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Jack Ma 2008 by World Economic Forum @ Wikipedia via CC BY-SA 3.0
朋友們對馬雲興趣低、火氣大 XD
這本書接續之前讀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度陰山),在一邊閱讀、一邊 Facebook 分享時,因為在台灣很政治不正確,所以被砲很凶,跟王陽明一樣。不過我沒差,反正大家是砲馬雲、砲王陽明 XD
我看書都是以「只要這本書有超過一半的東西值得學習思考,就值得」的心態,所以這本我覺得還不錯。
裡頭講的話,的確有些「在現在的台灣」聽起來怪怪的,Facebook 網友的批評,也多有正確觀點,例如:馬雲收購的雅虎將異議人士基本資料送給國家讓用戶去坐牢、馬雲講的價值觀永遠就那幾套很老氣、馬雲是成功者偏誤現在大家吹捧他都是因為他成功。
究竟是追求「正確」,或是「政治正確」?
其實這三點都沒錯,但我認為就像羅胖建議我們讀歷史的態度一樣,總要回到那個時空背景,去思考「那個特定環境下,如果是你,你能怎麼做?」這樣才真能學會思考與策略。
其實馬雲的講話,重複的內容大約有 1/4,往好處想,是價值觀固定,往壞處想,就是碎碎念。但對於他當年所擁有的團隊,大家都沒經驗時(彭蕾都承認自己當年就是個小屁孩),不斷的重複叨念,或許是個好策略。
樂觀的想,中國正在對世界開放,台灣也在對世界開放,多閱讀鄰近國家區域的書,看看不同時空的人怎麼想,我覺得總是好的。
悲觀的想,也或許有一天,台灣的政治與經商環境,將會逐漸與中國接軌……
可能因為考試都要求標準答案,台灣太要求「正確」,讀的書也要正確、引的話也要正確,對一個應該隨時吸納世界精華、迅速自我調整的海洋國家來說,這個風氣,似乎反倒不是很「正確」。
以下是幾句我閱讀過程中,有所啟發,忍不住順手分享的,同樣一個馬雲,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同樣一段話,每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你可能被激勵,也可能被激怒。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特色:「一句馬雲、各自表述。」XDD
我下一本選個比較政治正確的來讀好了 XD
馬雲為了避免組織僵化所做的努力
今天是阿里巴巴十周年,看到大家的激情,我從來沒有這麼擔憂過,因為今天是前十年的一個階段的結束,我們後面的九十二年剛剛開始。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我們收到了十八個阿里創始人的辭職信,我們所有十八個人辭去了自己創始人的職位。因為我們知道,從9月11日開始,阿里巴巴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進入合伙人的時代,我們十八個人不希望背著自己的榮譽去奮鬥。
今天晚上將是我們睡得最香的一個晚上,因為今天晚上我們不需要説因為我是創始人,我必須更努力,因為今天我們辭去了創始人,明天早上我們將繼續去阿里巴巴應聘,我們希望阿里巴巴再度接受我們,跟任何一個普通的員工一樣。我們的過去一切歸零,未來十年我們從零開始。
説實在的,收到這十八個創始人的辭職信,聽到他們講著真誠的話,我非常地感動。我會在公司內網上分享每一封辭職信。
給老員工說話
既然不放棄,為什麼讓自己不再往前走?
