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cost up 還是 value up?

 

作者:蔡依橙

原出處:Facebook

 

 

FBcomment

 

 

  1. 這場募款餐會,如果不辦在飯店,辦路邊流水席,沒冷氣吹、吃便宜的外燴羹,請問會有多少人到現場?會有多少人買畫?會有多少人支持?
  2. 成本100萬,募得500萬,跟成本10萬元,募得20萬,那個是比較好的「募款餐會」?那個又「比較公益」、「比較有理想」?或者更直接一點:清貧到窮酸,就是比較公益、就是更有理想嗎?同樣辦一場活動,所有工作人員與參與者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也就是「生命成本」,需不需要計算進去?
  3. 為什麼台灣社會那麼在意別人花掉的「成本」,而非造成的「效益」;我們竟然會把募款效率超高的餐會,類比為把苗栗弄到快破產的劉政鴻。有趣的是,劉政鴻在媒體上的形象卻是非常節儉的吊嘎男!是因為我們其實只喜歡看別人「窮」,別人「補泳褲」的「形象」,但卻不斷迎來「花錢花到薪水發不出的縣府」跟「大水庫」嗎?

 

要做事情,要辦好事情,就是需要錢。看看台灣醫療的窘況就知道,滿嘴仁義道德,剝削別人的熱情,不可取也不永續。

 

衡量的唯一標準,應該是「長期效益」與所增進的「價值」,而非現下那高額的收據。

 

當整個台灣都在批評別人 cost down 沒未來的時候,看到真正 value up 的東西,我們真有那個眼光看出來嗎?我們有辦法分辨鋪張浪費的 cost up 與真正的value up 嗎?

 

我希望我自己可以。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cost down, cost up, value up, 募款, 成本, 效率, 時代力量, 時間。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