外好的點,來罵一個台灣爛的點,然後把錯怪到政府或者台灣人的 ______ 性格,就會有很多人轉傳、分享、狂讚。

 

如果我們把這些當成全部,而不去用更廣闊的歷史縱深跟趨勢觀察去看,當然會得到錯誤的結論。

 

總之,你看到的光鮮亮麗,有幾個可能:

 

  1. 他困頓過,掙扎過,努力過,只是沒跟你說。或他曾說過,但大家沒興趣。
  2. 他的人生悲喜參半,甚至辛苦才是主軸,但他決定給你看光鮮亮麗的一面。因為他需要其他人的掌聲、支持、按讚,才能讓他現在的生活多一點點意義。

 

 

問:回到我一開始的生涯難題,如果我想要當主管、想要更好的薪水、想要脫離靠體力值班與支援的辛苦生活,但排隊升主任要排超久,現在醫院生活也不愉快,該怎麼辦?

 

答:如果是想要升遷,要更好的薪資、要更高的視野、要從體力勞動改為腦力工作。請參考從草根拼起的優秀戰國武將,把實力做好,建立個人品牌,該忠誠的時候忠誠,重點是,該跳槽的時候跳槽。

 

 

問:但是沒什麼人來挖角我,要做什麼,才能讓更多好工作機會找上我?

 

答:很多中小型醫院其實都缺優秀的科部主管,尤其這時代,超大型醫療集團一直在對中小型醫療集團作包圍、攔截與攻擊,加上評鑑壓力也很大,如果你實力好,卻沒人前來挖角,問題可能是出在知名度,可往以下幾個領域邁進。

 

  • 你是個網路搜尋得到的人嗎?還是搜尋後,只有被奧客患者在討論區抱怨的內容?你有沒有自己的網路發言管道?你在 Google 第一頁給人的印象是什麼?
  • 你在學會有年年口頭發表,讓大家知道你的臨床成績與學術專長嗎?你報告的時候是全文照念,台下睡一片;還是只要有你演講,那個教室就會特別多人?你的學術知名度如何?至少要讓同行,尤其那些有作院長副院長的同行,知道你這個人,人家才有可能啟動挖角。
  • 你在 SCI 期刊發表後,因為你是研究校友,我們有幫寫快訊,但你有把相關資訊分享出去嗎?不管是新思惟快訊,或你直接分享 PubMed 連結,都可以。你有加上些背景資訊,讓你的 Facebook 朋友圈,即使不做這研究領域的人,都知道這事嗎?還是發表後就船過水無痕。
  • 別總覺得「宣傳自己」不好,連 NEJM / Science / Nature 都那麼重視記者會,還會為科普記者們提供簡潔白話的新聞稿,做影片、寫專文、避節日、挑時機他們都在做,我們讓更多人認識自己做的研究,並不過份。
  • 「邀請演講,是挖角的前哨戰。」這是台灣醫療界最被忽略的事實之一,當然有些演講單純就是知識討論與社交功能,但正是因為演講實在太常見,許多具有人事權的主管也都藉此觀察。請讓你的簡報與演講,優秀到「人家想找你來當同事」。

 

資源缺少的時代,正是傳統體系中,靠運氣升遷上去的族群,逐漸暴露出極限的時候,很多地方都需要有才華有能力的武將。相對地,有才華有能力的武將,要能夠找出那些眾人注目的戰場,做好發揮,並在時機來臨時,勇敢把握。

 

一般人總認為,德川家康是用「等」的,「等」到天下。但其實他一生作了很多非常勇敢且正確的人際與外交決策(打仗說實在話就差了點),而且他「等」,是等「時機」出手,而不是等「位子」自己掉下來。不然就不會有大阪冬之陣與大阪夏之陣了。

 

把自己變強,選對戰場,讓人看見,抓對時機,勇敢轉職。這是「人口結構反轉的一代」醫療人員,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精進醫療生涯的課程

 

 

本篇發表於 教學文章, 短篇評論, 醫學研究 並標籤為 主管, 人口結構, 優秀, 反轉, 問題, 實力, 少子化, 排隊, 新思惟, 機會, 生涯, 蔡依橙, 蔡校長, 諮詢, 豐臣秀吉, 資源, 跳槽, 醫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