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看國際新聞】一人一腳活了四十年,分離連體嬰哥哥忠仁去世。

 

作者:蔡依橙

 

 

 

 

今天帶大家回顧一則40年前的國際新聞,以及後續發展。並一起思考媒體和輿論,在這個事件的角色。

 

關鍵評論網新聞

http://bit.ly/2SjbYI7

 

「1976年出生的張忠仁、張忠義兄弟,可說是在鎂光燈下長大。兩兄弟出生時胸部以下相連,兩人共用1個骨盆、3隻腳、2付脊髓骨,沒有肛門,並有先天的巨結腸症。」

 

「台大醫師陳楷模曾表示:其實當時院方是決定要放棄忠仁忠義的,畢竟存活機率不高,而且將來也不見得會過得很好,不過因為《聯合報》把這件新聞炒大了,造成當時台大不做也不行。」

 

「1979年9月10日,台大醫院動員36人醫護團隊,進行12小時馬拉松手術,當時超過200人登記捐血,中視全程轉播,最終完成分割創舉,一人一腳活了下來。」

 

「醫療團隊曾評估,忠仁、忠義可以活著走出手術房,就算成功了,忠仁保留右腳、忠義保留左腳,但部分器官不全,估計能活到20歲已經很厲害,結果超過了40歲,遠超出預期。不過,成長過程中,2人幾乎是每年都必須開刀,長年帶著尿袋,每月要換一次尿管。」

 

「父母為了躲避2人的「名氣」帶來的閒言閒語而搬家,兩兄弟至今不知道父母住哪。兄弟把彼此當作是唯一的家人。」

 

「忠仁昨日下午約5時50分左右被發現倒在輪椅上抽搐,送往台大醫院急救,仍因腦幹出血於今天凌晨去世。」

 

我們小時候,忠仁忠義的故事,是被報導成台灣的傑出醫療成就,以及勇敢的生命鬥士。但隨著鎂光燈離開之後,真實的人生,卻是他們自己要去面對的。

 

在歐美等較為先進的國家,或因對生命的觀點不同,或因宗教信仰,對於具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選擇養大的較多。但在亞洲,歧視還是常見,不管是父母或孩子,都很辛苦。

 

在醫療的角度,通常我們會慎重考慮家長的意願,並與之討論未來在照顧上所需耗費的心神,盡量協助真正要面對這一切的人們,做出適合他們的決定。

 

這次的思考練習是:

 

  1. 四十年前仍為戒嚴時代,報禁還沒解除前,特許媒體們這樣的報導,你認為適當嗎?中華民國社會所需要的自豪與驕傲感,其代價,最終由誰承擔了?

 

  1. 如果你是忠仁忠義的爸爸媽媽,回到那個40年前,你會怎麼做決定?分離手術成功後,你也會做一樣的選擇嗎?你覺得,那個年代,你擁有足夠的科學知識、夠強的獨立思考,能做出對的決定嗎?

 

 

☞ LINE@【陪你看國際新聞】

ID: @inews

 

 

加入好友

 

 

本篇發表於 生活雜文,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中視, 分割, 去世, 張忠仁, 忠仁, 忠義, 聯合報, 臺大, 連體嬰。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