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醫師(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板主 / 亞洲心臟影像醫學會 先天性心臟病工作小組 顧問)
從視網膜到大腦認知的白話介紹
這是一本科普書,而且是在科學研究最頂端,工作了幾十年的頂尖學者所寫的。
在 Goodreads 的評價還不錯,不過如果仔細去看那些給分偏低的評論,會發現並不是書本身不好,而是評論者可能沒受過研究訓練,也不理解科學進展的真實現場,期待看到一本像好萊塢電影般有趣、具有戲劇性,且很適合做為茶餘飯後閒聊話題的科普書,失望之後,所給的分數。
有趣的是,這種一般讀者的反應,正反映出科學的真實狀況:今天最尖端的科學,已經發展到,不是一般人輕鬆當故事書看,就能輕易理解的程度了。
就像是,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台積電 5 奈米先進製程穩定且成熟,良率高受肯定,對獲利貢獻大。但你繼續追問下去,到底 5 奈米是甚麼意思?是什麼東西 5 奈米?實際要怎麼做出這樣的晶片?會發現,絕大多數人並沒辦法清楚說明細節。
我的手機裡,台積電的晶片每天都在運作,但我們其實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怎麼做出來的;我們每天都在用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多數人也並不知道,從眼球成像到視覺認知,究竟是怎麼運作的。
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實驗,請你現在把右手掌張開,手伸直到正前方,能看見清楚的五根手指頭。接著,請將視線依然釘住正前方,但手往右移動 30 公分,會發現這時候的視覺品質很差,完全無法數出到底有幾根手指頭。除非你移動眼球,讓手重新回到視野中央,才能再次看見自己的五根手指頭。
這是因為,我們的視覺,只有正中央是最高解析度的,只要稍微偏離這個小小的區域,解析度就會快速下降。但我們每天看出去的視野,卻是那麼渾然天成,沒有接縫,也不容易意識到,原來周邊視力這麼差。
而這個特性,就跟視網膜的解剖構造、視神經的頻寬,以及大腦處理訊號的原理有關。書中有詳細介紹,很有意思。
這還只是視野成像的訊號收集而已,為了講解從「成像」到「訊號整理」到「認知」的整個過程,書中用一個例子貫串全書:「為什麼父母能從遊樂場中,快速的認出自己的孩子?」然後一一說明這個過程中所牽涉到的神經科學,從視網膜解剖學,講到大腦神經網絡。
頂尖學者,窮盡畢生的知識與經驗,用白話告訴你,到底這一切是怎麼回事。以及這些關鍵知識,到底是怎麼發現的、怎麼推進的。
如果要正確評價這本書,我建議可使用三種角度來閱讀,更能體會本書的價值。
頂尖學者的總結回顧
作者 Richard Masland 是頂尖的視覺神經學研究者,在哈佛大學擔任教授與主管,上網搜尋,其在 Google Scholar 上的資料,h-index 高達 63,論文最高被引用超過 1200 次,而且還不只一篇!
作為比較,一般來說,h-index 若有 3-5,就是不錯的新進助理教授,8-12 算是不錯的副教授,15-20 差不多就可以升上正教授。野人獻曝做個對照組,我做電腦斷層研究累積的 h-index,則為 19。
本書是他被診斷出癌症,並與之搏鬥共存的四年中所寫,編輯在他過世後三個月,迅速整理出版。合理推測,這應該是他做為一個頂尖科學家,想讓更多人知道,他畢生精力到底都在忙些什麼的總結作品。
如果你不知道這個事實的話,會很訝異的發現,其實他在書中完全沒有提到自己得癌症,生命即將結束的事實。而就像是一個依然對視覺神經學充滿熱情的學者,開朗的跟你分享。
知道了這個事實之後,再看這本書,你也更能看見,他心目中典型的學者是什麼樣子的,而他正在學習那些前輩的風格,用白話,清楚地,把自己鑽研了一輩子的領域,用每個人都能懂的方式描述。
用學術行話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他對自己研究的領域,所做的回顧,寫成 review article。只是這次,他跨出自己的學術舒適圈,面向全世界的讀者,寫成一本書,回顧的,是這門知識的歷史、進展、現況,以及未來的展望。
內行的都知道,這是最精采的。
認識科學研究現場
這本書能讓你看見頂尖科學研究的世界。事實上,那是相當樸實無華且枯燥的。
可能是在 37 度室溫的環境流汗做研究,也可能是每天上班,光準備實驗環境,就做到中午,下午收資料還得靠運氣,才有結果可以記錄,就算運氣好有訊號可記錄,也可能根本看不懂,無法發表。
這些苦工必須重複上千次、上萬次,才能勉強拼湊出一點點確定的新知識。也有可能,因為一個方向錯誤、試劑失常、技術條件不對,導致一整年的努力,全部無效。
