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板主 / 素養教育工作坊 講師)
值得推薦的系列套書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們陪著讀過很多套書,對於繪本與童書類的內容,也培養了一些經驗與敏感度。我個人的部落格,流量最高的文章之一,正是一篇課外套書的評比整理。
這兩年,市面上的新系列中,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就是這套小木馬的《超級工程 MIT》。
這套書從第一本講雪山隧道開始,陸續又介紹了斜張橋、台北 101、台灣高鐵等,都是臺灣代表性的重要工程:改變你我生命記憶,並讓這塊土地上的人過得更好,也感到更驕傲的標誌性工程。
而且,只要一讀,就知道這個系列真的很用心做,從引起興趣、提出問題、一一解答的過程,帶出超級工程的各種困難以及解決方式。最後也會把主題稍微拓寬,像是台北 101 這本,就順帶延伸到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樓,以及抗震建築。
以下是一些我認為這套書最特別的地方,整理供各位參考。
知識豐富,家長不用擔心。
知識繪本或知識漫畫,最怕的就是漫畫很多,知識很少,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情節很豐富,但帶到的知識實在有限。其次怕的,就是知識太多,圖像太少,而且彼此的融會並不自然,孩子讀沒兩頁就放棄。
在《超級工程 MIT》裡,這並不是需要擔心的議題,內容知識密度很高,圖像繪製都是在協助孩子更容易理解工程細節,少數畫龍點睛的幽默,也令人會心一笑。可讀性跟知識性都相當好。
說到內容,我認為多數的大人,對於書中採訪整理的知識,都會感到新奇。親子共讀時,因為大人自己都能學到很多,並不會無聊。
例如,講台北 101,提到金色的大阻尼球是一定要的,但看了書我才知道,原來 101 的還有另外一套阻尼器,是協助通訊塔穩定用的,重量也達 6 噸,只是沒有對外開放。
又例如,101 高塔旁的百貨裙樓,其設計是為了緩解影響行人的掀裙風。而 101 本身的竹節式設計,也能讓強風造成的影響被削弱,甚至上下抵銷。
這些知識點都是我們家有趣的親子問答內容。尤其小朋友會特別去找一些細節來考我們,如果大人閱讀時剛好沒注意到,孩子會覺得相當有成就感。
屬於自己土地的工程故事
在我們成長的年代,臺灣仍在進步中,我們只能看著國外的紀錄片、國外翻譯進來的書,讓我們知道國外的偉大工程是怎麼做到的。
我曾看過一部關於明石大橋的紀錄片,印象非常深刻。裡頭提到,當地原本多靠船運,溝通淡路島與神戶,但經過幾次數百人的船難,大量學童溺死後,日本民意強烈要求興建專屬橋樑,提供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明石大橋建造過程中,還遇到阪神大地震,規模 7.3,震央離工地僅四公里,不過事後檢查,橋墩沒有受損,只是位移。修改路線讓橋長增加一公尺,地震三年後,依然順利完工。
我當時就覺得,像這種認識到自己生活環境的問題,努力去思考怎麼解決,一邊解決的過程中,又遇到新的問題,再繼續思考怎麼解決,正是工程的核心精神。
斜張橋之於臺灣,就是類似的概念。
臺灣的平地大多分布於西岸,許多河流提供了灌溉跟滋養,卻也同時造成了縱向交通聯繫的困難。所以從日治時期開始一直到今天,臺灣的現代化建設,都包括西部縱向道路的橋樑建造,包括鐵路、省道、快速道路,或高速公路。
這幾年,在路上開車,越來越常看到這種造型獨特的斜張橋,只覺得特別,一直不知道為什麼。
看了《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才知道,原來斜張橋的特色是:大跨徑、造型獨特、工程難度略高,但造價合理,且維護費用可負擔。很適合現在的臺灣。
至於,建造過程中,那些超大跨徑橋面、超長的強力鋼索,到底是怎麼吊上去的,超高的水泥塔柱又是怎麼灌出來的,這些令一般讀者感到好奇的細節,本書也作了很好的圖解介紹。
讀了這本書,再開車看到斜張橋時,那種感覺很特別,原來身邊的許多改變,背後的工程細節這麼多。也認識到,不只是國外的工程有故事,其實我們身邊的這些斜張橋,也都有各自的故事,而且,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參考各國經驗,解決自己的問題。
日本在打造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很清楚知道,像北海道跟九州這種離本州較遠的大型島,一定要想辦法在交通上連起來,才能拉近心理距離,成為想像的共同體。否則,每次暴風雨或船難時,會讓北海道或九州人覺得,回家的路好遠;也會讓本州人覺得,北海道和九州好像是很遙遠而不相干的地方。
過去,到宜蘭要走九彎十八拐,到花蓮要走蘇花公路,因為過程實在辛苦,交通心理壓力大,創立花蓮門諾醫院的薄柔纜醫生甚至說過:「美國很近,花蓮很遠。」描述徵才不易的困境。
現在隨著雪隧,以及蘇花改通車(《穿越雪山隧道》一書也提到工程難度特高的谷風隧道),漸漸的,宜蘭人與花蓮人,多了又快又安全的回家選擇,更多的交流,也有助於形成臺灣人的共同認同。
