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去學機器人,怎麼可能懂研發?

 

 

 

 

「小學生去學機器人,怎麼可能懂研發?」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質疑,我不能代表所有人給答案,但能分享我自己七年來觀察的答案。

 

也希望我所說的,對於不是學機器人的家庭有些啟發。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小孩教養 | 已標籤 FLL, STEAM 教育, STEM 教育, VEX IQ, VEX 教學影片, WRO, 七年學機器人的成長, 兒童創造力, 兒童機器人課程, 創客教育, 動手做學習, 問題導向學習, 孩子學機器人啟發, 孩子怎麼學機器人, 孩子適合學機器人嗎, 學機器人心得分享, 家長如何陪孩子學機器人, 家長觀點, 小學生學機器人, 小學生學機器人有用嗎, 小學生學習歷程, 教育啟發, 機器人學習歷程影片, 機器人教學影片, 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比賽紀錄, 機器人比賽經驗, 機器人研發, 科學啟蒙, 程式教育, 自主學習, 設計思考 | 在〈小學生去學機器人,怎麼可能懂研發?〉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收到沒有寫期限的 major revision,該多久內回覆?

 

 

 

 

問:校長好,我投稿一篇文章,期刊社給我 major revision,但沒有寫期限,請問我該多久改好送回比較好?

 

答:(蔡依橙)

 

給 major revision 卻沒有附上截止時間,這在今日投稿環境,其實並不常見。

 

有可能這家期刊社本身步調較緩,說實在的也不差你這一篇。習慣上 major revision 是給你的機會,要回不回是你的事情,你就自己看著辦。但也有可能就只是 editor 忘了勾選回覆時間。

 

 

major revision 有沒有行情時間?

 

至於 major revision 有沒有行情時間,說實在的,在今天的學術狀況,其實是沒有。

 

以前沒有線上投稿的時候,投稿者要自己印兩份,寄國際郵件的年代,major revision 都是半年起跳,如果牽涉到增加收案,甚至可能給到一年!

 

但如今絕大多數期刊都用線上系統,又進入 OA 戰國時代,審閱與處理速度成了吸引作者的重要指標,於是許多期刊與出版社都採取加速作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major revision, oa, revision 時間, 學術論文, 審稿流程, 戰國時代, 投稿, 期刊投稿技巧, 編輯 | 在〈收到沒有寫期限的 major revision,該多久內回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名人們對 AI 趨勢看法不同,該怎麼看?

 

 

 

 

 

問:請問校長,如何看待 AI 到來的世界?

 

會這樣問,是因為我發現最近有很多名人,都喜歡評論 AI 出現後的世界會怎麼發展。黃仁勳說,這會是個超級大的產業,說得好像現在我就該 all in 買他們家的股票,或者辭職重新培訓,進入 AI 產業。很多大大小小的 KOL,都說不用 AI 就落伍了。但其實那些工具好像在我的工作中用不到……

 

請問我該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答:(蔡依橙)

 

因為資料很多,我先推薦兩個影片給你,然後跟你說要怎麼閱讀。

 

一個是你提到的黃仁勳,最近一次的長時間訪談,這個有中文。一個是大歷史專家哈拉瑞,雖然沒有中文字幕,但你可以用 YouTube 的自動英文字幕加上自動翻譯,就有基本的中文可以看。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AI, OLPC, 哈拉瑞, 黃仁勳 | 在〈名人們對 AI 趨勢看法不同,該怎麼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開十年以上的課程,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

 

 

 

 

 

問:請問校長,你好幾個課程,公開開課都超過 10 年了,請問你是怎麼管理課程更新的?我的意思是,你會固定什麼時間就要更新內容嗎?還是根據時代調整?像是最近 AI 的改變就很快,過去也有 OA 期刊浪潮的出現,你都怎麼管理這些改變?

