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與人生

 

作者:蔡依橙

專欄:非凡新聞周刊 五六年級菁英怎麼說

完稿日:2008/11/13

全文:

 

我,1978年生。我的求學過程中,充滿了搶頭香一般的排名競爭,考試分數與全校排名是每個小孩的唯一標籤,為了抒解激烈競爭所造成的壓力,我整個孩童時期,幾乎被電腦遊戲與電視遊樂器徹底佔據。

 

小學時代玩的是核戰狂人夢、三國志等電腦磁片遊戲。對小學生來說,正面面對遊戲製作團隊安排的重重困境,挫折實在太大,如果能修改遊戲數值,讓核彈數目無限、士兵與金錢用不完,破關進程當然會順利一點。所以我很快地學會了使用Game Buster,即時修改遊戲數值,也用PCTools配合十六進位計算去精準調整儲存檔。逐漸的,電玩遊戲對我的意義便是修改,能夠修改的遊戲就是好玩,不能修改的遊戲便打入冷宮。我現在還記得怎麼修改遊戲中的金錢,卻忘了那遊戲在玩些什麼、有怎樣的故事。

 

二十年後,經歷了職場歷練與專業發展,為了抒解工作壓力,買了兩台掌上型遊樂器NDSL專玩瑪莉歐賽車,至今每晚都會連線對戰個十來場,或賽道獨走挑戰自我記錄。朋友看我玩得迷,借我金手指(修改遊戲專用的硬體)來修改:道具維持全滿、對戰永不落敗、賽道記錄刷新超容易。玩了兩天,我卻將金手指還他了,因為我發現:對戰真正好玩之處,在於瞭解自己車子的優缺點,於每一次的對戰中,因應不同賽道與對手做策略上的選擇;賽道獨走真正的樂趣,是看著自己以前的軌跡,設法在每一個彎道更逼近彎心、在每一次通過障礙時維持更快的速度。面對有限資源所做的思考與適應,以及在既定規則中的自我突破,才是遊戲過程中最有趣的。金手指的修改能夠換來良好名次與亮麗成績,但卻帶不來快樂。電玩遊戲陪伴我二十年,靜靜的告訴我:「人生很多成就不過是數字而已,而過程才能帶給你快樂。」

 

最近幾年,我所屬的電腦斷層團隊由於在技術與應用上的突破,逐漸獲得許多國際獎項,但當獎狀一一掛起時,我們想到的不是頒獎那一刻的掌聲,而是三年前突破自我的過程。所記得的可能是一次下班後的技術討論,也可能是夜闌人靜時在工作站前的靈光一閃,卻不是日後將逐漸風化的獎狀與稍縱即逝的掌聲。

 

作科學的人,往往會迷失於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為了這個係數,有人改變自己的學術興趣去研究目前熱門的領域,有人努力與編輯群打好關係以增加文章接受率,有人花大錢直接買下高品質文章的第一作者。在追求影響係數的同時,忘記了自己熱愛科學的初衷。

 

在生涯中,我們也將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有人喜歡腳踏實地、自我突破,作「最好的自己」,累積紮實的經驗與思維,在專業與技術上成為達人,也發展出對人生的豁達想法;有人喜歡攀附權貴、趨炎附勢、舌燦蓮花、欺世盜名,如果用關係與口才就能換來金錢、頭銜與權力,何必腳踏實地的維持專業競爭力。不過,就如同電玩遊戲一般,在人生中使用金手指的人,卻往往忘了自己的人生是什麼。

 

原來,遊戲真正有趣的是過程,卻不是結果。遊戲如是,人生亦如是。




本篇發表於 非凡專欄 並標籤為 五六年級菁英怎麼說, 非凡新聞周刊。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