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崩壞中,我該怎麼辦?」:抬轎世代的困境與出路 (舊文回收)

 

作者:蔡依橙(I-Chen Tsai, MD)

初次完稿日:2011/3/5

改題目重刊日:2012/6/2

 

 

故事一

 

朋友 K,男,38 歲,為人謙和,卻總堅持著自己的價值。能力特出,大學時代便因自製軟體成為網路名人,嚮往自由,夢想是環遊世界。工作後,憑藉獨到的觀點與執行力,迅速成為專精領域的高手,於國際獲獎連連。由於不能忍受主管持續利用、剽竊他的心血結晶,還打壓升遷,便接連換了四次工作。偶然的機緣,K 遇到 100% 女孩,結婚,順其自然生了兩個可愛的小女孩。幾次的轉換跑道,終於升到了小主管職位,但一家四口的不停遷徙,讓他認知到:家庭,是需要穩定環境的,不能再換工作了。

 

專業上的高自我期待、行政工作必要的應酬、女兒們因少見到爸爸而逐漸疏遠,都讓他鬱鬱寡歡。看著防潮箱裡頭那台曾跟著自己到處旅遊的 DSLR,以及螢幕上不再那麼精準掌握的程式碼,K 總覺得,這一路上,似乎已經失去了純粹的 那 個 什 麼 。

 

 

故事二

 

朋友 Y,女,34 歲,有著不輸給任何人的專業能力與執著,高分畢業,在大型公司總部上班,沒有加入任何派系,由於持續替公司做出業績,一路跟著主管升遷,但 Y 也發現,光彩永遠是主管的,相對的,主管也開始猜忌 Y,總在專案的重要階段,抽走最關鍵的資源,使 Y 疲累不堪、表現大打折扣。曾經,更高的長官暗示,加入他們的派系,每週私下聚會一次,互通情報,便可幫他除掉上級。Y 想,一路上靠專業能力走到這了,雖厭惡主管,但加入了派系,自己跟所討厭的人又有什麼不同。為了避免日後更大的衝突,Y 決定自行請調到分公司,離開人多是非多的總部。十多年的工作,Y 瞭解到社會的現實,也學會了妥協與圓融。

 

分公司的業務畢竟清閒,她常望著窗外的車流想,如果三年前,願意停止在總公司沒日沒夜的工作,情緒穩定點、多點時間晚餐,或許同居五年的男友就不會走吧。三年後的我,終於能在週末好好看個電影;三年後的他,結 婚 了嗎?有小孩了嗎?

 

 

三少四壯的困境


你的故事跟這兩位朋友很類似嗎?

 

這群在家庭、專業、人生、自我間掙扎的族群,其實已經不年輕了,從三十到四十都有,我們用「六年級生(七零後)」簡單概括,但年紀不是絕對的切割要件,總之是一群進了社會多年但卻感到非常迷惘的族群。他們能承受的工作強度很高,甚至這個社會現下多數的生產都是由他們貢獻的,但因為年功序列制,永遠他們只能當抬轎世代,抬著許多還沒退休但已經沒有太大生產力的前輩,這些前輩坐著轎,還一邊罵轎顛,希望讓這些轎夫相信他們天生就是抬轎的命,這樣轎才坐得穩、坐得久。

 

一部分人結婚了,有了小孩,這世代不喜歡生而不養,也瞭解隔代教養的許多問題,不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但一天 24 小時畢竟有限,蠟燭兩頭燒,在追求專業突破以及陪伴兒女成長間,持續的思索、徬徨、無奈而焦躁。

 

沒結婚(沒小孩)的人也不見得好過,雖然在經濟上更為自由,但工作上的許多挫折,開始令這群單身貴族(頂克族)深度思索人生的意義,「如果我將單身過一輩子(如果我們要一起過一輩子),純粹地以想要的樣貌活這一生,那我(我們)究竟想要怎樣的一生?」

 

 

流行文化沒有提供解答

 

這族群的人生觀,對於家庭是重視的,也因此才會在事業與家庭間,顯得那麼無助而焦躁。他們想找精神導師,但很快他們發現多數(偽)精神導師不是在利用他們就是在騙他們的香油錢和奉獻,更糟的是,這些人給的答案幾乎都沒用,偶爾一些聽起來有道理的建議,也只是很表面的一些勵志話語。似乎,這問題是別的世代不曾遭遇的狀況。

 

他們想從電影裡找到解答,卻發現不管是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全面啟動(Inception)甚至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聰明、傑出又武功高強的故事主角總是沒有小孩或不用帶小孩的,女(男)友除掉性愛場面之外,幾乎都是主角唯一的弱點。他們想從電視卡通裡找答案,卻發現豪斯(House, MD)個性機車到連男女交往都成問題、碇源堂父子(Neon Genesis Evangelion)家庭破碎且扭曲、Mac Taylor(CSI: NY)單身喪偶。

 

這個世代的人,有著網際網路的平等思維,嚮往維基百科式的團隊文化,卻往往不相容於重視階級的職場;這些人,能在極大壓力下高品質完成大量任務,卻沒有得到相稱的報酬與回饋;這些人,有著生活/家庭/專業都兼顧的希望,卻沒有可資學習的典範。

 

 

代表人物:新的價值、新的嘗試、新的路

 

那麼,這世代裡頭的代表人物,走怎樣的路?提出怎樣的人生答案呢?

 

韓寒,1982 年生,對教育體制感到失望,高中退學,堅持用自己的文字,寫自己想寫的事,在現實變得嚴峻的時候,偶爾接些商業演出換點現金,完成賽車與出版文藝雜誌的夢想。娶妻、生女,幸福滿溢,但極為低調,他的人生順序是:作一個有趣的自己、守護自己的家人,至於金錢與名利,不重要。

 

韓寒,不願妥協,選擇離開世俗評價體系,用自己的力量,過自己的生活,保護自己想要的價值。

 

孫燕姿,1978 年生,出道後三年七張專輯,取得巨大成功,但「站在最頂端上 卻失去光芒」,疲倦中,感到這一切的名利,已經開始異化自己。《The Moment》發行,冒著可能再也不被歌迷青睞的風險,退出演藝圈。一年後,復出唱歌,《完美的一天》與自身形象不符,銷售慘澹,《逆光》宣傳時唱片公司的炒作手法,也讓她感到厭惡,於是再次沈潛。四年之後,以《世說心語》告訴大家,我還是要誠實作自己,因為「自己,才是人生的解答」

 

孫燕姿,在大紅大紫時,感到被名利框限,看不到自己,重新出發兩次,就為了找到「真實的自我」。

 

韓寒與孫燕姿,有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專業,但相同的是,他們分別對「文壇」與「娛樂圈」不屑一顧。也就是說,這世界自顧自的狗屁倒灶,但我們還是可以把握自己的價值,過自己想要的一生的,或許鼓勵會少些、掌聲少些、名利少些,但只有當座標尺是在自己手上時,才能真的快樂

 

 

典範轉移過程中的迷惘

 

當暢銷漫畫已經從單打獨鬥的七龍珠,典範轉移到重視團隊的海賊王,或許也預告了,總有一天,咱們將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用團隊的力量,去實現一個夢想中的世界,一個更為友善、平等、兼顧工作與家庭但仍具有競爭力的世界。

 

或許,感到迷惘,是因為舊的典範已不足取,而新的典範正由我們自己形塑中!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