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標題黨?還是好書名?
最近大是文化的書看得多,發現這家出版社對於翻譯書的標題,有獨特的策略:他們會讀完這本書,然後思考台灣讀者的現況,訂出一個適合作為「橋樑」的標題。
這本日文書,原名大概是「一冊讀通中國近現代史」(其實我看不懂日文,所以用漢字猜的),是為日本人寫的中國史。翻譯後,出版社大概認為原本的書名不夠吸引人,所以改成《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
批評者可以說,這本書其實根本沒講到多少台灣,就是從清末、列強割據、日本侵略、內戰,一直到共產黨、文革、改革開放、六四。硬要說「中華民國」,其實也佔內容不到一半。
但這個標題,的確吸引我拿起書來翻,發現內容甚好,結帳並閱讀,而我也得到我想要的知識成長。所以,雖然戰術上的確是「標題黨」,但卻依然是很成功的戰略:面向 target audience,理解需求、滿足需求。
喜不喜歡,自然見仁見智。我,可以接受。
作者
作者其實是中國人,經歷特別,是被中國近代史蹂躪的家族。
長輩們在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顛沛流離,對日本人深惡痛絕。但國民政府沒有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接下來的共產黨,從大煉鋼一直到文革悲劇,更進一步讓他家破人亡。
幸運活到改革開放後,聽說日本社會的進步,帶著複雜的情緒,前往求學,並定居在日本。
以他的身份,來看中國近代史,是個很特別的觀點。他不代表中共、日本政府或國民黨,沒有官方盲點。在近代史的顛沛流離上,又是單純的人民角度。對事情的解釋,比過去我們能在課本上看到的,都合理且立體得多。
推薦
我從這本書學到很多。
1978 年生的我,升學讀的是國民黨版的歷史,對於共產黨的認識就是倒行逆施,對六四的認識就是屠殺年輕人。但我一直隱約覺得,這樣的認識很乾扁、很廉價,一點都沒有說服力。就那麼剛好聰明人都在國民政府?共產黨人都很笨、很殘暴?小時候會信,難免,過 30 還信,那真的是笨。
過去的自學,片段從網路上看到更多史實與詮釋角度,但都偏碎片化。
這本書,不是讓我們補上缺少的拼圖,而是直接用完全不同,但卻非常合理的角度,迅速的把中國近代史寫了一遍,給你一盤全新拼圖。
面對我們被灌輸的、錯誤的、編造的歷史認識論,修正的方式,不是去縫縫補補,而該是整個打掉,重新建立新的認識架構。
如果你已經是專家,這樣的書,對你可能太淺。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認識過去,並找到身為一個「台灣人」的未來,想學習如何洞察世界走勢,並趨吉避凶,這是很適合你的書,而且內容好讀,容易消化。
靠系統,不能靠道德。
書裡頭有兩段,我個人覺得寫得特別好。
一段是,日本軍方在侵略中國之前,事實上已經不太受日本「政府」控制,權力與征服的慾望,超越了道德。
另一段,則是描寫文化大革命,提到劉少奇、鄧小平等人,本來有機會阻止毛澤東讓中國進入浩劫,但因為這些人長期被毛鬥怕了,所以,在良知與道德之前,他們只能先求自保。
也就是說,系統出了問題,道德是沒有用的。
這兩段歷史,對於現代的台灣非常重要。我們總會覺得,用道德、用責任感、用使命感去建構一個醫療體系是最棒的,但卻從來沒有去把整個系統修好,讓他更永續。
所以,這一年來才會反覆出現許多「看到路倒病人到底要不要救」的討論。看起來不過是個「討論」,但事實上這要用趨勢解讀:從以前「完全不用考慮就去幫忙救」,到現在是「要考慮一下再決定」,很明顯的,再過一兩年,醫護人員在刑民爛訟以及各種惡質病家的對待下,變成「自掃門前雪」,絕對可以預期。
