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問:如何克服投稿後、稿件審查中的焦慮?
- 問:初稿給指導老師,幾周沒回覆,我的稿件有什麼問題嗎?
- 問:發現前人的研究有錯,應該指正嗎?
- 問:ChatGPT 真的可以當作論文作者嗎?怎麼正確運用 ChatGPT 於學術寫作上?
- 問:科內的長輩跟我說,OA是一個商業上的騙局,叫我們要投傳統期刊,否則以後雜誌社收掉,學術研究成果也會消失,真的嗎?
- 打輔助,也包括修玩具。
- 問:離職後,如何經營部落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選擇權?
- 問:校長如何運用 ChatGPT-3.5 / 4、Notion AI 搭配論文寫作,及實際經驗?
- 問:MDPI 的 IJERPH 被 JCR 下架,是有什麼原因嗎?
- 《與成功有約最後一堂課》:中年危機的實用工具書
2013 / 8 / 6
洪仲丘案 就是一個系統碾壓個人的例子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日期:2013 年 8 月 6 日
憤怒 在意 今日 白衣 (蔡依橙醫師攝於 2013/8/3 萬人送仲丘 當天)
洪仲丘案,就是一個系統輾壓個人的例子。錯誤系統的改變,非常緩滿,需要許多個體的死亡才會緩慢推動,如果你發現,自己就在系統齒輪的附近,能做的有幾件事:
1. 如果系統不能逃避,且危機就在眼前,要先活下來。
許多文章作者認為,仲丘不長眼。事實如何我不知道,但長眼的確會讓你存活率變高。就像一個媽媽,對他要去落後國家自助旅行的女兒說:「如果你遇到了強姦,記得,活下來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其次,知道嗎?」
你配合,不代表你認同強姦,而是活下來比受傷、比名節、比貞操都重要太多。正義,是活著的人才能說。
2. 如果系統可以選擇,在悲劇發生前就應該離開。
危機總是漸進的,從別人的事、朋友的事、漸漸會變成你的事。當你發現似乎談論悲劇的頻率變高,但還沒燒到你的時候,就必須開始考慮撤退路線。例如:你發現身邊的朋友,有人自殺、過勞死、被錯誤的制度起訴,務必開始思考自己的處境。
因為等火燒到你的時候,已經來不及。
3. 如果你在安全的地方,可以改變系統,要嘗試去改變。
因為你一定有朋友、家人、甚至兒女,可能進到錯誤的系統,作為一個公民,社會是我們的,在你行有餘力且安全時發聲,是「重要但不急迫」的事,根據時間管理原則,你必須去處理這些,否則最後都會付出代價的。
這就是所謂「當ooo被抓時,我沒有出聲。」那一大段在寫的概念。
以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