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關於蔡依橙
彙整
近期文章
- VEX IQ 世界賽 Division Champion + Think Award
- First Lego League (FLL) Challenge 世界第二,邀請賽世界第一。
- 審查時不考慮科學重要性的 OA 期刊,可以嗎?
- 關於大型數學競賽,如何不因比賽而破壞親子間的關係?
- JCM 的自引率很高?MDPI 集團的自引率很高?
- MDPI 審稿太快,所以品質不好?
- 資源有限,才藝那麼多種,該怎麼選擇?要「補」什麼?
- MDPI 會被盯上,就是因為他們收 review 類文章,衝高 impact factor?
- 關於孩子的數學能力評估,我是這樣看的。
- 立委提議修法,禁止私中辦理國中入學考。(我給朋友的建議整理)
2016 / 4 / 18
打破同溫層是第一考量嗎?Facebook 七年觀察。
作者:蔡依橙
2009 年開始,因為 Facebook 讓大家的 connection 更容易,那時候,大家很興奮的認識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權限全開,廣泛交流。
但這兩年,從萬人送仲丘、318 開始沸騰,到大選時大家已經累了,選後竟然還是持續過激,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再跟各種意見對立且情緒討論的人交流,而是在自己的社群、自己的社團、追蹤自己喜歡的主題,沈澱下來。
兩年前,「打破同溫層」「避免訊息泡泡」都是很夯的議題,潮、文青。但說老實話,人生不只是這樣的,以專業上的累積與深化來說,沈浸式的學習,其實就是進入知識與專業的同溫層,並讓自己 24 小時的深化在裡頭。
與其在過熱的各種議題中迷失,為了一種博觀與平衡的假象讓自己燒盡,不如適當調整自己「同溫層」與「世界」的比例。
你喜歡一個整天意見不同,深度無法形成、行動遲緩無力的團體嗎?你會跟價值觀南轅北轍且整天吵吵鬧鬧的人形成夫妻、朋友、伴侶嗎?
不會,因為人生要前進。在「不用討好任何人」的前提下,才能前進。
互聯網思維,除了「連接」,還有「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