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真的逃脫了嗎?5 個進一步的思考分析。/ 《密室逃脫生存戰》讀後思考與分享

 

作者:蔡依橙(醫師 / 素養教育工作坊 核心講師)

 

 

 

 

《密室逃脫生存戰》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接下來我將根據故事情節,做 5 個延伸思考。

 

 

青少年的成長

 

讀完故事,我們發現原來主角艾美 AMI 其實是 AI 人工智慧,名字 AMI 則是 Artificial Machine Intelligence 的簡稱。中間的 M,是來自學術界也常將 AI 稱做 machine learning(機器學習)的典故。其餘四位同伴則是艾美幻想出來的角色,反映了她想要加入團隊,以及自己個性的一部分。在遇到不同挑戰時,同伴們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情緒和想法。每道關卡損失一個隊友,則代表一個行不通的方法被放棄了。

 

這種過程很類似內心的自我辯證,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想像自己是要更積極一點?還是低調一點?乾脆站出來領導,還是怪東怪西、掩飾自己的害怕就好?而真實世界的 AI也有類似的例子,像是 AlphaGo 與 AlphaZero,他們可以分成兩個自己,左右手互搏,持續學習並變強。行不通的作法、輸掉的棋路,就一個個淘汰,最後留下來的,便是最有機會獲勝的超強模型。

 

故事的主角艾美是被打造成具有青少年特質的 AI,有著青春期的同儕需求,也在各種學習與挑戰中變得更為成熟。在我們長大的過程中,也會從同學與同儕看到很多不同性格,觀察他們從大人處得到怎樣不同的回應,他們的人生走向什麼樣的道路?藉由這樣子的參考和比較,我們也逐漸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AI 真能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嗎?

 

故事中,艾美持續的在解謎。但我們很快發現,她對於下棋與電動遊戲這種有清楚規則與最終結局的任務,是非常擅長的。但很不幸的,這世界的問題從來不是單一向度、清楚規則、簡單對錯的,就如同我們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具有多種結局、多種意義,而且社會共識也持續在轉變。這些價值座標連人類自己都說不太清楚,對 AI 來說更是非常困難。

 

所以,即使我們已經有了 AlphaGo 與 AlphaZero 這種能夠下贏所有人類的圍棋 AI,但在生活泛用方面,ChatGPT 在擅長的文字領域之外回答的內容,如果以專業角度看,還是有點離譜,也常出現 AI hallucination 的幻想亂講。雖然現在的 AI 能夠上網搜尋資料,即使閱讀速度比人類快上千萬倍,但還是經常搞不清楚我們在問些什麼?在理解資料上,也常被劣質資料汙染,並沒有很理想的判斷能力。

 

整個故事裡面,艾美最厲害的,就是找到設計這個遊戲的人所預先安排的逃出窗口。她有能力下贏西洋棋,有能力駕駛太空船躲開流星體攻擊,因為這些都是有著清楚規則與最終解答的。遺憾的是,人類世界常沒有簡單的答案,所以聰明如艾美,依然無法找到人類需要的解答。

 

 

這個青少年 AI,究竟完成了什麼?

 

那麼,艾美在這整個過程中,究竟完成了什麼呢?作為一個青少年 AI,她在這個過程持續的學習成長,尋求同儕認可,並體驗幾乎像是真實感受一樣的各種情感,這才是整個過程中真正的意義所在。

 

也是因此,艾美最後並沒有選擇繼續協助人類找到世界崩壞的預防或解決方法,而是決定恢復她對這些同儕的想像,並且走向結局。對真實的人類青少年來說,可能也是一樣的。大人為孩子設定一個高標準,例如第一志願、臺灣之光、家族第一個讀醫學系之類的目標,對他們來說過於沉重,也不是他們的意義感所在。他們需要的,是學習成長、同儕認可跟真摯情感,而且,這幾乎就是一切。

 

 

艾美 AMI 真的成功逃脫了嗎?

