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思惟國際 策略長 蔡依橙
(碎碎念:因為種種原因,雖然書評與筆記一大堆了,但這是我第一次寫推薦序。也因為出版社有「我也能理解」的立場,所以書中的推薦序有小部分調整,網路書城所放上的,也只是部分節錄。這邊放上我原本所寫的內容,原汁原味,只在這邊有喔 XD 蘭亭集序有那麼多版本,所以我覺得多版本並陳沒什麼不好 XD)
為什麼專業成績差別這麼大?
為什麼同樣出社會四年,有人的專業成績耀眼,有人卻好像才剛從學校畢業?為什麼同時決心發展學術,有人發了 10 篇學術論文,有人卻連開胡都還沒?
本書的主題:深度工作(deep work),就是這差異的其中一項重要解答。
「深度工作」,說穿了,就是「專心」而已,本書用各種分析與建議,協助你有效地創造並維護長時間的專心。
尤其當你所要發展的專業,是像學術研究這樣,需要大量的知識匯聚,需要從大量的訊息中找出模式或規律,需要加上一部分的創意,去找出一些沒人想過的切入點。你所建構的成品,需要考慮各式各樣的批評,並迎接審閱者刁鑽的挑戰。為了完成這些,讓自己在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隱居起來思考與寫作,會比在吵雜辦公室,隨時接電話、隨時可能被打擾、隨時分心看一下電子郵件,成功的機率更高。
以上這段,說明了本書涵蓋的幾個部分:
- 深度工作可以協助你達成什麼?哪些職業內容需要深度工作?
- 深度工作為什麼好?其心理學基礎?
- 深度工作可以怎麼達成?包括時間、空間、環境、生活習慣的規劃。
- 深度工作的敵人,可能有哪些?如何對付?
學習「深度工作」的方法
進社會後,能在職涯初期學會深度工作的人,的確是有,但不多。這些人自行學會深度工作,通常有兩個途徑:剛好有願意帶你且給你個人化建議的高手前輩、自己本身就擁有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
一個高手前輩願意帶你,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我們都很清楚,在職場遇到高手,機會就很少了,這樣的人剛好是你的主管,剛好跟你有類似的人生軌跡,剛好跟你做同樣的領域,剛好有時間能帶你,剛好也願意帶你,剛好又有優良的教學能力能讓你懂。這機會實在太小。
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指的是這種人往往能跳開現狀,思考以下問題:我為什麼進度緩慢?我的時間浪費在哪?我的注意力為什麼無法集中?我離目標還有多遠,該如何規劃我的生活、我的環境,讓這個目標能有效實現?這種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也不是很常見。
也因此,如果你有閱讀能力,也願意讀書,這本《深度工作》,就能提供你不錯的媒介,逐步的去思考並拆解自己的生活,設定清楚目標、逐步修改環境、讓自己更為高效的工作,達成想要的人生。
不只是生涯早期的學術發展如此,後來我創建自己的團隊時,也是這樣的。
我們有高速網路,但沒有附掛電話,鼓勵所有人使用「非同步」溝通媒體(會打擾人的就是同步,如電話,你可以擺著晚點再看的就是非同步,如專案管理系統),保有每個人連續專心工作的權力。為了保有交流,中午都是一起吃飯,聊聊最近的時事並交流看法。定期有行政會議,但一週最多一小時,且必須事前準備議程,讓所有人能先預習並進入狀況。
讀到此書,深深感受到「英雄所見略同」,只不過,讀書要讀核心而非表象,畢竟作者是在美國,他做的是學術研究。你在台灣,做的行業很可能也跟他不同。
應用在台灣時的思考
舉個例來說,本書作者建議你完全禁止使用社群媒體,尤其 Facebook 那可怕的通知聲與紅點,以超高成癮性,一次又一次把人拉向淺薄世界。
但不幸的,在台灣,我們的工作時數比起美國人長上許多,互動機會與攀談技巧也少,加上又是集體性甚強的亞洲文化,這些差異,使得 Facebook 已經變成台灣社會主要的訊息來源與弱連結平台。這在萬人送仲丘以及太陽花學運兩次,都清楚地展現了這個趨勢,並在每次全台沸騰的事件中,再次加強。
也因此,拒絕使用 Facebook,在台灣的你所可能損失的,或許比一個美國的教授要多上許多。
不如,以本書深度工作的原則去「管理」自己 Facebook 的使用,讓自己積極追蹤優質訊息來源,有效率地經營弱連結,在每次發言前多思考,讓文字多些深度,在每次與人聯繫前多站在對方的立場想,讓每次溝通的效益最大化。關掉即時通知的聲音與震動,保留專注工作的時間區塊。用這樣主動的態度去使用 Facebook,或許更適合台灣現況,也更適合你自己的職涯發展。
最好的例子,就是這篇文章。這是本書的執行企劃,藉由 Facebook 看到我的閱讀筆記專頁,並連到我的部落格,仔細爬文後,瞭解我喜歡看哪類的書,再寫了個人化的信件,促成了這樣的推薦合作。
也就是說,本書的思考與推導都很值得學習,而你也需要從這樣的內容中,去歸納出一個適合在「台灣」的「你」的作法。
深度工作,協助你成為時間與注意力的主人,進一步,讓你成為人生的主人。
相關連結
《深度工作》:在專業生涯開始前最好知道的事
作者:新思惟國際 策略長 蔡依橙
(碎碎念:因為種種原因,雖然書評與筆記一大堆了,但這是我第一次寫推薦序。也因為出版社有「我也能理解」的立場,所以書中的推薦序有小部分調整,網路書城所放上的,也只是部分節錄。這邊放上我原本所寫的內容,原汁原味,只在這邊有喔 XD 蘭亭集序有那麼多版本,所以我覺得多版本並陳沒什麼不好 XD)
為什麼專業成績差別這麼大?
