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蔡依橙
看來有趣的內容,寫來輕輕鬆鬆嗎?
這本時報重新再版的經典暢銷書,是美國最爆笑科普作家瑪莉‧羅曲(Mary Roach)的作品,他的暢銷書寫作公式很有趣,找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持續的研讀學術論文,並積極造訪相關機構與重要關鍵人士,兼顧歷史縱深與科學準確性,然後用他獨特的文筆寫出來。
這個獨特文筆,目的就是讓從來沒有過相關經驗的人,例如親眼看過並聞過屍體腐爛的樣子與味道,即使沒有身歷其境,光看他的文字、比喻、對話、腦內小劇場,都能感同身受。
能夠放任自己對各種事情的好奇,並把探索過程寫成暢銷書,大賣之後繼續資助自己對世界的另一個好奇主題,讓熱情與工作能夠完美結合,真的是很棒的人生。只是,這樣的人生,也需要高度的自律,尤其那些看似神來一筆的譬喻,可能都經歷過多次的改寫與掙扎。
- 這個味道讀者沒在現場聞,他們大概不能理解,我需要把這裡說清楚。
- 只是單純的描述,這樣不行,讀者覺得不好看,就不有趣了。
- 當天還有一位專家,不如從跟他之間的對話想想,有什麼能讓讀者秒懂的?
- 就用這個雞湯梗好了,對話要怎麼描寫才會有趣呢?
- 這樣寫起來太冗長了,節奏不夠明快。不如砍掉這幾句。
- 嗯,這樣節奏快多了,比喻也更有機智感,就這樣吧!好累,光這一段就來回看了六次才搞定。
持續有在寫作,並對自己產出有高標準要求的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磨練。整本讀來都能兼顧精準科學、行文幽默、閱讀愉快,那是無數努力才能做到的。
一個醫師的閱讀角度
瑪莉‧羅曲的醫學科普書,例如本書與前一本《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對一般人來說,有獵奇與窺視的刺激,並藉此認識許多醫學知識,在這方面,我認為是非常成功的。
但作為一個臨床醫師,說老實話,為了避免情緒過載,也為了能在醫學崗位上持續奉獻,大概在實習階段就會形成自己的生命觀,對於生死與相關的情緒,看得相當淡泊。(否則你很快就會情緒耗竭而崩潰)
所以,像是書中提到火葬、有機葬、溶解葬等道德爭議,說實在的,我在閱讀時會出現本能性的疲倦,那是「其實科學上該怎麼做很清楚,但那些複雜的宗教、禮俗、觀念衝突,你們就慢慢去討論吧,我知道那在真實生活中有多磨人」的防衛機制。
即使是感官類的刺激,像是作者曾實地探訪,聞到屍體自然分解的惡臭,對於經常在醫院裡與膿胸、膽囊炎、壞疽加生蛆、綠膿桿菌感染……等搏鬥的我們來說,應該也還好。
去除了這些獵奇與窺視,這本書一樣讓我感到尊敬,從她選擇的主題、所做的訪問與研究、對醫學知識的掌握、對讀者閱讀情緒的掌握,都屬上乘。
尤其最後一章,從「我自己的遺體,打算怎麼處理呢?」開始切入,最後透露出的人道價值觀,是即使我們這種看過太多生老病死的人,都感到溫暖準確的。
沒有宗教信仰的我,怎麼看待死亡、屍體、靈魂、意識?
經過醫學訓練與閱讀的我認為,人類就是一種比較厲害的動物,因為大腦某些區域的發達,我們完成了其他所有物種都做不到的事。
意識,是在神經突觸網路的品質與數量增加時,逐漸出現的特殊感受。我們覺得很神奇,是因為智人真的蠻特別的,而且我們把其他的人種(如:尼安德塔人)與各種大型哺乳類都給種族滅絕了,所以我們成為地球上孤獨的存在。
靈魂,是意識的另一種美麗修辭,本質上,是大腦神經網路放電並彼此溝通的結果,身體功能毀壞了,大腦神經網路不能正常工作了,就沒有靈魂,也沒有意識,稱為死亡。剩下的這堆組織,就是屍體。
對於這樣基於科學的生命觀,我一直感到頗為足夠。
直到前幾年,接連參加幾場葬禮後,有佛教的、道教的、基督教的,我忽然感覺,死亡都由宗教在詮釋,那我這種沒宗教的怎麼辦?
於是我私下請教一位葬儀社老闆,問他:「我看做葬禮都有宗教儀式,可是如果我不信佛教、道教、基督教,那我自己的葬禮該怎麼辦?」
「所以你信伊斯蘭教嗎?」
「不是,我就是沒有宗教。」
「那你可以辦簡單一點的,就放著給親友來拜,簡單燒點紙錢,火化燒個香就好。」
「但是我不相信那個時候的我,會收到紙錢,也不覺得靠著香,我就能聽到大家說話。燒了紙錢、燒了香,這樣也是選擇了道教(民俗信仰)了吧。」
「就算你自己不選,負責辦你葬禮的人會選的。」
好吧。那我就表達自己沒有特定偏好,從簡即可。至於要用怎樣的儀式,就讓負責辦的人去煩惱,反正我也沒感覺了。
很巧地,這竟與本書最後一章,不謀而合。
相關連結
- 《不過是具屍體:解剖、撞擊、挨子彈,暢銷書作家帶你解開屍體千奇百怪的用途》
- 由此連結購買,你沒損失,4% 購書介紹費捐贈公益計畫。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測試留言
測試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