所以我在上市之前最擔心的是你們。我理解你們,跟我一樣,真的很纍,但是我擔心人的纍變成心里的纍、行為上的纍,最後很多人看著你,這個老員工每天活不干,指手畫腳地説,開的車比我們好,占著位置還不肯走。
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是公司的災難。如果你真覺得自己沒有動力,就想做一個普通人,當一個萬元戶過過日子的,跟公司講我要離開,那也不是一個壞事情。
有關業務選擇
我們作出決定進入電子商務,讓所有參與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建設的人,我們掙錢,我們成長,我們晚上還睡得著覺。我以前不進入游戲就是怕晚上睡不著覺,我不希望爸爸媽媽説有一天要斃了阿里巴巴。
我也不希望通過黃色網站的註冊賺錢,我也睡不著。我們是要讓中小型企業真正賺錢,我們讓中小企業有更多的人,我們國家有十三億人口,二十年以後可能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業,我希望電子商務幫助更多的人就業,有就業機會就社會穩定,有了就業機會就家庭穩定,事業发展。
有關轉型
互聯網其實是對傳統行業的顛覆。人類最早是蜡燭,煤油燈,電出來以後,電怎麼可能用,用兩分钟停掉了,後來時間長了,所有生產煤油燈的廠都搞死了。誰最早開始轉型誰就有這個機會,這是心理的轉型,轉型是很痛苦的。
被救或自救
我相信了你十年,你説你會救我,但你從來沒有救過我。上帝問你怎麼死的,他説我被洪水淹死了。上帝説你淹死前在做什麼?他説我就坐在一個小小的島上,看著水慢慢的上來,就等著你來救我。上帝説我來救過你啊,有一塊木頭漂過來你沒有跳上去;有艘船要救你上去,你説你在等上帝;又有一塊泡沫漂過來,你只看了看它,你根本就不想上去。你死,因為你不想活了。
挺下去的才偉大
偉大的和不偉大之間的區別是什麼?一個偉大的人,對每個人來講最痛苦的時候,大家都要死的時候,他再往前挺一步,人家倒下去,他還站在那。
互聯網時代的人才特徵
成功的互聯網公司幾乎都不是原先行業做得很出色的,支付寶陸兆禧原來沒有做過銀行,是做銷售的;孫正義以前搞零售嗎?沒有,我以前做過貿易B2B?沒有,從來沒有干過。我們基本上不是這個行業的人,我最怕以前我們這麼做,搬上來做,上級要求下級服從,那是不自信,照我説的去做,這是一種不自信,沒有安全感的做法。
《馬雲內部講話》值得看嗎?
作者:蔡依橙
Jack Ma 2008 by World Economic Forum @ Wikipedia via CC BY-SA 3.0
朋友們對馬雲興趣低、火氣大 XD
這本書接續之前讀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度陰山),在一邊閱讀、一邊 Facebook 分享時,因為在台灣很政治不正確,所以被砲很凶,跟王陽明一樣。不過我沒差,反正大家是砲馬雲、砲王陽明 XD
我看書都是以「只要這本書有超過一半的東西值得學習思考,就值得」的心態,所以這本我覺得還不錯。
裡頭講的話,的確有些「在現在的台灣」聽起來怪怪的,Facebook 網友的批評,也多有正確觀點,例如:馬雲收購的雅虎將異議人士基本資料送給國家讓用戶去坐牢、馬雲講的價值觀永遠就那幾套很老氣、馬雲是成功者偏誤現在大家吹捧他都是因為他成功。
究竟是追求「正確」,或是「政治正確」?
其實這三點都沒錯,但我認為就像羅胖建議我們讀歷史的態度一樣,總要回到那個時空背景,去思考「那個特定環境下,如果是你,你能怎麼做?」這樣才真能學會思考與策略。
其實馬雲的講話,重複的內容大約有 1/4,往好處想,是價值觀固定,往壞處想,就是碎碎念。但對於他當年所擁有的團隊,大家都沒經驗時(彭蕾都承認自己當年就是個小屁孩),不斷的重複叨念,或許是個好策略。
樂觀的想,中國正在對世界開放,台灣也在對世界開放,多閱讀鄰近國家區域的書,看看不同時空的人怎麼想,我覺得總是好的。
悲觀的想,也或許有一天,台灣的政治與經商環境,將會逐漸與中國接軌……
可能因為考試都要求標準答案,台灣太要求「正確」,讀的書也要正確、引的話也要正確,對一個應該隨時吸納世界精華、迅速自我調整的海洋國家來說,這個風氣,似乎反倒不是很「正確」。
以下是幾句我閱讀過程中,有所啟發,忍不住順手分享的,同樣一個馬雲,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同樣一段話,每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你可能被激勵,也可能被激怒。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特色:「一句馬雲、各自表述。」XDD
我下一本選個比較政治正確的來讀好了 XD
馬雲為了避免組織僵化所做的努力
給老員工說話
有關業務選擇
有關轉型
被救或自救
挺下去的才偉大
互聯網時代的人才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