為什麼同樣出社會四年,有人的專業成績耀眼,有人卻好像才剛從學校畢業?為什麼同時決心發展學術,有人發了 10 篇學術論文,有人卻連開胡都還沒?
本書的主題:深度工作(deep work),就是這差異的其中一項重要解答。
「深度工作」,說穿了,就是「專心」而已,本書用各種分析與建議,協助你有效地創造並維護長時間的專心。
尤其當你所要發展的專業,是像學術研究這樣,需要大量的知識匯聚,需要從大量的訊息中找出模式或規律,需要加上一部分的創意,去找出一些沒人想過的切入點。你所建構的成品,需要考慮各式各樣的批評,並迎接審閱者刁鑽的挑戰。為了完成這些,讓自己在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隱居起來思考與寫作,會比在吵雜辦公室,隨時接電話、隨時可能被打擾、隨時分心看一下電子郵件,成功的機率更高。
以上這段,說明了本書涵蓋的幾個部分:
學習「深度工作」的方法
進社會後,能在職涯初期學會深度工作的人,的確是有,但不多。這些人自行學會深度工作,通常有兩個途徑:剛好有願意帶你且給你個人化建議的高手前輩、自己本身就擁有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
一個高手前輩願意帶你,當然是求之不得。但我們都很清楚,在職場遇到高手,機會就很少了,這樣的人剛好是你的主管,剛好跟你有類似的人生軌跡,剛好跟你做同樣的領域,剛好有時間能帶你,剛好也願意帶你,剛好又有優良的教學能力能讓你懂。這機會實在太小。
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指的是這種人往往能跳開現狀,思考以下問題:我為什麼進度緩慢?我的時間浪費在哪?我的注意力為什麼無法集中?我離目標還有多遠,該如何規劃我的生活、我的環境,讓這個目標能有效實現?這種強大的後設認知能力,也不是很常見。
也因此,如果你有閱讀能力,也願意讀書,這本《深度工作》,就能提供你不錯的媒介,逐步的去思考並拆解自己的生活,設定清楚目標、逐步修改環境、讓自己更為高效的工作,達成想要的人生。
不只是生涯早期的學術發展如此,後來我創建自己的團隊時,也是這樣的。
我們有高速網路,但沒有附掛電話,鼓勵所有人使用「非同步」溝通媒體(會打擾人的就是同步,如電話,你可以擺著晚點再看的就是非同步,如專案管理系統),保有每個人連續專心工作的權力。為了保有交流,中午都是一起吃飯,聊聊最近的時事並交流看法。定期有行政會議,但一週最多一小時,且必須事前準備議程,讓所有人能先預習並進入狀況。
讀到此書,深深感受到「英雄所見略同」,只不過,讀書要讀核心而非表象,畢竟作者是在美國,他做的是學術研究。你在台灣,做的行業很可能也跟他不同。
應用在台灣時的思考
舉個例來說,本書作者建議你完全禁止使用社群媒體,尤其 Facebook 那可怕的通知聲與紅點,以超高成癮性,一次又一次把人拉向淺薄世界。
但不幸的,在台灣,我們的工作時數比起美國人長上許多,互動機會與攀談技巧也少,加上又是集體性甚強的亞洲文化,這些差異,使得 Facebook 已經變成台灣社會主要的訊息來源與弱連結平台。這在萬人送仲丘以及太陽花學運兩次,都清楚地展現了這個趨勢,並在每次全台沸騰的事件中,再次加強。
也因此,拒絕使用 Facebook,在台灣的你所可能損失的,或許比一個美國的教授要多上許多。
不如,以本書深度工作的原則去「管理」自己 Facebook 的使用,讓自己積極追蹤優質訊息來源,有效率地經營弱連結,在每次發言前多思考,讓文字多些深度,在每次與人聯繫前多站在對方的立場想,讓每次溝通的效益最大化。關掉即時通知的聲音與震動,保留專注工作的時間區塊。用這樣主動的態度去使用 Facebook,或許更適合台灣現況,也更適合你自己的職涯發展。
最好的例子,就是這篇文章。這是本書的執行企劃,藉由 Facebook 看到我的閱讀筆記專頁,並連到我的部落格,仔細爬文後,瞭解我喜歡看哪類的書,再寫了個人化的信件,促成了這樣的推薦合作。
也就是說,本書的思考與推導都很值得學習,而你也需要從這樣的內容中,去歸納出一個適合在「台灣」的「你」的作法。
深度工作,協助你成為時間與注意力的主人,進一步,讓你成為人生的主人。
相關連結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