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世界可以改變》推薦序:國家轉型時代下的你,決定活出怎樣的人生?

 

作者:蔡依橙(醫師 / 新思惟國際創辦人 /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筆記

 

 

 

 

閱讀一個國家的政治與歷史,要讀得比較有立體感,可以從兩個方向互相補足。

 

一個,是從宏觀的大角度,看大敘事、大潮流,提供清楚的架構與整體概念。但可惜這種視角看到的世界,裡頭的人民面孔,是模糊的。另一個,則是從參與其中的「個人」角度去觀察,廣義來說,小說或韓劇,可以協助我們捕捉時代感受,而真實性較高一些的回憶錄,更能清楚看到個人的情緒、價值、認同、行動選擇,理解那些政治詞彙給個人帶來的影響。

 

本書作者李容馬,1969 年出生,歷經韓國猛烈的學運時代,之後擔任 MBC 電視台記者,得以近距離觀察政治、商業、檢察、警察、外交等領域的嚴重問題,恨鐵不成鋼,希望韓國更好的心情,讓他不避諱展現自己的政治立場(支持盧武鉉),並積極組織工會,以罷工對抗李明博保守政權對媒體的言論管控。

 

2016 年,忽然發現罹患「腹膜惡性間皮細胞瘤」,我自己是醫療人員,這個名詞的意義,就是「如果是我得到這病的話,會知道來日無多,治療只要不造成痛苦就好,不用過於積極,重要的是,接下來的每一天,都要快點完成自己想做而還沒做的事,避免遺憾。」

 

本書,是 49 歲的他,有感於自己沒留下什麼遺產給身後的家人,想回顧並寫下自己濃烈的人生,讓 9 歲的雙胞胎兒子們,能在長大後理解,他們曾經有過一個怎樣的爸爸。正因為這樣特殊的切入點,做為讀者的我們,能獲得很多思考與啟發,以下我就韓國政治、性別角色、個人選擇等三個方面,與各位分享。

 

 

 

 

韓國政治

 

韓國的政治對台灣人來說並不好懂,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政治主軸跟我們並不相同。韓國的「保守勢力」,如李明博、朴槿惠,是傾向維持現狀,並加入美國陣營,以美日安保條約為中心;但「進步勢力」,如金大中、文在寅,卻是以與北韓交流為中心,甚至考慮推動統一,建立「韓國人的韓國」。

 

南韓和台灣,雖然同為藍偏保守、綠偏進步,台灣的「進步勢力」也想建立「台灣人的台灣」,但仔細一想會發現,統獨立場剛好是相反的。

 

以作者的「進步勢力」觀點來看,南韓的根本問題,是當年幫著日本人殖民韓國的政治勢力,後來也順理成章地繼續幫美國殖民南韓,尤其政府的外交體系,什麼都以美國利益優先考量,一點都不敢讓老大哥生氣。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建立「韓國人的韓國」,並實現更為公平的世界呢?

 

而這個「親美幫」主軸所衍生的地域主義、政商複合體、財閥治國,本書都有非常精彩的第一手觀察,並能清楚看到一個國民,在大環境下生活的感受。

 

現在的台灣,正在努力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的全新世界定位。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南韓曾經歷過的壓抑、苦難,以及成為科技與工業強國所付出的代價,是很重要的。

 

 

性別角色

 

書前的獻詞:「獻給我親愛的妻子金秀英、雙胞胎兒子李玄載和李敬載。」但有趣的是,在書中,妻子與兒子們的存在感並不強。

 

以妻子來說,全書只提到三次,也就是在「夫妻認識進而結婚」、「他可能因為罷工而被開除」、「罹患只剩一年可活的癌症」時,但在這三處,妻子都是「沒說什麼」的無語角色。讀者不妨試著把自己代入他太太。是真的無語嗎?習慣無語嗎?還是說了也沒用?「沒說什麼」的時候,她是怎樣的心情?

 

書中只有一次,太太是有說話的,這是在作者因組織罷工而被解雇的五天後,也就是作者完全忘記的結婚十週年紀念日的隔天,太太說了一句:「你知道昨天是什麼日子嗎?」

 

就這麼一句,很有力道。或許,這顯示的是太太在意的價值,也或許只是丈夫端的有限認知。

 

補充一提,在國際醫學會上,韓國男人的拼勁是很有名的,他們一整年的週末,都有各式各樣的進修與會議,不只首爾的醫師會積極參加,連遠在釜山、光州的,也很多人每週搭高鐵、飛機北上參與。會議的晚宴之後,飯店的酒吧一定找得到喝酒攤。平日的醫療與研究工作,往往做到半夜,回家真的只是洗澡睡覺而已。甚至經常連洗澡睡覺都在醫院完成。

 

我曾經私下問一位熟識的韓國醫師,「你這樣拼學術研究,以 Nature 為目標的確了不起,但人生這樣砸下去,幾乎都不在家,老婆不會抗議嗎?」他說:「是老婆叫我出來拼,拿高分期刊論文給小孩當身教,不要整天早早回家,因為他不喜歡沒有能力、沒有成績、站不出去的男人。」

 

那個當下,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才適合,就拿起桌上的酒杯,以「祝你的 Nature 文章早日刊出」結束這個話題。

 

 

個人選擇

 

雖然這是為了孩子而寫的回憶錄,但書中沒有特別寫給孩子的話,也就是說,沒有孩子的個性描述,沒有針對他們的個人發展建議,沒有他和孩子的共同回憶,似乎就是個單向的「爸爸到底是誰、經歷過什麼事情」的書寫。希望孩子記得的父親,是一個曾為「更好的韓國」做出努力,無怨無悔的形象。

 

作為一個南韓人,他選擇活出最精彩的自己。在他熾熱的能量之前,我們很難說些什麼。

 

事實上,每個人類社會都有其不公不義之處,我們每個人也在其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如果李容馬是你的朋友,你會跟他並肩作戰,還是勸勸他別那麼執著,多顧一點自己和家人,說一些他其實也聽不進去的話?

 

建議同在台灣的讀者們,可以用當代政治、性別氛圍、個人選擇三個面向來讀這本書,這剛好是同在東亞地緣政治圈裡的我們,都必須思考的三個面向。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MBC, 個人, 北韓, 南韓, 台灣人的台灣, 國家轉型, 性別, 日本, 李容馬, 東亞, 美國, 記者, 進步派, 韓國人的韓國。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