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定價 vs 台灣醫療

 

作者:蔡依橙 醫師 (I-Chen Tsai, MD)

出處:facebookMr. Jamie

 

puncture

 

『在午夜到凌晨三點期間調高乘車單位價格,而司機們也給予非常正面的回應,短短兩個禮拜內,週末凌晨上班的司機數量增加了 70-80%,而未滿足需求也因此下降了 67%。』

全面「動態定價」時代正在降臨》/ Mr. Jamie

 

早上看到 Mr. Jamie 這篇,深有所感。醫療界應該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以下是我的觀察:

 

一直以來,OO醫院半夜打急診報告,給醫師的給付是另外算,抽成也更高。這使得年輕人願意努力提供服務,長輩則換得一夜安眠。我一直認為這是好事,原來,很多年後的 Uber,也這樣做。

 

我們在許多醫院,都聽到醫師與醫院,為了週六值班一整天只有給 200 元而批評,彷彿那是一輩子的爭執,其實這只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定價,應該根據風險、困難度、勞力等做初始評估,但當資源分配不均的時候,就是個重新分配的好機會,一個有行政能力與宏觀視野的科主任,做科經營,對整個科的發展絕對是好事。

 

但現在的台灣,趨勢卻是相反的,越來越多本來科經營的醫院,行政收回權力,導致一線崩壞時,反應甚慢,開出來的條件,總追不上人員流失的速度。

 

為什麼?

 

因為,健保的低定價把我們的腦袋打壞了,「因為國家給我這個錢,所以我只能給你其中的幾個百分比」;因為整個系統,不懂得訓練有資源分配能力的人,永遠是那些人萬年行政,弊端叢生,做的不好又沒有退場機制;因為傑出的年輕人沒有舞台,久了都忘記自己是老鷹,只在地上啄著幾十元、幾百元的米,你忽然問他:「從天上看,地球是怎樣的?」呆滯的眼神,答不出來。

 

呆滯的眼神,答不出來……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jamie, uber, 不均, 世代, 健保, 動態, 定價, 年輕, 弊端, 提高, 服務, 林之晨, 流失, 給付, 資源, 醫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動態定價 vs 台灣醫療 有 24 則回應

  1. I-Chen Tsai 說道:

    歡迎大家來開 party,幫主機商做點小規模壓力測試 XD

  2. 王植諄 說道:

    公家機關是最齊頭式平等的地方,只論職等不論能力與貢獻,也因此成了效率不彰的原因之一(多做事沒有適當的獎勵,不如少做正事多拍馬屁)

  3. Tu Masa 說道:

    Test.Test. 『當資源分配不均的時候,就是個重新分配的好機會』,適者生存,疑~~~

  4. 連竟堯 說道:

    護理人員的招募也適用
    如果大夜用200%小夜用150%的薪資讓固定人員包班
    能以只上白班為訴求來招募護理人員
    我相信很多有家室有小孩的護理人員會願意回到職場

    • I-Chen Tsai 說道:

      是的,大家不願意做的事情就增加給付,大家都要做的事情就減少給付。需要有一個人出來決定,一個組織運作需要哪些事情,而哪些人是比較可貴的。

      現在其實都是大家當好人,但看到狀況的時候又都只維護自己搶到的東西,然後忘了這系統還有多少可以 leverage 的資源。

  5. 詹智鈞 說道:

    這邊聽說全院下個月還要離職80位護理人員
    院方完全沒在怕繼續開病房 ><

  6. 劉文勝 說道:

    因為這樣動態議價後 很快會發現其實高層不需要領那麼多薪水 或是會排擠到高層的薪水囉

  7. stupidsun 說道:

    這樣的邏輯好像不適用於台灣,不管是醫療或是其他行業,真的很悲哀….

    • I-Chen Tsai 說道:

      在政府介入的比較少的行業,還是有點空間的啦 XD

    • stupidsun 說道:

      對於習慣廉價勞力的管理者來說,可能是不可思議的想法吧. 在扭曲的顧客至上的現在,服務有價?越來越難已被尊重 (健保大概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XD)

  8. lin0922 說道:

    5000億的單一買家,造就這個畸形市場

  9. Chia-wei Lin 說道:

    大家對公家醫院太好了,可能都還是想要留個「名」吧,
    老師或學長總是說「戲棚下站久就你的」,但真的是這樣嗎?還是只到學長而已?
    如果醫師都往待遇合理的地方去,公家醫院應該只落得現在署立醫院的風景
    而私人醫院看起來可以幫年輕人加薪,事實上本薪用pooling ceiling老人家偷更多
    你問大家付出收穫不成正比想走嗎?偏偏大家奴性已深……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