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發想研究主題?新手該如何找尋題目?

 

 

 

 

答:(蔡依橙)這個首先要看你能不能獨立。如果不行,要先靠行;如果可以,就從臨床問題中思考。

 

住院醫師時期,你沒辦法自己送 IRB,沒辦法自己決定病人的處置(決定診斷標準與治療計畫),這樣就必須靠行。靠行的意思就是,找個有產能的團隊去跟,不一定要跟自己的臨床工作有關,例如我現在人在新陳代謝科訓練,但同時還是可以跟肺癌團隊一起寫作。

 

請注意,我說的是「有產能」的團隊,因為醫療界有很多人,看起來很厲害,說得自己很厲害,但實際上產能不多,這種你跟了就很麻煩,因為他們給的題目往往做不出來,給的建議也並沒有說到重點,甚至跟國際醫療潮流是脫節的。相信我,我看過太多朋友,把青春跟機會葬送在這樣沒有未來的計畫上。

 

決定要去拜師,加入團隊前,要先做功課。從 PubMed 去搜尋這些老師的成績,看看是不是夠多,建議 10 篇以上,而且最近兩年還有作品發表的,比較容易成功。

 

當然,即使本身會寫,有些人就是不太會帶人,或者,會帶人,但就是不願意帶你,這都是社會生存必經之路。之前黃暉凱醫師在深度對談,剛好談過這個問題,綜合他身邊許多朋友的經驗,給了很多實用建議。我們也剪了其中一段影片供大家參考。

 

 

找到適合的老師與團隊,就請人家給我們題目去做吧。這時候,就是技能交換的時刻,通常是老師有資料,你負責勞力、統計跟寫作。在這堂課,你將學會統計跟寫作的基本概念,一開始寫出來的東西就不會太差。老師給你資料,請最好在一週內處理好,在老師的眾多門徒中,就只有你處理得又快又好,發表就會比較快,日後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

 

如果你是主治醫師了,或者你雖然還是住院醫師,但有些患者的確是你可以決定處置的,這就很適合做研究。適合起步的題目類型,如:

 

  • 到底做大腸鏡用哪一種清腸方式,做起來比較乾淨?(需要做對照,一個是一般認為好的清腸法,另一個是你認為好的清腸法,然後就施做者跟影像作評分。)
  • 門診之後要裝號碼更新的 App,讓患者可以抓對時間來,會不會增加滿意度?(需要做時間控制,也就是有 App 之前收資料,有 App 之後也收資料。)

 

更進一步,如果有機會導入新機器或新技術,像我剛好遇到醫院導入多切面電腦斷層,一些其他 VS 沒做的領域,我就可以自己開發,如:CABG 後的追蹤判讀、植入物的判讀、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的技術優化,這些都是我日後在國際上演講、在期刊發表的內容。

 

當然,開始一個新領域很困難,在這之前,先用其他的主題,鍛鍊過寫作的能力,即使 case report、letter、case series、image 都可以。有了發表的經驗,更能把一個新領域規劃跟執行得更好,發表上更有效率。

 

 

將寫作到投稿的各項雜症,一次解決到位

 

 

本篇發表於 醫學研究 並標籤為 主治醫師, 住院醫師, 寫作, 整理, 獨立, 統計, 醫學研究, 靠行。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