就像上面兩個例子說的:系統不對,日本政府沒有辦法約束日本軍方;系統不對,鄧小平、劉少奇沒有辦法約束毛澤東,都是一樣的。一個社會要順暢運作,必須依靠適當的制衡,以及永續的系統設計,靠「道德」,聽起來又酷又炫好棒棒,但最後一定只有滅亡一途。
希望台灣人能集體想清楚這件事情。
另一個亮點:六四事件產生的必然
本書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說明得很簡要清楚。
作者認為,這是毛澤東過世後,從廢墟中站起來的中國,迅速前進時,一定會出現的路線問題。也因為釐清了這個路線問題,作者對鄧小平其實是有同情的。
鄧小平作為帶領中國再起的龍頭角色,同時面對黨內保守派虎視眈眈的反撲,又面對操之過急的激進民意,其實非常困難。加上過激的群眾言論,讓已經扛著中國走了這麼遠的鄧小平動了情緒,才產生後續的悲劇。
作者用簡單幾頁,就勾勒出清楚的國運劇本,非常精彩。如果你跟我一樣,腦子只有當年國民黨媒體對六四的廉價解讀,這是「開眼界」非常好的入門書。
電子閱讀現況報告:iPad Air + hTC M8 Evernote
現在如果只能選一台,我會選 iPad Air,做為電子閱讀專用平板。
作為一個鐵桿 Google 粉 (我還有一台 MiPad / CyanogenMod ROM),會說出這樣的結論,也是萬般不得已。沒辦法,平板世界,iPad 真的還是最強。穩定度高、速度快、環境簡潔容易專注,加上大螢幕眼睛輕鬆,完勝。
目前我看書時,會用 hTC M8 手機,配合 Google 語音輸入法,把想法輸入到 Android Evernote 裡頭。辨識有錯沒關係,之後回電腦簡單編輯,就成了這篇部落格文章。連處理圖片、配連結,本文約 2000 字,工作時間為 70 分鐘,比以前快多了。
《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超越中日台官方視野的歷史拼圖 + 電子閱讀現況報告
作者:蔡依橙
標題黨?還是好書名?
最近大是文化的書看得多,發現這家出版社對於翻譯書的標題,有獨特的策略:他們會讀完這本書,然後思考台灣讀者的現況,訂出一個適合作為「橋樑」的標題。
這本日文書,原名大概是「一冊讀通中國近現代史」(其實我看不懂日文,所以用漢字猜的),是為日本人寫的中國史。翻譯後,出版社大概認為原本的書名不夠吸引人,所以改成《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
批評者可以說,這本書其實根本沒講到多少台灣,就是從清末、列強割據、日本侵略、內戰,一直到共產黨、文革、改革開放、六四。硬要說「中華民國」,其實也佔內容不到一半。
但這個標題,的確吸引我拿起書來翻,發現內容甚好,結帳並閱讀,而我也得到我想要的知識成長。所以,雖然戰術上的確是「標題黨」,但卻依然是很成功的戰略:面向 target audience,理解需求、滿足需求。
喜不喜歡,自然見仁見智。我,可以接受。
作者
作者其實是中國人,經歷特別,是被中國近代史蹂躪的家族。
長輩們在日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顛沛流離,對日本人深惡痛絕。但國民政府沒有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接下來的共產黨,從大煉鋼一直到文革悲劇,更進一步讓他家破人亡。
幸運活到改革開放後,聽說日本社會的進步,帶著複雜的情緒,前往求學,並定居在日本。
以他的身份,來看中國近代史,是個很特別的觀點。他不代表中共、日本政府或國民黨,沒有官方盲點。在近代史的顛沛流離上,又是單純的人民角度。對事情的解釋,比過去我們能在課本上看到的,都合理且立體得多。
推薦
我從這本書學到很多。
