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ChatGPT 怎麼幫你寫論文?最新趨勢介紹
- 臨床論文退稿主因:Data-Driven Writing
- ChatGPT 和 Perplexity 該用哪個?寫研究論文的話。
- 選對時間點,讓統合分析更有說服力!
- AI 持續在進化,使用者也要跟著進化!
- Preliminary study 投稿一直被退?你可能忽略了這三個關鍵!
- PGY 沒老師、沒資源,要怎麼在學術界活下來?
- 問:整理了一篇論文,高分期刊都退稿,說我的研究新穎性足夠,但個案數太少。該往低分期刊投嗎?會不會沒人看見,沒辦法發揮影響力?
- Lancet 讀者投書爭議有感 / 用 AI 該注意的事
- 問:新增 subgroup 分析與找到遺漏資料,有機會發表 updated meta-analysis 嗎?
2014 / 2 / 10
我對教育的概念是…
楊斯棓醫師,在參加「科學簡報 與 電子壁報 工作坊」後,隔天中午,就連續寫了兩篇文章,說明他對兩位核心講師的看法。其中一篇提到我,原文在此。以下節錄:
我在 facebook 上立刻寫下了回應:
謝謝 楊斯棓 醫師的誇獎。真不敢當。
我對教育的概念是,學員強,今天剛好遇到我教,他有機會衝上天,沒遇到我,總有一天他也會遇到其他貴人,衝上天。可能更早、可能更晚。但我們其實扮演的,只是催化劑的功能。
楊斯棓醫師,就算沒遇到我,沒參加我們的活動,他一定也是在全台灣持續尋覓各種領域的高手,學習各派武功心法,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新思惟國際 不一樣的是,我們是一群人,而且認真地把每個活動做好。如果你需要,你來,我們就給你最棒的。
所以,用催化劑的角度看,你會發現其實像 部落客醫師楊斯棓 這樣的強者,他們不抱怨、持續做,他們不居功、持續感恩。
我們自己,也該持續做、持續感恩。
謝謝楊醫師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