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 我是怎麼使用的?

 

 

 

 

作者:蔡依橙

 

這次來聊聊 Perplexity,因為我也有付費訂閱,認真使用了一陣子,分享一下心得。

 

一開始是看上 Perplexity 以網頁為基礎的回答,總覺得講話有憑有據,想試試看能不能取代搜尋,甚至變成生活中,隨時可回答各種小問題的伙伴。

 

結果有點令我意外。雖然八成狀況還是回答得不錯,但是一些 AI 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

 

 

基於網頁,還是會幻想。

 

首先是,即使他基於網頁,還是會幻想。查詢一些網路上不那麼有名或少資料的人,跟以前 ChatGPT 一樣,就是會亂講,編造出一些看起來好像頭頭是道,但其實毫無根據的內容。

 

其次,在他幻想的時候,你點進所附的來源網頁,會發現那網頁根本沒說這件事情。這讓我有點意外,「參考資料」的定義不是這樣的吧!

 

 

不見得有真的去搜尋網頁

 

第三,其實 Perplexity 並不見得有真的去搜尋網頁,他是把網路上的資料收進來作為語料來訓練模型,只有少數的狀況他會判斷需要上網再找新資訊。所以你問他一些新的流行語彙,或立即發生的事件,不見得能得到好結果。

 

第四,就在我訂閱 Perplexity 的這段時間,ChatGPT 跟 Gemini 都有進步,而且他們是做整合式的,會根據你問的問題,判斷他自己用語言模型回覆就好,還是要附上引用文獻,還是要真的去網頁搜尋看看。

 

所以,我目前還在評估 Perplexity 的續訂必要性。

 

不過,Perplexity 的行銷跟產品規劃比較獨特,最近有不少新聞提到他們進軍瀏覽器,以及跟 Samsung 建立更多合作關係。他們團隊在尋找利基跟合作發展上有不同的個性。

 

 

論文寫作可以使用找靈感

 

最後,關於論文寫作,Perplexity 因為他是基於網頁的特性,你可以問他一些尋找統合分析或網絡統合分析的靈感。

 

我自己的經驗是,取得靈感很容易,但還是要到 PubMed 去做搜尋確認。比起自己一個人想,有 AI 可以對話會比較容易繼續下去。但真的還是得確認就是了,因為以上提到的問題依然還是會有。

 

不過,最近幾天的經驗,ChatGPT、Gemini 似乎也能取代這功能。

 

只能說,AI 市場變化很快,重點不是尋找正確答案,而是自己去試出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我們的課程,都有導入 AI 的輔助跟使用,對新手上手更友善囉!

 

 

近期課程

 

 

本篇發表於 醫學研究 並標籤為 AI, ChatGPT, Gemini, Perplexity, PubMed。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