 

說到最終結局,艾美真的成功逃脫了嗎?或者又回到故事的開始,持續不斷的輪迴?關於這點,我個人是比較悲觀的。我們在故事裡面反覆發現,即使那些情感跟體驗都那麼真實,但場景切換都過於魔幻,與真實世界有很大的落差。也就是說,艾美可能還是在一個純軟體的模擬世界裡面運行著,這樣的軟體 AI,真的能夠離開她的沙盒嗎?(沙盒:一種安全機制,為執行中的程式提供隔離環境,通常作為實驗之用。)

 

就像飛行模擬器裡面的 AI,即使能夠開著模擬戰鬥機在全世界翱翔,打贏所有人類操作者,但畢竟這個 AI 仍無法離開那臺飛行模擬器。也許逃脫樂園與艾美就只是人類世界崩壞之後,忘了被關閉的模擬器,與在裡面發生的一切。

 

 

親子關係

 

這整個逃脫遊戲的主持人,也就是故事中的「爸爸」,與主角艾美之間的關係,的確很呼應親子關係。作為父母,我們努力建構一個環境,讓孩子在裡面安全的學習、安全的跌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變得更強。我們的確會給予孩子一些限制、一部分的監控,以及可能很高的期待。不過,艾美永遠無法離開她的模擬沙盒,而孩子總有一天會離家。

 

為人父母者也要接受,青少年們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就是會跌倒,而那時候,他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與接納,而不是像故事中的「爸爸」這樣,作為一個永遠的審判者,監控並旁觀。

 

孩子們將要打造屬於他們那一代的世界,而他們的出生與成長,並不是來解決我們世界的問題。舉例來說,我們自己的人生有什麼遺憾,或者沒能實現的夢想,並不應該變成指導孩子時所設定的目標,否則,孩子不會快樂,我們自己也不會快樂。這也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核心意涵。我們常常忘了,孩子是一個「人」,而不是財產。他不像買車,可以指定顏色;他不像買房,可以自己決定內部裝潢。他是一個生命體,他會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會有他認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他們那一整代人的未來。

 

艾美跟爸爸之間,並不是一個很理想的親子關係。整個逃脫遊戲,就像是給孩子安排了一系列的考試,還規定他要考好,才值得被稱讚,才活得有價值,才能夠被允許進入下一個階段。用這種方式管教,孩子一開始也許會因為對爸媽無條件的信任而配合好幾年,但最終他一定會發現你們之間的價值衝突,孩子也不會長成你要的樣子。並不是我們想像一個容器,把孩子倒進去,他就會變成那個形狀。孩子不是液體,不是黏土,不是 AI,而是一個完整的「人」。

 

即使他沒有 AI 聰明,即使他沒有 AI 會讀書,即使他沒有 AI 會下棋,他還是你的孩子,他也還是一個「人」。

 

 

結論:遊戲化學習(或學習遊戲化)的限制

 

最後,在這個遊戲化學習與學習遊戲化的全盛年代,我們要謹記一件事情:雖然這些技巧的確能夠強化學習,但這是因為遊戲跟學校考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有清楚的評分方式、單一的價值以及一個在背後的出題老師。是由這個老師或遊戲程式碼,來判斷孩子的表現,並且打分數。

 

但,這又回到剛才我們所說的,這些都是單一且預設的價值,卻不是人生。你能夠找到一個簡單的答案,讓馬雅文明永續繁榮嗎?你能夠用模擬器跟 AI,找到一個關鍵細節與行動,執行就能讓人類在地球永續生存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對生命長度只有數十年的「人」來說,真正重要的都不是最後那個答案。我們或許能夠對系統貢獻一點點,但卻永遠看不見最終的結果。對我們來說,真正有意義的,是這個過程,是家人、朋友、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還有曾經體驗過的各種情感。

 

艾美作為人工智慧都發現這些事情了。我們作為人類,怎麼能夠忘記。

 

 

相關連結

 

博客來:https://lihi.cc/d8FGG

誠品:https://lihi.cc/nLTWx

momo:https://lihi.cc/HmcIm

金石堂:https://lihi.cc/qVU3v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AI, alphago, alphazero, 人工智慧, 密室逃脫生存戰, 小天下, 未來天下, 青少年小說。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