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因為劇組友人,有興趣了解我對這部戲的看法,加上我在網路也注意到,似乎這劇在尋找平台播放時有些不順。我也很好奇,真就一個作品來說,究竟我會不會喜歡。
實際看完第二季的十集後,我覺得很喜歡。
我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也有高度興趣,所以我陪著他又看了一次。因為他對於臺灣現在的政治人物,為什麼立場跟觀點相差那麼多,感到疑惑,為什麼有人是以臺灣為出發點,有人的言論與行為,卻像是中共同路人。這對於沒有經歷過黨國時代、解嚴、民主化早期的孩子來說,並不容易理解。
這部戲正好提供了明確的脈絡釐清。
關鍵的三年:1994-1996
第二季是以 1994 到 1996 年的臺灣作為背景,這個時候的臺灣,有線電視新聞台成為輿論型塑主流,政治還在民主化的路上調整,省長直選了但總統還沒(宋楚瑜對李登輝產生葉爾欽效應的威脅),中國文攻武嚇頻繁,對金門馬祖等離島造成很大的壓力,美國又因為心在中國,總覺得台灣是個麻煩製造者,但我們卻又迫切需要國際空間。
當時的許多事件,都持續影響到今天。想看懂今天的國內政治,這是很好的課前閱讀。尤其,25 年前獲取新聞並不像今天拿起手機就能看這麼容易,你必須固定閱讀報紙,或固定收看電視新聞才有可能,而當年的媒體識讀並沒有今天這麼成熟,如何看懂報導與版面的弦外之音,並不是人人具有的能力,而是部分政治相關從業者的專長。
25 年前的我,剛上台北讀大學,沒有天天固定讀報紙、看新聞台的習慣,隱隱約約感受那種好像世界在劇變的時代氛圍,卻也缺席了報紙與電視上的許多重要時刻。剛好趁這個機會,補看那些歷史畫面與新聞,感受那些我曾經錯過的關鍵。
史觀有問題?
網路上有評論認為,本劇的史觀有爭議,才導致上映出狀況。但平心而論,我對這個說法比較保留。我認為劇組很用心地在呈現每個角色所相信的價值,以及他們做出的那些行為與侷限。
政治人物持續為了選票跟權力奮鬥,地方派系為了自己的利益生存,但其實他們同時完成的公益價值也不少。熱血記者堅持自己的良知,但真正關鍵的進展卻常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有時成為棋子卻也不自知。
也是因此,第二季的臨時演員,偏藍偏綠偏紅的竟然全部都有,于北辰、陳玉珍、顏寬恆、陳柏惟、鄭運鵬、趙少康、侯漢廷、王炳忠都願意加入,並不特別偏向哪邊。
假如真有什麼史觀,我看到的是:臺灣的前進,是非常多可以說與不可以說的事情共同推進而成的,不管是離島前線已有覺悟的官兵,還是安居樂業投下自己一票的國民,又或者每一個曾經共同推進時代,卻又迅速被時代迅速拋下的人物。
那麼,這十集有沒有一個簡單的主軸,用一句話可以貫串呢?說真的,我想不太到。1994-1996 年的臺灣,就是那麼複雜、那麼多元、那麼熱鬧、那麼充滿驚奇。
花多少錢看,值得?
最後,劇組朋友問我,看完之後,我認為花多少錢看這部戲是合理的。因為他們即將推出自有平台,直接面向消費者。
想了一下,全部 10 集,我覺得花 1000 元來看,我很樂意。
推薦的單人追劇方法,是對照這個演員與影射表(國際橋牌社 2 @ Wikipedia),看到有興趣的事件或人物時,一邊閱讀一邊搜尋那些關鍵字,並與自己的記憶做對比,例如:澎湖七一三事件、劉連昆、1996 年立法院長選舉。
或者,找一個對台灣歷史有認識的朋友一起看。讓他講述那些背景與時代感受給你聽。就如同我陪著自己的兒子一起看,一起討論,為什麼今天的臺灣,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拉出一段橫跨 25 年的脈絡。
相關連結
- 《國際橋牌社 2》,9/22 開放預購,10/1 全面上架。
- 國際橋牌社 2 EP01 《風暴降臨》中文字幕
- 國際橋牌社 2 觀賞心得 / Yu(小五兒子看完後寫的心得)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