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 先天性心臟病工作小組 顧問)
現在,使用多切面電腦斷層(MDCT: multi-detector row CT)來診斷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已經是全世界醫院的臨床常見檢查,但 21 年前並不是這樣的。在這個過程中,亞洲學者,尤其臺灣學者,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們克服了技術困難,創造了強而有力的論述,並解決了非常多的臨床問題,才走到被世界廣為接受且使用的今天。
亞洲心臟影像學會的官方期刊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sia,認定這是個重要議題,於是決定發行 special issue,針對這個議題做整理、回顧,並開放投稿。而雜誌主編,特別寫了邀請信,希望我能針對這個主題,做個 21 年的回顧。(我之所以被邀請,是因為在這個領域共有 8 篇 guideline,以及數十篇相關研究、技術、回顧與個案發表。)
之前在 Facebook 提到這件事情時,有朋友對於這種特殊文體,以及我打算怎麼寫,有些興趣,於是整理成本文。我也一併把周邊的相關事項作分享,希望讓台灣各領域學有專精,且在世界學術發展過程有歷史地位的朋友,在有機會寫下這類回顧文時,能有些參考價值。
文章內容
以下,我們帶大家看過所有的圖片,並說明我們的論述邏輯跟內容。有興趣看全文的朋友,連結如下。
- Special Report: A 21-Year Publication Analysis of Congenital Heart CT and MRI Articles /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sia
學術資料來自 Web of Science,各國統計資料來自 World Bank、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World Factbook、Worldometer,統計製圖使用 MedCalc 與 VOSviewer。
以全世界來說,在先天性心臟病的研究論文總數上,用磁振造影(MR)評估的,比電腦斷層(CT)多。這是因為過去歐美人認為,MR 沒有輻射劑量,比較適合評估先天性心臟病。
但後來隨著 CT 的技術進步,以及輻射知識增加,亞洲醫師逐漸發現,MR 需要麻醉人力,也需要更長的麻醉和檢查時間(通常檢查需要 30 到 60 分鐘),但 CT 可以用約一張成人 KUB 的低輻射劑量,以及 10 秒不到的掃描時間,得到更高解析度的訊息。於是相關的研究開始大量出現。
如果以 1999 年作為基準點,可見先天性心臟病用 CT 評估的論文增長非常快速,MR 的論文也有增加,但逐漸趨緩。
由於近年來世界醫學研究風氣漸盛,我們也要考慮,這些增長是不是整體研究量的增加,所以我選了三個泛用關鍵字作為對照,包括 imaging / disease / radiology,都能看到,實際上 CT 的文章增長真的是非常顯著!
把全世界的先天性心臟病影像研究,區分為 MR 與 CT,並根據文章發表的所在地區分類,會發現,歐洲、美國、澳洲,都是以 MR 研究為主。只有亞洲,是 CT 遠超過 MR。表示使用 CT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全世界都這麼做,不過仍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尤其亞洲,具有相當的獨特性。
回顧的期間為 21 年,我們挑出世界上發表數較多的國家,篩選的標準是,這 21 年間,發表至少 21 篇 CT 與 21 篇 MR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的文章,共 16 個先天性心臟病高階影像研究大國,臺灣也是其中之一。
為了瞭解這些國家的研究偏好,並進一步探討那些因素可能與他們偏好 CT 或 MR 有關,我們收集了各種可能與臨床醫師選擇檢查有關的資訊,包括該國的人均 GDP、人均醫療支出、平均餘命、嬰兒死亡率、人口數等。然後分析各國 CT/MR 的發表比例。
上圖發現,只有四個國家,在先天性心臟病領域,CT 文章發表的比 MR 還多,分別是臺灣、南韓、日本、中國。而且這個比例全部都在 1.0,甚至 1.5 以上。
其他的歐美國家,CT/MR 比值都在 1.0 以下。有意思的是,土耳其是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而其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研究發表偏好,也剛好介於歐亞之間,相當接近 1.0,但仍比較接近歐美的行為模式。
進一步,我們把 CT/MR 的比值以 1.0 切分為兩組,看看這兩組國家,有哪些特質有顯著不同,並可能與其對 CT/MR 的偏好有關。結果發現,唯一統計有顯著差異的,是人均醫療支出!不是人均GDP、不是人均研發經費、不是平均餘命、不是嬰兒死亡率、不是總人口數,而是人均醫療支出。
上表可見,偏好使用 CT 來解決先天性心臟病問題的國家,其人均醫療支出顯著較低!
