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的養成

2007 年 01 月 21 日

MAPCA

一個好醫師的養成,原來路是那麼漫長的,最近有了點體會。

 

最近,我的家人接二連三的在身體上出狀況,狀況有大有小,其中最棘手的該是阿媽的肺癌,一個健健康康的人,忽然看到肺部一個兩公分的小結節,經過系列的檢查,最後證明是腺癌。在門診及住院的過程中,即使自己身為這家醫學中心的一員,小地方能夠省點時間,卻還是強烈感受到病人在就醫過程中的不便與恐懼,看一次門診加上抽血,必須花上老弟一天的上班時間帶著阿媽四處奔走,八個小時裡,坐在椅子上等待的時間超過四個小時,但行內人知道,真正決定性的步驟,其實加加減減不到一個小時。這就是台灣目前的就醫環境,總額給付的限制下,自然產生的結果。

 

醫療的過程中,免不了有許多帶有痛苦的步驟,輕如抽血,重的如穿刺,阿媽也明白的講,若不是一切過程有我相伴,懼怕與無助一定是難免的。那麼,那些沒有作醫師的孫子陪伴的其他病患,在診療的過程中,要靠怎樣的信心走下去?

 

前天值班,從五點半下班開始忙到清晨四點半才就寢,以往的我,在過了半夜後仍如此忙碌,往往脾氣與口氣便會變差,但這次,接到每一通電話,一個不認識卻無助的臉便會浮現在腦海,讓我不忍心拒絕,一個一個病人幫下來,等到自己就寢時也快天亮了。如果我做的事情,能夠增加病人有品質的生命,那怕是只有一天,該也值得。如果我做的事情,能夠快速的幫病人解決痛苦,那何必等待。如果我做的事情不能改變病人的結果,但卻能讓家屬釋懷,覺得盡了力,那為什麼不做呢?

 

前幾天,一個二十多歲的孩子來做心臟電腦斷層,高高帥帥的,卻是法洛式四重症合併肺動脈閉鎖的病人,因為家庭因素,當年沒做矯正手術,卻幸運的活到現在,他二十四歲的人生中,開始有了美好的回憶,隨著年紀增長,缺氧的狀況使他的四肢以及嘴唇都是冰冷且發紫的,檢查所需的閉氣十五秒,都能讓他眼冒金星,通常到了這種情況,接下來的日子就活一年是一年了,他的心臟不像我們是左右心分離,卻是如小型爬蟲類動物一般,只有一個心室同時負責肺循環與體循環,這樣的心臟負責一百七十幾公分的體型,自然是遲早會衰竭的。我的專業是心臟電腦斷層,我能替他做的,就是好好把每一條血管劃清楚,並判定他還有沒有機會做矯正手術,在報告中,給上完整的規劃與建議,供臨床醫師和他進一步討論。判讀的過程是困難且沈悶的,判讀了一整個晚上五個小時才完成,破解一項生命的奧秘,五個小時其實是值得的,但在管理的角度來看,這麼做是嚴重賠錢,稀少的給付,卻要佔去一個醫師一整個晚上自行加班的時間。值不值得,就在每個醫師自己的心中了。

 

對於每一位醫師來說,都是在鋼索上走:一方面,自己也有家人要照顧、要陪伴,也要考量自己的健康,以防蠟燭兩頭燒,一下就枯竭;另一方面,許多素不相識的病人需要協助,但以現今的醫療制度,其實是不足以提供完善的照護的,要把病人照顧好,就必須花上自己的健康、時間甚至金錢去補足醫療體系的缺失。鋼索上的每一天,都必須保持相當程度的平衡,否則將迅速墜落。有的醫師選擇協助病人,每天在醫院時間超過14個小時,六日不休,直到一天他的家人或他自己的健康不允許他再如此付出。有的醫師選擇為自己保留健康、保留財富,僅提供制度要求的基本品質,就情理法來說也是完全沒錯。畢竟,在整個社會都是功利取向時,憑什麼去要求醫師必須拋家棄子罔顧健康的為不相識的人毫不保留的付出呢?

 

一個好的制度,會讓想當良醫的人不那麼快放棄,一個壞的制度,會使得更多的病人感到無助。但這個社會衡量制度好壞的方式,卻只是健保費有沒有漲如此一項。或許,真的必須到一個個良醫都耗盡、選擇退休或退縮後,才有改變的機會吧。

 

良醫的養成,該不是只有個人層面的,系統,也該扮演協助的角色才是,至少,該扶住這些有心的年輕人,讓他們繼續走下去。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