但,real science(真正的科學)就是從這樣的枯燥跟毅力中誕生的。
視網膜的細胞種類、連接方式、分層與走向,都是這樣確定出來的。
我們在書上看到一張簡圖、一個流程,那背後都是相當多學者、博士後研究、國家的科學研究資金,所累積出來的。
這剛好也呼應了另一本時報最近出的新書,經濟學家馬祖卡托的《萬物的價值》。馬祖卡托詳細分析,說明今天我們覺得很酷炫,且公司賺大錢的蘋果手機 iPhone,其實是根基於非常多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所打下的科學基礎。
(馬祖卡托的論點是,所有的名聲跟獲利,都歸最終推出產品的蘋果公司,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重新打造一個機制,讓政府、基礎科學家、納稅人,更容易分得科技進步後的紅利。我們也應該鼓勵政府,擔任起創業型國家的角色。)
假設有天人類完全破解視覺秘密,而能夠做出高科技且性能非常理想的電子眼,到時名氣大且獲利高的,一定也是終端產品的廠商,但其實,這背後也都是這些國家級的補助,所打下科學基礎,才讓後端的應用產品,進化到能擁有商業價值。
走科學這條路,實際上是這樣的。在不知道未來有什麼用的狀況下,為世人打下科學基礎。
如果你正好有孩子,考慮走科學研究路線,或許讓他看看這本書,觀察一下,他是會為了科學的微小進展而興奮,開心自己破譯了一個從沒有人解開的密碼呢?還是會為了過程中的枯燥而感到無趣呢?這是個很好的,認識尖端科學研發真相的機會。
認識「學習」的科學本質
第三個角度,是趁這機會,認識「學習」的科學本質。
現在很夯的人工智慧,又稱機器學習,主要是用「類神經網絡」的概念去建構的。這個「類」「神經網絡」,就是「類」似大腦的「神經網絡」的意思。像是 AlphaGo 與後來更強的 AlphaZero,都是。
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設計策略,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實在是一個太有效率且節能的資訊處理器。採取了類神經網絡的策略後,電腦才能從過去根本算不完的暴力窮舉,逐漸將所需要的計算,縮減到今日軟硬體技術可及的範圍。
書中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比較,大家都知道圍棋最強的是 AlphaZero,但其實 AlphaZero 專精下棋,耗電量約為 1000000 瓦(一百萬瓦),你還必須給予穩定的供電;而一個人類學童,什麼都能學,從語言到足球,從數學到畫畫,大腦耗電量約僅 20 瓦,使用巧克力餅乾即可驅動。
相比之下,人腦的能源效益實在太高。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比較角度,讓我們去思考,什麼才是我們這些人腦真正該做的事情?我們下棋或許下不贏 AlphaZero,但我們能創造出 AlphaZero,也能運用這些人工智慧,去完成許多過去無法完成的事情。
認識了神經網絡以及人工智慧的學習機制,會讓我們更理解,原來人類的大腦,可塑性那麼強。不管是我們自己作為成人,要持續的學習新的領域和事物,或者對於小孩教養,該如何去建構一個能獲得完整學習刺激的環境,都很有啟發。
很有意思的終極挑戰
作為神經科學家,作者在最後也挑戰了「意識」這個主題。人為什麼會有意識?意識到底是什麼?
雖然仍有許多未知,但作者釐清了一些目前我們知道的事情,以及他認為相對可能的猜想,說明了今日科學前緣,與意識聖杯之間的遙遠距離。像是在說:
「是的,這個距離很遠,我們連猜都猜不太到。但人類的科學在前進,你們將站在我所知道的知識前線,繼續挑戰這個題目,繼續拉近我們與終極大問之間的距離。讀著這本書的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將把這些哲學問題,變成科學問題,並破解之。」
我猜,這應該是作者在自己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想藉這本作品,留給未來人類的話。
相關連結
- 《眼見為憑:從眼睛到大腦,從感知到思考,探索「看見」的奧祕》
- 由此連結購買,你沒損失,4% 購書介紹費捐贈公益計畫。
專頁筆記
- 驚人的是,這個過程類神經網絡的成果,就跟一個人類學習語言的過程類似。這代表什麼?代表在小孩成長的過程,接受的學習刺激越多,小孩的頭腦就會越好。
- 為什麼演講者的光筆,或者滑鼠游標,在演講的時候一直晃,對觀眾接受資訊,是毀滅性的?因為根據視覺神經學,我們從視網膜到視覺皮質,有太多的細胞專門偵測跟處理移動。而且這些移動的訊息所產生的訊號,會反射性的叫我們的眼球移動跟上,不是理智可以有效抑制的。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