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捕手》:有志於科學之路者,該如何閱讀這本書?

 

讀者:蔡依橙

 

 

 

 

內容概要

 

這本書是陳明堂博士的故事,從他小時候講起,窮苦人家出身,考進成大物理系,接著出國繼續念物理博士,因為研究主題是接近絕對零度的超流體,必須幫實驗室先修好超低溫冷凍機,因此獲得修復與建造精密儀器的專長。

 

之後因緣際會轉入天文領域,從頭開始,由於有實際打造精密儀器的長才,參與了世界上許多重要望遠鏡的建造和營運,最終完成了「被認為不可能」的格陵蘭望遠鏡計畫。

 

 

 

 

些許的角度差

 

嚴格來說,以一般讀者的角度,讀完後會覺得,書本標題與實際內容之間,有「些許的角度差」。

 

因為封面與標題,都是以「第一張黑洞照片」做為訴求,雖然陳博士的故事中,有「部分」與這張照片有關,但書中最大篇幅介紹的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卻與這張照片沒有直接關係。

 

也就是說,本書內容不是介紹「這張黑洞照片」的故事,而是「這張黑洞照片的貢獻者中,臺灣團隊裡的陳明堂博士,他的科學發展故事」加上「最前面問答與最後面附錄的黑洞科普」。這就是那「些許的角度差」。

 

不過,公允地說,陳博士與天下文化,選擇在一開頭的序言中就揭露此事,善盡告知義務。如果以一本「需要面對市場的科普書」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題目與封面的確吸引人,書的內容從一開始到結尾,讀起來都覺得很值得。

 

 

誰適合讀?

 

我很推薦有志於科學的大學生或高中生,以及已經在科學領域裡打拼的朋友們讀這本書。尤其如果你是喜歡「做」,但不喜歡「寫論文」的個性,這本書很值得讀。

 

或者像在醫學領域中,你是很喜歡作臨床服務,開好每一台刀、治好每一個病人的實作者,但卻對於作研究寫論文興趣實在不大的朋友,陳明堂博士的故事,能讓你更為理解自己在系統內的角色,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

 

 

科學 vs 國際政治

 

由於最近的美中貿易戰、臺灣總統大選,以及世界病毒疫情,越來越多臺灣人認識到國際政治與自己的關係。在本書中,你也能從陳博士的故事,看到國際政治的剪影。

 

像是有不少臺裔人在美國的科學機構位居要津,且持續促進台美科學合作。藉由各種合縱連橫,臺灣往往經由日本或美國,參與世界重要計畫。而本書最重要的核心:格陵蘭望遠鏡,竟然能蓋在美軍基地圖勒,這些都說明了從底層到表層,臺灣與美國的深厚連結。

 

 

 

 

這些連結,如果追溯其源頭,都會回到「二戰」這個關鍵字。從美蔣聯盟、美國接管日本、蔣家敗逃來到臺灣、冷戰開始、美國在經濟科學軍事的多方面援台、美麗島事件與江南案、臺灣意識崛起、與中華民國之間的千絲萬縷等。

 

科學本身當然是純粹且美麗的,但科學做為一份工作、科學作為資源的整合與突破時,就一定會有政治的角度。更進一步,從科學史的角度看,「科學」與「帝國」一直密不可分

 

在陳博士的故事中,你可以看到一位學者對科學的熱愛,也能隱約看見支持這些熱情,其背後的國際體系。

 

對於一個有志於科學發展的年輕人來說,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麼發展,但在認清國際現況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土壤、機構、國家,會增加自己日後「做出點什麼」的機率。

 

 

對技術型人才的啟發

 

書中前半關於陳博士的早期經歷,很值得參考。他讀到物理博士,做的研究是「超流體」,但也擔心這是冷門領域,自己出路有限。當時的老師告訴他,雖然領域可能冷門,但研究態度跟方法是一致的。陳博士也就放下心來,專心繼續讀。

 

事後看,之後轉職天文,並讓他發光發熱的,除了老師所說的「研究態度與方法」之外,他為了「超流體」研究,幫學校修好了停擺的「超低溫冷凍機」可能更為重要。因為要修復一台機器,必須理解其工作原理,認識修復後的目標,然後回頭一個一個零件除錯,並尋找適當零件置換。有些零件沒有現成的料,還得想辦法找到替代品,甚至自己重新打造。

 

這種「實際手作」的現場功力,是轉職天文後能生存,並成功打造格陵蘭望遠鏡的核心能力。

 

 

關於轉職,以及面試。

 

不過,當初從物理轉天文時,尤其天文領域的知識較為缺乏,導致口試時表現不佳,中研院起聘只肯給研究助理,是賀曾樸教授想盡辦法極力留才,才讓陳博士順利進入天文界。這段從 48 頁開始的故事,非常精彩,值得閱讀並深思。

 

到底我們在口試評估的,是應該基於我們自己累積多年的知識去考,還是基於應試者的背景去考,這是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例如,同樣是考高中畢業生,進醫學系的口試,這兩題的出題方向就截然不同。

 

  • 你是加護病房的醫師,有一位八仙塵爆的傷患,此時有一位腦出血的 80 歲病人,加護病房的床數不夠,必須移出該位燒燙傷病患,要怎麼去說服他,把燒燙傷病患移出?
  • 你有一群網友,常常凌晨一點一起打怪,你的爸爸於是規定斷網時間,你怎麼想?會如何跟網友說?

