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這時代當爸爸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老婆開始懷大女兒的 2007 年起,我開始學著當一個父親,很快的,我就發現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的世代,專業與證照通貨膨脹,訓練時間特長,雖然大家都晚婚晚生了,但在職場上,我們往往仍是基層,也正在發展專業生涯中。所以,沒時間、手頭沒太多資源。
怎麼讀怎麼怪
我們的世代,時代變化非常快,一些雄霸台灣 20 年的教育專家寫的專欄,你怎麼看就是怎麼怪,傳統倫理、溫良恭儉讓之外,甚至還有人教你要給小孩大量讀經,不懂意思沒關係,背起來就會內化!(然後?然後他就崩壞了。)
忽然你發現,他們可能並不理解世界的改變,不理解網際網路、行動上網對社會帶來的衝擊,不理解我們這代人面對的困境,甚至不理解,第一線的教育現場是怎樣的。所以,可以閱讀的資料是很多,但實在不知道該信什麼。
教育也有硬道理:實證
經由大量閱讀,我發現,教育界近幾年的先端研究,講「實證」,尤其美國人在這方面的研究作得很多,也有許多很驚人的長時間追蹤,例如:Abecedarian Project 與 Perry Preschool Study 這兩個嚴謹的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不約而同都發現,就只是提供「學前教育」,對一個小孩的正向影響可以持續到 40 歲以上!IQ 更高、不易輟學、收入更好、犯罪率更少、有自己房子的機會更高……等。
瘋狂的吸收「實證」資訊後,進一步思考到,這些實證研究的背景的確與台灣不同,例如上頭的兩個大型長期研究,都是針對「貧困」的美國家庭,絕大多數是「黑人」族群,他們所身處的環境,與台灣自然也有許多不同。在延伸到自己小孩教養的決策上,直接沿用該是要很小心的。
實證的困境:美國多、亞洲少
日本教育經濟學者中室牧子的《教育經濟學》,也提到這樣的困境。
美國實證研究作很多,因為英美文化中,分配資源就是要看數字與效果,決策者頭腦很清楚。上週我們舉辦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潘怡如醫師精彩的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與 cost utility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演講,就是在講這樣的事情,而她正是從英國學回來的。(英國一直有這種商人精打細算的傳統,這集羅胖說得好。)
中室牧子在書中抱怨,日本人做教育資源分配決策,絲毫不以數字考量,都是政治與鄉愿考量,導致日本的實證研究,實在有夠少。但即使如此,《教育經濟學》書中還是提出了非常多的日本實證研究,在日本實證研究的缺口,則用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資料補足論述,但同時會提醒讀者該注意的面向。
資訊篩選與決策建議
我們做醫學研究的,很清楚「證據強度」的等級,只是在台灣,似乎舉目所見的期刊雜誌暢銷書,幾乎都是「專家個人意見」。一般人或許可以接受,但對 EBM 有過認識後,會為這樣的現況捏一把冷汗。
總結最近的大量閱讀,對於教育實證研究,與如何決定孩子教養的路徑,在知識層面我是這麼做的。
- 有書整理教育實證,有任何網路資源提到教育實證,就一定看。尤其對於資源投入與產出有分析的,更是實際。畢竟我們的時間、金錢、體力都有限,投資要精準。
- 教育實證研究畢竟還是國外的資料多,在閱讀的時候不能直接沿用結論,要注意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找到可能的解釋理由與核心,在台灣的教養環境,找到替代物並實施。
- 教育實證研究稍微會有點「落後指標」的效果,因為追蹤 40 年的研究是很有威力,但 40 年前真的跟現在不一樣,例如上頭所提到的兩大研究,當年的孩子可是沒有「網際網路」的,所以,對於新科技的應用,與新文化的衝擊,當代父母要做出自己的決定。
- 在新科技新文化領域,我不是很建議聽「資深傳統教育專家的個人意見」,反倒更建議聽「深度思考廣泛閱讀並有實際教養經驗的當代父母意見」,這跟組織管理的概念類似:「讓聽得見砲聲的人作決策」,時代改變這麼大,當然要聽實際在裡頭苦過、思考過的人的想法。
延伸閱讀
以下是這個議題相關的連結,供您參考。
教育資訊的篩選與決策:《教育經濟學》與相關思考
作者:蔡依橙
這時代當爸爸不是件容易的事
從老婆開始懷大女兒的 2007 年起,我開始學著當一個父親,很快的,我就發現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的世代,專業與證照通貨膨脹,訓練時間特長,雖然大家都晚婚晚生了,但在職場上,我們往往仍是基層,也正在發展專業生涯中。所以,沒時間、手頭沒太多資源。
怎麼讀怎麼怪
我們的世代,時代變化非常快,一些雄霸台灣 20 年的教育專家寫的專欄,你怎麼看就是怎麼怪,傳統倫理、溫良恭儉讓之外,甚至還有人教你要給小孩大量讀經,不懂意思沒關係,背起來就會內化!(然後?然後他就崩壞了。)
忽然你發現,他們可能並不理解世界的改變,不理解網際網路、行動上網對社會帶來的衝擊,不理解我們這代人面對的困境,甚至不理解,第一線的教育現場是怎樣的。所以,可以閱讀的資料是很多,但實在不知道該信什麼。
教育也有硬道理:實證
經由大量閱讀,我發現,教育界近幾年的先端研究,講「實證」,尤其美國人在這方面的研究作得很多,也有許多很驚人的長時間追蹤,例如:Abecedarian Project 與 Perry Preschool Study 這兩個嚴謹的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不約而同都發現,就只是提供「學前教育」,對一個小孩的正向影響可以持續到 40 歲以上!IQ 更高、不易輟學、收入更好、犯罪率更少、有自己房子的機會更高……等。
瘋狂的吸收「實證」資訊後,進一步思考到,這些實證研究的背景的確與台灣不同,例如上頭的兩個大型長期研究,都是針對「貧困」的美國家庭,絕大多數是「黑人」族群,他們所身處的環境,與台灣自然也有許多不同。在延伸到自己小孩教養的決策上,直接沿用該是要很小心的。
實證的困境:美國多、亞洲少
日本教育經濟學者中室牧子的《教育經濟學》,也提到這樣的困境。
美國實證研究作很多,因為英美文化中,分配資源就是要看數字與效果,決策者頭腦很清楚。上週我們舉辦的《青年醫學研究論壇》,潘怡如醫師精彩的 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與 cost utility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演講,就是在講這樣的事情,而她正是從英國學回來的。(英國一直有這種商人精打細算的傳統,這集羅胖說得好。)
中室牧子在書中抱怨,日本人做教育資源分配決策,絲毫不以數字考量,都是政治與鄉愿考量,導致日本的實證研究,實在有夠少。但即使如此,《教育經濟學》書中還是提出了非常多的日本實證研究,在日本實證研究的缺口,則用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資料補足論述,但同時會提醒讀者該注意的面向。
資訊篩選與決策建議
我們做醫學研究的,很清楚「證據強度」的等級,只是在台灣,似乎舉目所見的期刊雜誌暢銷書,幾乎都是「專家個人意見」。一般人或許可以接受,但對 EBM 有過認識後,會為這樣的現況捏一把冷汗。
總結最近的大量閱讀,對於教育實證研究,與如何決定孩子教養的路徑,在知識層面我是這麼做的。
延伸閱讀
以下是這個議題相關的連結,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