但是,雪山隧道開挖的過程並不順利,在施工期間,多次以負面新聞登上媒體,崩塌、地下水大量湧現、昂貴的 TBM 泡在裡頭報廢,甚至還曾被懷疑過,到底有沒有機會成功?會不會成為國際知名的失敗案例。
經過《穿越雪山隧道》一書對整個工程的介紹,我才理解到,在大量負面新聞與輿論壓力下,是那麼多的專家與現場工作者,專心思考、多次嘗試,努力用技術一一去克服,甚至在各國技術專家紛紛打退堂鼓的狀況下,自行思考出適合雪隧地質的技術,作出突破。
而這本書,就是把那背後辛苦的工程故事,畫成每個大人和小孩,都能理解的樣貌。
在自己的土地上,我們有自己的問題,我們願意參考世界各國的經驗,我們在外國專家放棄的時候不放棄自己,我們解決了自己的問題,過著我們想要的生活。
這個概念很重要。
事實上,在教養方面也是。
很多時候我們看著市面上的書,網路上的文章,提到德國式教養、瑞士教養、芬蘭式教養、瑞典式教養,好像都很棒,都比我們臺灣的要好。但實際試著去實踐,你總會覺得怪,這些教養方式,直接套用到臺灣,套用到自己孩子身上,都頗為格格不入。
每個國家有自己獨特的政治經濟狀況,甚至國際處境,會有那樣的教養方法,其實都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種因素的孕育。因此,別人的作法可以參考,但幾乎不會是適用於我們的最佳解答。
我們已經過了那種「自己實力不好也沒有信心,外國的東西只要有就都照單全收」的年代。現在的我們,會讀、會問、會參考,但最終我們知道,要負責解決自家問題的,還是我們自己。而我們也有能力,整合一切既有知識,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對了,國中的女兒很喜歡這本《穿越雪山隧道》,特別寫過一篇部落格。看看國中的孩子能理解到什麼程度,以及分享那些內容吧。
- 《超級工程MIT①:穿越雪山隧道》 / Jin
優秀工程,造就下一個優秀工程。
優秀的工程,解決了一個一個的難題,讓我們的生活面貌開始改變。而下一代人,也將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更新的技術,打造更困難的工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前陣子有個演講,說到台積電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其實是臺灣的很多天時地利人和因素所共同造就的。這篇演講的目的,他本人沒有明說,但一般認為是要勉勵台積電未來的經理人,不要貿然移出臺灣,也希望台灣的民意,能更支持台積電。
演講中提到,其中一個讓台積電能這麼成功的原因,就是臺灣發達的高速公路網,以及平穩且快速的高鐵,造就西岸一日生活圈,讓傑出的工程師,能夠不搬家,只用一個小時的車程,在竹科、中科、南科之間迅速支援,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明確的例子,優秀的交通建設工程,孵化了優秀的半導體工程。說明我們所完成的每個工程,所克服的每個難題,都能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更好的基礎上前進,形成我們之前根本沒想過的優勢,站上世界舞台。
這套書,就是超級工程。
作為這套書的粉絲,我是真的每個字都看,像是書封內頁提到,「製作出這系列書也是超級工程耶!」,我第一次看到時,就非常認同。
每一本的工程主題,都是在解決一個我們自己生活環境與土地上的問題,從分析問題、初擬方案、實際執行、遇到困境,再想辦法突破。
而這一整套書,就是在解決我們「缺乏同時適合大人跟小孩的臺灣工程科普讀物」的問題,作者黃健琪在第一冊穿越雪山隧道的序言中,稍微提到這些辛苦的過程,但我想整個編輯團隊所付出的努力,一定是非常巨大的。
很高興等到了這一天,我們不再只能仰望外國,依賴翻譯。而能仔細看見我們居住且深愛的土地,那些用心做出世界級成績的人們,以及他們的作品。
這是屬於臺灣自己的,教育工程。
相關連結
- 《超級工程MIT雪山隧道+台北101:寫給台灣孩子的寶貴禮物,科普書單必收最強工程雙書》
- 《超級工程MIT 01 穿越雪山隧道》
- 《超級工程MIT 02 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
- 《超級工程MIT 03 觸碰天際的台北101》
- 《超級工程MIT 04 奔馳南北的高速鐵路》
- 由此連結購買,你沒損失,4% 購書介紹費捐贈公益計畫。
專頁筆記
- 出國旅遊,我跟孩子們常學到,國外的經典工程是怎麼作的,像是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大阪城,在現場都有詳細的說明。可是對於我們身邊,臺灣工程師曾經創造的真實奇蹟,卻知道得不多。
- 以臺灣為主題的工程科普童書,女兒也很喜歡,把書裡的幾個重點做了整理。如果你的孩子也讀過了,可以嘗試用這些關鍵題目,讓小朋友練習知識的歸納與講解,會很有幫助。
- 很高興等到了這一天,我們不再只能仰望外國,依賴翻譯。而能仔細的看見我們居住且深愛的土地,那些用心做出世界級成績的人們,以及他們的作品。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