 

答:(蔡依橙)

 

的確,我們是經常在做大小改款的。最近則是多為持續的小改款。

 

主要的原因就如你說,世界一直在變,我們希望來到課堂上的初學者所聽到的,是「今天」「這個時候」一個初學者該聽到,而且聽到之後能起步的內容。

 

 

OA 浪潮到 AI 衝擊

 

OA 浪潮出現後,我們一直在持續評估其影響,早期看我部落格的朋友都知道。之後我也親自去擔任 OA 期刊的審閱者,感受一下幾家不同出版社的經營效率跟決策模式,這樣我們才有辦法跟同學說,究竟現在的學術狀況變成如何。

 

各醫院對期刊的策略,我們也通過校友的升等經驗跟持續回饋得知。

 

至於 AI 這波浪潮,也是一樣,一開始我們就是積極使用,而且嘗試挑戰一些學術上使用的可能性,才知道哪些功能依然是胡扯,哪些功能竟然已經變成比較可信。

 

 

以學習者為中心,並且持續進化。

 

我們會在每次開課前,看看課程的內容,覺得老舊的就拿掉,然後換上對初學者更有用的內容。

 

在遇到有意思的改變時,也是第一時間就去思考,該怎麼融入我們的課程中。

 

有必要的話,就整堂課換掉,如果換掉的堂數較多,就乾脆做全課程大改款。

 

這跟臨床工作一樣,我們吸收新知,有了新的想法,知道怎麼做會對患者最好,明天門診或明天的手術就能應用上,以前的患者回診時,也會逐漸用上新的治療。

 

在課程這邊,就是 Office Hour 作為聯繫,如果同學有來問學術或個人品牌或各種領域的問題,我們都會用現在的想法,用最新的回答方式,來回覆。

 

會這樣積極改款,而且每一梯次的新同學都覺得學到很多,其實就是因為我們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在思考事情。

 

 

提供當下最有幫助的內容

 

這件事情並不容易做到,但你實際來課堂都能感受到。

 

提供對「學習者」最有幫助的內容。我們就是根據這個在持續調整的。

 

 

近期課程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AI, OA 期刊, Office Hour, 個人品牌, 學習者為中心, 臨床經驗, 課程更新 | 在〈開十年以上的課程,到底如何管理內容更新?〉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審閱者不讓我的統合算 original article

 

 

 

 

 

問:校長,我寫好了統合分析,投稿到國際期刊,雖然兩個審閱者給不錯的評價,意見也好回覆,期刊社給我 revision,但其中一個 reviewer 2 認為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不是 original article,審閱意見很不友善,用 review 文章的要求從頭刁到尾。

 

但是因為我真的需要這篇 original 升等,如果改成 review 格式又很奇怪,請問怎麼辦?

 

答:(蔡依橙)

 

先說結論,這問題不大,會解決的,我分析給你聽。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editor, original article, reviewer, 升等, 統合分析 | 在〈審閱者不讓我的統合算 original article〉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面對 AI 工具百花齊放,ChatGPT 還值得花錢?

 

 

 

 

 

問:校長上次提到,AI 工具可以克服「英文」不好的問題,大幅降低進入學術研究的門檻。我想問的是,AI 工具變化好快,校長是怎麼看的,因為我實在沒有時間認識所有的工具,也沒辦法全部都付費,不正確的部份怎麼辦?

 

答:(蔡依橙)

 

目前 AI 工具的確快速發展中,但趨勢已經逐漸出來了。

 

 

趨勢與市占:現階段的格局

 

願意付費的人,六成以上都是付到 ChatGPT。所以現在的 AI 工具,就是 ChatGPT,以及「其他」。

 

這個「其他」裡面,目前最強勢的是 Google 家族,因為 Google 提供的服務跟掌握的資料,還有長期使用者多,是最有可能與 ChatGPT 一戰的。

 

我因為都訂閱過,作為實際付錢的消費者,你真的會覺得 ChatGPT 一直在進步,努力擴展應用範圍,並優化使用者體驗。

 

以前 ChatGPT 畫圖慢,後來吉卜力風格燒起來,大家才發現原來已經畫得這麼好了。過去我還訂閱 Midjourney 來畫圖,後來就沒繼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AI 訂閱, ChatGPT, Gemini, Google 系列, GPT-5, MidJourney, NotebookLM, Office Hour, preliminary data, reviewer 意見, 偽資訊, 學術應用, 生活應用, 自我驗證 | 在〈面對 AI 工具百花齊放,ChatGPT 還值得花錢?〉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

 

 

 

 

 

問:我英文不夠好,要寫英文論文投稿國際期刊,壓力超大,ChatGPT 可以怎麼幫助我?還是我該先去背單字?

