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 AI 工具,到底該讓小孩去接觸哪些?

 

作者:蔡依橙(原刊載於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越來越多的 AI 工具,到底該讓小孩去接觸哪些?

 

不讓小孩碰手機、電腦跟網路,擔心他新的數位工具都不會用。但都放給他自己用,大部分時間卻拿去打電動,或一直刷無腦短影音,模仿令人搖頭的錯誤行為,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的解法,就是要訓練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也就是《AI 時代的教育》書中提到的「自主行動力」。

 

並不是全然放任,或者是把手機、電腦跟網路交給他就可以的。

 

作為大人,我們必須要逐步地給他任務,讓他們去試著解決。給他目標,也給他評估跟決策的自由,更提供各種可能的建議。

 

最終,讓他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工具、克服困難。實際體驗這整個流程。

 

舉個例來說,女兒是小六決定學日文,我們教他評估哪裡可以學,陪他用手機 App 與 Google 地圖搭公車。

 

之後想要考日檢,我們帶他做網路搜尋,知道什麼時候要考試,又該在什麼時候準備報名。

也請孩子上網搜尋,大部分人建議用哪幾本書,以及考試前該做怎樣的準備。

 

考到 N1 比較難,當孩子大量作題目時,很多考試題目相當困難,即使知道了答案,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有詳解,但還是看不懂。沒有詳解的更多。累積到每週上課時才問,也緩不濟急。

 

我不懂日文,但我建議他可以試試看大型語言模型,於是我們一起使用 ChatGPT,把題目拍照後上傳,發現 ChatGPT 不只會解答,還會說明原因。還是不懂的,我們能立刻追問,把心中的疑惑徹底解決。

 

孩子就知道,只要有大量文字可以訓練的知識領域,ChatGPT 真的很強。後來他也把這樣的經驗用到生物、歷史、地理、地球科學等領域的學習。

 

我的孩子們也發現,AI 對於不熟的領域,資料比較少的領域,會開始亂講(AI hallucination)。

 

最近他們則開始懂得用 AI 治 AI。例如遇到醫學論文,他們會交叉使用 ChatGPT 與 Claude 看看說得是否一樣,然後又拿 PDF 去餵 NotebookLM,並交叉比對追問。漸漸的,就能理解內容,也同時更瞭解這三種工具。

 

這過程,很像是遇到困難的事情,去詢問三個老師的意見,然後再自己歸納整合。除了自己得到答案,也更知道三個老師的特性,以及那個老師比較適合自己。

 

孩子不只學會了自己找工具,還學會了從不同的來源去交叉除錯。就跟優秀記者得到資訊之後,會用獨立管道驗證並做交叉確認,是一樣的道理。

 

用這樣的方法訓練孩子,是最能適應未來的方式。因為未來世界改變更快,要面臨的挑戰更多,能使用的 AI 工具也會更多。

 

當他們遇到新挑戰時,會知道:我自己就能評估現狀、我該著手搜尋一下能用哪些資源,並立刻知道如何適當的使用工具,解決手上的問題。

 

之所以能做到這樣,是因為在他們還小的時候,爸媽就是這樣給他們權限去嘗試,給予輔導,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別人認為很困難的事情。

 

#AI時代的教育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265p4ap9

MOMO  https://tinyurl.com/2cch2ufs

親子天下  https://tinyurl.com/24ec2leh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並標籤為 AI, AI時代, AI時代的教育, 教育。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