 

前者是基於考官自己累積多年的知識去考,一個高中生,連「腦出血」的成因、預後、意義都不清楚,不熟悉「燒燙傷」的處置的資源需求,也不知道「加護病房」意味的是怎樣的意義,實際上更沒有跟心急如焚的家屬溝通過,這題要答得好,可能需要家長本身是醫療體系的成員,而且從小到大都在跟他分享醫院的各種資源分配難題,才有可能。

 

後者則是以高中生實際可能的生活經驗,去觀察他對事情思考的完整程度,除非這孩子從來沒玩過線上遊戲,也沒有同學玩過,否則這類議題的思考,以及所需要的背景知識,高中生多數是有的。

 

在物理轉天文的過程中,陳博士就是遇到前一種的面試,而沒辦法表現得很好。即使之後的故事證明,其實他很適合天文界,也能為世界作出貢獻,但當初用天文知識去考一個物理出身的人,就是不會得到很好的結果。換領域求職,實力很容易被低估,得到較差的給付。

 

做為個人,我們沒辦法改變考官跟面試文化,能做的,就是永遠準備好自己。

 

如果要換領域,或者高中生要考大學專業科系,一定要站在考官的角度思考並準備,相關的背景知識要有。如果真的來不及,當你開始暴露自己背景知識的缺乏時,你提出的辯護觀點是什麼?你能提出什麼經歷來證明自己,能在短時間進入一個新領域?

 

 

科學內的政治:動手者 vs 整合者

 

科學的世界,其實就是人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在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喜歡動手做的「動手者」,因為時間都花在實作,沒有論文,就沒辦法是最出風頭的那個。在陳博士的描述中,我們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多位天文界的「整合者」,整合者並不自己作,但懂得如何保障資源、整合資源,對各種資源做出評等,正確分配,並懂得整合發表。

 

這跟醫學界其實很像,我們身邊都有不少很會開刀很會治療患者的第一線醫師,但國際知名的,多是管理者跟發表者。因為人的時間、精力、心神都有限,能像超人一樣兼顧教學、研究與醫療的,永遠都是極少數。

 

如果你是「動手者」,你可以像本書作者一樣,專心作、快樂作,自己知道所做的事情意義在哪,克服別人不理解的難關,人生非常充實。而作者的實力也經常被整合者們看見,協助他獲得想要的工作職位、工作地點、工作條件。

 

或者,你也可以從「動手者」開始起家,畢竟這是組織最需要的角色,一邊發展,一邊開發自己的整合才能,逐漸轉為「整合者」。但這樣的轉換並不容易,除了可能失敗之外,更可能「雖然你想轉換但其實沒有那麼多缺」,導致自己不上不下。

 

「動手者」跟「整合者」的快樂是不一樣的:「動手者」有那些冰天雪地的回憶,有看到整台望遠鏡成功動起來的感動,從書中的大量照片就知道,這些回憶是很直接且強烈的。整合者則是知道,這些成就是我花好大心思整合起來才有的,如果整合者出一本書,因為他們不常在第一線,沒辦法像陳明堂博士有這麼多現場回憶,但卻會有更多鳥瞰式的幕後分享。

 

相對的,「動手者」陳明堂博士這本書,閱讀時可能讓讀者覺得有點跳躍,他一直在第一線組裝、營運、處理困難,但忽然有一天,黑洞的照片就出來了,後端的整合、計算跟發佈,對他來說是比較疏離的。讀者如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雖然黑洞照片出來,他也很開心,不過,真正濃烈的情感,都在那些困難的「現場」。

 

 

對小孩教養的啟示

 

如果跟許多教養領域的社會學研究一起看的話,到底小孩該是個「動手者」還是「整合者」,這跟我們自己的社會經濟階層有關。

 

中產階級以及以下,還是從「動手者」開始訓練比較實際,在大環境震盪時,比較能存活,如果發展一陣子後,狀況允許,天分也有,自己有意願,也可跳「整合者」。

 

轉作「整合者」的人,需要有獨特的性格,像是陳博士常提到的賀曾樸教授,他就是個很清楚知道目標在哪?知道找誰來作?也知道誰值得花三個晚上的時間去拜託的「整合者」。

 

如果你是上層階級,孩子從小過得比較優渥,未來也有幾億的家產,讓孩子不用擔心失業或破產,直接往「整合者」培養是可行的,稍微學點技術後,出社會幾年累積點現場經驗,懂得如何與動手者們溝通,並創造出更大價值,是不錯的。

 

 

這就是人生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書本標題與實際內容之間,有「些許的角度差」的問題。

 

事實上,這就是人生,而且才是真實的人生。

 

我們只能持續的努力,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怎麼轉彎,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未來會以什麼形式開花結果。別人琅琅上口的,不見得是自己最喜歡且最難忘的。

 

但這還是自己的人生,也是我們喜歡的人生。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中研院, 天下文化, 格陵蘭望遠鏡, 陳明堂, 黑洞捕手。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