 

答:(蔡依橙)

 

這個時代,英文不好不再是「硬障礙」,有太多相關的工具可以協助你。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AI, AI 時代, ChatGPT, EndNote, NotebokkLM | 在〈我英文不好,讀論文有問題,寫更是困難,ChatGPT 怎麼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同一篇研究,可以先到學會發表,再投稿國際期刊嗎?

 

 

 

 

 

問:校長好,我最近聽說兩個相反的說法,請問那個才對?

 

一位研究所老師跟我說,學術社群很忌諱一稿兩投,self-plagiarism(自我抄襲),也是抄襲,所以不要拿準備投稿國際期刊的稿件,去參加學會。

 

另一位合作夥伴則說,如果曾經在學會發表過口頭內容,之後投稿國際期刊反而比較容易被接受。怎麼跟研究所老師說的相反?

 

請問,我最近進行的研究,同樣的東西,到底能不能先投學會,再投國際期刊呢?國際學會的截止日快到了,我很苦惱。

 

答:(蔡依橙)

 

這問題很有意思,答案是:這兩位說的都對。

 

 

怎麼解決眼前的困擾?

 

我建議你還是可以投稿國際學會,但用研究前半的資料作分析,並在標題註明 preliminary data,這樣就行。

 

這部分有其灰色地帶,也牽涉到你說的「學會」是什麼等級的。如果只是國內學會,資料也沒上網,多半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老師的提醒也沒錯

 

你的研究所老師說的也沒錯,假設有學者把自己的研究拿去國際學會發表,又一字不動的拿去國際期刊投稿。若網路一比對,發現標題摘要都一樣,事情就可大可小。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preliminary data, proceedings, self-plagiarism, 一稿兩投, 國際期刊, 學會發表, 學術倫理, 審閱接受率, 投稿策略, 收案數 | 在〈同一篇研究,可以先到學會發表,再投稿國際期刊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問:投稿後分數下滑可以撤稿嗎?

 

 

 

 

 

問:一篇不錯的文章投稿出去,審查很久,剛回來,給了 major revision,但意見非常難回。剛好新版 impact factor 公布,該期刊分數下滑,且從 Q2 變成 Q3,覺得有點虧,請問可以不回 revision,或者直接撤銷投稿,改投其他雜誌嗎?

 

答:(蔡依橙)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也會用實際的角度來回答。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impact, impact factor, major revision, 升等, 期刊投稿 | 在〈問:投稿後分數下滑可以撤稿嗎?〉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ChatGPT 的實用應用方式

 

 

 

 

 

 

作者:蔡依橙

 

現在 ChatGPT 已經成為我的工作主力,在整理研究資料時,我們常使用 Word 或 Excel。但忽然想要做一個功能,你知道 Word / Excel 高手一定會,但自己不知道怎麼做,該怎麼辦呢?

 

 

ChatGPT 秒變你神隊友

 

就假設是 Excel,你有一個國家的 GDP 列表,然後又有另一個世界國家的 Democracy Index 列表好了,但他們在不同的工作表。你想要合併,但一個一個去找,然後複製貼上,實在太累,畢竟有將近 200 個國家。(而且他們排序不同,國名使用多數類似但也有不同,甚至 Taiwan 是不是被當成國家來列,也不同。)

 

以前,我們要去 Google 搜尋,而且要用正確的關鍵字,但我就是不知道這個功能叫什麼,搜尋起來就很困難。或者去 YouTube 找,但又常常出現不相關的影片。就算有正確的影片示範,可能講得不清楚,也需要花上 10 分鐘。

 

現在,你去問 ChatGPT 就行了,他會告訴你,這個功能叫做 xlookup,然後公式是什麼,詳細說明之後,還直接給你一行字可以去編輯:=XLOOKUP(A2, Democracy!A:A, Democracy!B:B, “找不到”)

 

這意思就是,請根據 A2 格子的值,到 Democracy 工作表中的 A 欄去找,對應到一樣的數據後,請抄他旁邊的 B 欄數據回來。如果對應不到,就說「找不到」。

 

ChatGPT 還會跟你說,如果你的 Excel 比較舊,可以考慮改用 vlookup。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醫學研究 | 已標籤 AI 推薦機制, arXiv 論文, ChatGPT, EndNote 匯入, Excel 操作, vlookup, Word 整理, xlookup, 個人品牌, 學術寫作, 數位能力, 網站能見度, 網頁搜尋, 錯誤回饋 | 在〈ChatGPT 的實用應用方式〉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