1978 年生的我,升學讀的是國民黨版的歷史,對於共產黨的認識就是倒行逆施,對六四的認識就是屠殺年輕人。但我一直隱約覺得,這樣的認識很乾扁、很廉價,一點都沒有說服力。就那麼剛好聰明人都在國民政府?共產黨人都很笨、很殘暴?小時候會信,難免,過 30 還信,那真的是笨。
過去的自學,片段從網路上看到更多史實與詮釋角度,但都偏碎片化。
這本書,不是讓我們補上缺少的拼圖,而是直接用完全不同,但卻非常合理的角度,迅速的把中國近代史寫了一遍,給你一盤全新拼圖。
面對我們被灌輸的、錯誤的、編造的歷史認識論,修正的方式,不是去縫縫補補,而該是整個打掉,重新建立新的認識架構。
如果你已經是專家,這樣的書,對你可能太淺。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想認識過去,並找到身為一個「台灣人」的未來,想學習如何洞察世界走勢,並趨吉避凶,這是很適合你的書,而且內容好讀,容易消化。
靠系統,不能靠道德。
書裡頭有兩段,我個人覺得寫得特別好。
一段是,日本軍方在侵略中國之前,事實上已經不太受日本「政府」控制,權力與征服的慾望,超越了道德。
另一段,則是描寫文化大革命,提到劉少奇、鄧小平等人,本來有機會阻止毛澤東讓中國進入浩劫,但因為這些人長期被毛鬥怕了,所以,在良知與道德之前,他們只能先求自保。
也就是說,系統出了問題,道德是沒有用的。
這兩段歷史,對於現代的台灣非常重要。我們總會覺得,用道德、用責任感、用使命感去建構一個醫療體系是最棒的,但卻從來沒有去把整個系統修好,讓他更永續。
所以,這一年來才會反覆出現許多「看到路倒病人到底要不要救」的討論。看起來不過是個「討論」,但事實上這要用趨勢解讀:從以前「完全不用考慮就去幫忙救」,到現在是「要考慮一下再決定」,很明顯的,再過一兩年,醫護人員在刑民爛訟以及各種惡質病家的對待下,變成「自掃門前雪」,絕對可以預期。
就像上面兩個例子說的:系統不對,日本政府沒有辦法約束日本軍方;系統不對,鄧小平、劉少奇沒有辦法約束毛澤東,都是一樣的。一個社會要順暢運作,必須依靠適當的制衡,以及永續的系統設計,靠「道德」,聽起來又酷又炫好棒棒,但最後一定只有滅亡一途。
希望台灣人能集體想清楚這件事情。
另一個亮點:六四事件產生的必然
本書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說明得很簡要清楚。
作者認為,這是毛澤東過世後,從廢墟中站起來的中國,迅速前進時,一定會出現的路線問題。也因為釐清了這個路線問題,作者對鄧小平其實是有同情的。
鄧小平作為帶領中國再起的龍頭角色,同時面對黨內保守派虎視眈眈的反撲,又面對操之過急的激進民意,其實非常困難。加上過激的群眾言論,讓已經扛著中國走了這麼遠的鄧小平動了情緒,才產生後續的悲劇。
作者用簡單幾頁,就勾勒出清楚的國運劇本,非常精彩。如果你跟我一樣,腦子只有當年國民黨媒體對六四的廉價解讀,這是「開眼界」非常好的入門書。
電子閱讀現況報告:iPad Air + hTC M8 Evernote
現在如果只能選一台,我會選 iPad Air,做為電子閱讀專用平板。
作為一個鐵桿 Google 粉 (我還有一台 MiPad / CyanogenMod ROM),會說出這樣的結論,也是萬般不得已。沒辦法,平板世界,iPad 真的還是最強。穩定度高、速度快、環境簡潔容易專注,加上大螢幕眼睛輕鬆,完勝。
目前我看書時,會用 hTC M8 手機,配合 Google 語音輸入法,把想法輸入到 Android Evernote 裡頭。辨識有錯沒關係,之後回電腦簡單編輯,就成了這篇部落格文章。連處理圖片、配連結,本文約 2000 字,工作時間為 70 分鐘,比以前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