這個跟臨床上的觀察類似,一個 CT 檢查,掃描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簡單鎮靜就能做,掃描 10 秒,連事前準備與事後收尾,10 分鐘左右就有機會做完,比起動輒一整組麻醉專家,掃描 30 分鐘,麻醉與甦醒 30 分鐘,還需要用可進 MR 的防磁設備,費用相差甚大。在人均醫療支出較低的國家,使用 CT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有實務上的明顯優勢。
既然亞洲是 CT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的研發寶地,我們來看看以國家分布的文獻關聯圖。這個圖片上,圓圈的大小表示文獻的數量,圓圈距離的遠近以及連線粗細表示共同作者和引用關係,顏色則代表其在發展過程中的先後次序。
可以發現,亞洲國家之間集成一個鬆散的研究群,歐美國家也另成一個鬆散的研究群。臺灣在這個研究趨勢中,屬於最早的國家之一。
我們再以個別作者來看,在使用 CT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上,那些作者貢獻大,那些人形成一個研究群。可以發現,全世界發表量最大的,是南韓的 Goo HW,也就是現在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先天性心臟病工作小組的召集人,同時是本文的通訊作者。而我 Tsai IC(蔡依橙)與臺大醫院的陳世杰主任 Chen SJ,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進一步用一樣的方式,分析 MR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的論文,會發現德國最早,美國最多,而亞洲國家在這個領域,是在較為邊緣的位置,數目上也不多。
藉由以上的資料探勘,我們呈現了 CT 評估先天性心臟病,在亞洲的確有其特殊性,並嘗試找出可能解釋的原因,辨認出重要的國家,以及主要的研究者,作為這 21 年的文獻分析回顧。
文章審查過程
這篇文章寫成後送審,隔沒幾天就被通知「Accept without revision」,一字不改接受。這是我這輩子第二次遇到這樣的驚喜狀況,其他的文章都是 major 或 minor revision,多少需要修改一點。
很巧的是,另一篇「Accept without revision」的,也是先天性心臟病的 CT 評估文章,同時也是回顧文章。是下面這篇。
- Neonatal cardiac multidetector row CT: why and how we do it / Pediatric Radiology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好結果,與我們在這個領域的長年耕耘與「江湖地位」可能都有關係。能夠審這篇文章的現役研究者,應該都是看著我們過去的教學文長大的新一代年輕朋友,對於相關論述與趨勢轉變,也都有類似的觀察。
這本期刊的 impact factor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sia 目前沒有 impact factor,這是在主編邀請我時就知道的。而我們會接受這樣的邀稿邀請,一部分也是基於社會責任。
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ASCI: Asian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過去的「官方期刊」是走與既有國際期刊合作的路線,從 2009 到 2016,每年跟已經有 impact factor 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IJCVI),談一到兩期的 ASCI special issu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 IJCVI 的 archive 點進去看。
這個方式優點是立刻就能擁有具有 impact factor 的官方期刊,但缺點是,每年一樣要花錢付給期刊社,但最終這期刊依然不是自己的。
ASCI 的總辦公室位於南韓,南韓近年的國際期刊經營與操作已經成熟,例如 Kor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就很成功,不管是網頁建構、資訊連結、impact factor 經營,都相當不錯。於是 ASCI 從 2017 年起,決定走自己的路,成立自己的期刊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sia,並朝 PubMed 與 impact factor 邁進,目前正在這樣的路上。
而我畢竟已經不是還在起步的年輕學者,也沒有升等的分數壓力,這類回顧文章最終都會有不少的引用,把文章放在 ASCI 經營的期刊,幫忙拉拔一把,也是我們這些中生代研究者,能夠為整個心臟影像研究社群盡的一份心力。
對我個人的意義
寫出這樣的文章並刊登,為整個研究社群做了記錄,證明我們打過那美好的一仗,並創立了一個全新的影像領域。幫自己和一起奮鬥過的老朋友們,再留下一個里程碑。
另外,這也是第一次在學術文章上,寫上我創業公司的名字:InnovaRad Inc.(新思惟國際)。在這篇文章的引用文獻與機構名稱,記錄了我從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團隊領導者、創業者的全部軌跡。21 年醫療生涯,都在字裡行間。
相關連結
下頭有這篇回顧的線上連結,可下載 PDF 全文。以及在寫作過程中,我分享在 Facebook 上的一些過程。以上分享,謝謝大家!
- 剛被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邀請寫這篇 SCI review 的後續版本。
- 趁疫情在家期間,幫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寫一篇先天性心臟病的 21 年回顧文,工作中。
- 這或許表示,我們在這個領域講話,不管是成績或論述,已經受到高度肯定。當然,我們多年的工作經驗,在寫作、論述、選材上的成熟、精準、平衡,也是背後的基本功。
- Special Report: A 21-Year Publication Analysis of Congenital Heart CT and MRI Articles / Cardiovascular Imaging Asia
醫學簡報 / 技術發表 / 論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