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原刊載於新思惟之友社團)
問:OA 期刊,有些「不以審查人認定之科學重要性作為論文接受與否之依據」,這樣不就很隨便嗎?歧視這些期刊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答:不,這其實有背景脈絡的。
OA 期刊興起時,由諾貝爾獎得主創辦的 PLOS ONE 開始,樹立了一種「不以 reviewer 認定的科學價值不夠而退稿」的典範。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科學史上,太多重要的發現,都被當時的同儕給拒絕、退稿、訕笑、抹黑。
例如發現胃潰瘍不是因為壓力,而是因為 H. Pylori 的 Barry Marshall,還來過台灣演講,當時他證明了 H. Pylori 才是病因時,投稿學會被退稿,還被認定是最差的 10% 稿件,同儕評語為「荒謬」。然後他得了諾貝爾獎。
例如 mRNA 疫苗,早在 1990 年代 Katalin Karikó 就已經有這樣的概念,但他被打壓到一整個不行,資金要不到,整個學術生涯都在被忽視與拒絕中度過。
然後這個概念拯救了今天的世界,未來也很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有興趣看看這些曾被埋沒的重大發現,可以看看下面這篇,作者列了幾十個,還把為什麼人類社會傾向於產生這樣的偏誤,做了蠻好的整理。
👉 Peer rejection in science / Nintil
科學之所以改變世界,正是因為科學承認自己很多事情不知道。
但「科學社群」做為人的組成,卻總認為我們什麼都知道,認為我們能在當下的審查就知道這篇文章的意義,認為我們能夠評價所有不同的新科學出版形式,認為我們能夠看清年輕人是否做的是 real science。
PLOS ONE 開始,只注重科學性本身,研究方法是否可信,但不考慮未來的科學價值,就是希望像是 H. Pylori 的發現,或者 mRNA 疫苗技術,不要再因為當代同儕的短視而被埋沒。
Peer review 還是很好的方法,只是我們帶有太多主觀。不如就保留客觀部份,檢視研究法,但不要對價值做主觀判斷。這概念,或許可以稱做 peer review 2.0,希望能讓科學更好。
這個過程,也可以視作「科學價值的民主化」,既然過去主流科學社群犯過太多錯誤,不如我們就讓他登出來,讓全世界的人們、更長的時間與未來的歷史,去挑選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吧。
看看大家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