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之樹》:輕鬆有趣的繪本,是跟孩子討論政治的好入門。

 

作者:蔡依橙(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板主)

 

 

 

 

《書之樹》是很有意思的繪本,也是個很好的媒介,跟孩子討論歷史、政治、當代新聞與言論自由,當然,還有繪本一定要有的視覺語言解析。

 

我實際跟自己的兩個孩子一起讀過,以下是確定可行的陪讀建議。我的兩個孩子分別是國一的女兒,以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國中小的孩子都適合。

 

故事主軸,是一個擁有圖書館的小鎮,因為主角看書時,不小心砸到鎮長,於是鎮長藉這個理由,銷毀並禁止了所有的書:「書很危險!我才不信任書。書就像種子,會讓想法發芽,然後萌生疑問。你需要知道的事情,由我告訴你就好。」

 

之後小鎮歷經了沒有書的日子,但即使經過打壓,思想與創意依然堅韌,最終還是強勢回歸。畢竟是給孩子的繪本,過程描述跟結局都相當正向,沒有什麼兒童不宜的情節或畫面。

 

看完故事後,可以跟孩子介紹,並引導討論的相關問題有:

 

  1. 秦帝國焚書坑儒,方便社會治理,跟故事很像,但最終思想還是比政權長壽。討論帝王總希望控制思想,進而控制社會。腦,其實是可以洗的。
  2. 現在世界上哪一個大國,會對出版的書籍跟網路的言論作審查,甚至用工具擋住自己的國民閱讀世界資訊?介紹中國的言論審查與防火長城,其原因、效益以及現況,並讓孩子發表他們的想法。
  3. 臺灣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過去,包括白色恐怖時代、新聞局審查,《返校》的遊戲和電影,在 YouTube 上都有很多介紹與評論,值得跟孩子一起閱讀,順便講一段臺灣史。

 

在視覺傳達上,特別可以觀察本書對「紅色」的運用。在作者的規劃中,「紅色」是好的顏色,表示創意、活力與高貴。

 

像是在小鎮失去書的時候,即使大家的衣服、帽子、鞋子、雨傘都不錯,有著很好的物質享受,但心靈是空虛的,也缺乏互動與創意,下雨場景和多處藍色,表達了創意跟熱情的逐漸喪失。

 

 

 

 

相對地,在主角的創意萌芽,並開始創作與書寫時,畫面洋溢的是滿滿的快樂,腦子裡所想的任何事情,都是紅色的。

 

 

 

 

顏色安排與故事內容,都說明了,作者所說的「書」,其實不只是書,他更是思想、是創意,是這個世界的精彩泉源!

 

進一步,也能跟孩子討論,紙本書是個很好的媒介,可以讓我們全家共讀,可以承載資訊,但在這個時代,電子書、影片、迷因梗圖、部落格文章、網路新聞,也都是創意跟思想的載體。正是因此,在有言論審查的國家,從來都不是只控制書籍出版就行,而是全媒體的管控。

 

相較於白色恐怖時期,柏楊曾因翻譯一則大力水手漫畫,就被關九年多,像現在這樣,什麼繪本都能出版、都能讀、怎麼延伸討論都可以,這些言論與思想自由,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

 

認識了言論自由的價值,認識了是多少人犧牲生命、經歷了多少悲傷歷史,我們才有今天,也能讓孩子知道,這一切言論與思想的自由,都是我們該積極去捍衛的。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並標籤為 世界, 創意, 政治, , 書之樹, 蔡依橙, 親子共讀, 言論自由, 限制。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