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的互聯網思維

 

作者:蔡依橙醫師

 

 

張輝誠

 

 

學思達 vs BTS

 

葉丙成老師的 BTS,是 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估計是 By the student! 的縮寫。不要嫌縮寫奇怪啦,你看南無觀世音菩薩,縮寫還不一樣是中間的「觀音」XD

 

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是自「學」、「思」考、表「達」。

 

在發展這些理論與實務的最初,葉丙成老師教的是大學生、研究生,專業為資訊通訊科技,面對的是進入社會前的學生,沒有升學壓力,但往往對學習沒有動力;張輝誠老師教的是高中生,專業為國文,面對的是有升學與課業壓力的孩子,但往往對權威與學習充滿抗拒。

 

看完兩本書會發現,因為兩人一開始要解決的困難不同,導致實務手法有所不同,但最初的核心是一樣的:我們都看到,以前的教法、學習的效果、學生的未來,似乎都有改進空間,如何運用手邊的資源,重新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能點燃動機,讓他們欲罷不能,一輩子持續學習,就更棒了!

 

 

學思達的互聯網思維

 

大量的實務跟手法,以及張輝誠老師自己的成長歷程,都在書中,不再重複。以下想講的,是「學思達」教學法的「互聯網思維」。

 

因為「學思達」是從當代世界發展出來的實務策略,我認為,這的確是一個走在趨勢上、迎向未來的教學法。以下特色:

 

  • 運用網路。張輝誠老師在書中,公開《青春第二課》的作文教學法,包括利用上課一開始老師還沒進來的零碎時間,讓學生讀,並且在學生有了背景知識後,大量運用網路影片作補充,從文字到故事到報導到看到影片上的「那個人」,學生學習效率更好,也更可能往更正向的人生方向啟發。
  • 充分連結。張輝誠老師大量與「有興趣作學思達」的同行們互相聯繫,包括 Facebook、Facebook 社團,以及各種線下的實體活動工作坊
  • 透明公開。為了讓更多老師真的能被感動、理解並實際應用,張老師「公開教室」,歡迎任何老師隨時來參觀。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我們做介入性手術來說,敢公開的人,都是對自己很有自信:決策明快正確、動作迅速確實、態度專業積極、沒有多餘動作、沒有無意義磨蹭的人,才敢接受參觀。但若不公開,要推廣自己的作法,就會遇到透明天花板,必須以身作則,才能遍地開花
  • 積極賦權。把權力給學生,讀書的速度、讀書的方法、詮釋知識的權力,都要放給學生,這需要老師自己有夠高的視野、夠廣的知識、夠多元的人生體認。否則學生 Google 一下,一下子就找到一堆老師也不熟的資訊,弄不好就「見笑轉生氣」了。該如何引導並教學相長,需要夠深的智慧。
  • 適當規範。學思達裡頭,這是「教室內」我認為最需要花心思的部分。不能過緊,團隊動能才會產生;不過鬆,以免氣氛太放而發散,導致教學效果下降。需要老師對學生特質的精準觀察,以及創意企劃,書中也提到,張老師自己教女校(女學生自尊要照顧),學思達擴散到其他學校後,有許多老師研發出適合男女合班(運用性別來促進平衡)以及純男生班(競爭意識強)的各種方法。對老師來說,這是領導能力的鍛鍊。
  • 平台共享。張輝誠老師提出學思達概念後,張老師本人與社群,都非常積極的開放舞台,包括工作坊的舞台、演講的舞台等,就以這本書來說,書中選了非常多積極實踐學思達的各校高手老師,分享各種改良方法,張老師提出個方向,整合了網路資源,歡迎大家一起來,接著就有許多志同道合者,一起協助這個花園盛開。
  • 持續強化。藉由張輝誠老師 Facebook 的「學思達翻轉大會報告」,以及各種平台上的分享,例如本書最後的教學心得刊登,讓還沒開始學思達的人,更有勇氣開始;讓已經開始學思達的老師,更有信心繼續下去;讓已經學思達一陣子的老師,看到過去的自己,並更努力的加入社群貢獻。這樣的反覆強化,對一個新概念的普及,非常有幫助。

 

 

學思達的挫折

 

書中很少寫到推廣學思達時,所受到的各種風涼話攻擊,以及保守者的資源限制戰,但作為在教學上持續突破的醫療專業人員(這裡這裡這裡),可以理解那種攻擊絕對是海量的,不認識不熟悉的還好,最讓人傷心的,永遠是你以為的長輩、你以為的友軍、你以為的朋友。這也是很棒的成長!XD

 

學思達都走到今天這種規模了,這些挫折也沒什麼。對張老師來說,已經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前面等著他去完成。

 

在台灣這樣資源窘迫的環境,面對世界的快速變化,有老師如此付出,逐漸改變教育,真該好好珍惜。

 

 

我們可以做什麼?

 

我們,可以從父母角色開始,讓自己的孩子,自「學」、「思」考、表「達」,all By The Students。

 

如果您孩子的老師,嘗試學思達教學法,但小朋友因為不適應,回家有壓力,請記得,花點時間陪著他度過,也給老師多幾個月的時間,不要太早下結論。

 

或許,這是改變孩子一生的重要契機,等幾個月,有什麼關係呢?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BTS, 分組, 學思達, 學習, 張輝誠, 思考, 翻轉教室, 翻轉教育, 自學, 葉丙成, 表達, 討論。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的互聯網思維 有 1 則回應

  1. Yoko Hu 說道:

    其實張帥和葉帥並無不同,都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只是一個插電(老葉)、一個不插電(老張)!我是護理界&成人教育界最早已經用老張的教學法,早已經開始運用在護理人員教學上~一本書能表達的內容有限,不能只單憑閱讀書本就定論!歡迎到全國各地開放教室去觀課~只有實際到教育現場體驗,並且有所實作,您才會真正明瞭!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