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問:聽說 ChatGPT 對論文寫作非常有用,但實際連上網站,怎麼應用比較理想?
- 問:醫療綁定寫論文,是否合理?(論系統與個人的抉擇)
- 問:如何克服投稿後、稿件審查中的焦慮?
- 問:初稿給指導老師,幾周沒回覆,我的稿件有什麼問題嗎?
- 問:發現前人的研究有錯,應該指正嗎?
- 問:ChatGPT 真的可以當作論文作者嗎?怎麼正確運用 ChatGPT 於學術寫作上?
- 問:科內的長輩跟我說,OA是一個商業上的騙局,叫我們要投傳統期刊,否則以後雜誌社收掉,學術研究成果也會消失,真的嗎?
- 打輔助,也包括修玩具。
- 問:離職後,如何經營部落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選擇權?
- 問:校長如何運用 ChatGPT-3.5 / 4、Notion AI 搭配論文寫作,及實際經驗?
2016 / 8 / 17
關於評價自己、他人與團隊
作者:蔡依橙
自己與他人
看了許多實驗心理學的書,回想自己的生命經驗,有以下歸納。
人傾向於過份看重自己的努力,卻忘記了,應該以成果要求自己。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一段的努力,需要的是看著目標前進,而不是想著自己多辛苦。
人傾向於看輕他人的努力,卻忘記了,在你沒看到的時候,別人拼了多久,才能走到這裡。
在自己失敗時,要對自己說「這是一個成敗論英雄的世界,我還不夠努力。」
在別人失敗時,則該多點溫暖。情緒過後,再進一步看看我們能怎麼協助。
對自己嚴苛,對他人寬容。
團隊組成
選擇一起打拼的隊友時,要找「對自己有高標準要求」的人,要找「一有空閒時間就會繼續把事情作得更好」的人。
跟這種人一起工作,你會很放心,因為如果他說「這個做不到」,就多半真的是做不到,而你也更知道該協助什麼資源,才能「做得到」。
在分配資源、思考決策時,你所得到的回饋越精準,就越不用去猜東猜西,組織內的信任越好,運作就越快。
團隊內,自我要求高且可信賴的人,比例越高,做出的資源分配與策略訂立,自然更精準,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增。
與這樣的團隊一起工作,是人生一大樂事。我很榮幸地,在出社會後,不管是學術、臨床、行政、創業,都能和這樣的伙伴們一起工作,也幸運地完成不同的挑戰。
當然,我們自己也要盡力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