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兒子聊到,以前的電腦是怎麼回事。關於軟碟、光碟、作業系統……

 

 

 

 

昨天兒子補習後,跟他單獨晚餐,聊到電腦的進步,我跟他分享了幾個事實。

 

你知道 SAVE 那個按鈕嗎?是不是圖右邊這樣?

 

很多小朋友第一次看到,會說:為什麼要把那個圖案 3D 列印出來?

 

不是的,那是真實存在過的東西,叫做軟碟,是光碟之前的主力儲存。

 

由左到右,是 8 吋、5.25 吋、3.5 吋。爸爸只有用過右邊兩個。左邊那個 8 吋的最近還有人用,就是美國的核子武器庫,直到最近才把他汰換掉。

 

為什麼?

 

因為能用就不要亂換啊,那畢竟是核子武器,換的過程,萬一不穩定,或者多包商多了被駭的可能,那還得了。

 

尤其 8 吋軟碟有個很強的好處,就是機器也沒接網路,無法被網路駭入,然後就算你實體滲透,你事前要打造病毒都很困難,這種東西儲存空間超小、不容易買到,買到了也不容易讀取。

 

之後是光碟。兒子問我為什麼有人要用光碟,很麻煩,還要去找光碟機。

 

我說,早年我們沒有網路,或者只有撥接網路的時候,光碟可以一次存 650 MB 左右的東西,很好用。

 

「650 MB 很少耶,隨便一個隨身碟都是他的 10 倍以上不是嗎?」

 

「呃,是的,我們就是從那樣的年代活過來的。」

 

我開始用 5.25 軟碟的時候,他的容量是 360 k。還更少。

 

小學時代,每個宅男都有一個磁碟紙盒,裡面有作業系統跟常用軟體。

 

大學時代,每個宅男都有一個光碟包。裡面是各種作業系統、常用軟體、分割磁碟、磁碟映像工具。

 

說到作業系統,兒子這輩子還沒看過沒有作業系統的電腦。

 

我們當年是自己去組電腦,然後組起來後,你可以自己裝不同的作業系統。我自己親手灌過的就有 Win 95, Win 98, Win 2000, Win XP, Ubuntu。而且這些我都灌過很多次。甚至當年連 Mac OS 也可以灌,傳說中的黑蘋果。

 

之所以要會自己灌,是因為當年的電腦真的不算穩定,有時就會整個崩潰、卡住、怪怪的,要有能力自己備份自己重灌,才能解決問題。

 

但那個狂野的時代過去了,現在電腦商跟作業系統都是綁定,大家不喜歡把時間花在搞硬體跟調整自己喜歡的作業系統上了,買來就能用比較好,買筆電更省事。

 

忽然發現,我們跟下一代,世界差異好大。

 

要努力跟上的真的是我們,不然之後只能講古了 😆

 

圖片來源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oppy_disk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並標籤為 3.5, 5.25, 8, 95, 98, Windows, XP, 作業系統, 核子武器, 筆電, 美國, 軟碟, 重灌, 電腦。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