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新進研究者常問:「要不要投稿到 open access 期刊?怎麼考慮?」,最近我上網研究了一下,做些整理。今天先談 PLOS 系統,之後再慢慢擴及其他主題。如果我沒有富奸的話 XD
PLOS =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一開始出現這個名字,是諾貝爾獎得主 Harold Varmus 與生物化學家 Patrick O. Brown 與計算生物學家 Michael Eisen,對於圖書館跟研究機構,要付給雜誌社越來越高的訂閱費,感到不爽,所以邀請了許多科學家,一起線上簽署「我們要退訂不在六個月內開放全文的雜誌」行動訴求。
諾貝爾獎得主登高一呼,聲勢浩蕩,獲得數萬科學家上網簽名,但最後幾乎沒有人真的退訂!這個網站後來也收掉了…… (不要笑鄉民「萬人按讚、一人到場」,因為全世界的知名科學家們其實也這樣 XD)
Patrick O. Brown 與 Michael Eisen 覺得面子掛不住 這樣不行,決定創業反制,所以成立 non-profit organization,訴求有其理想性,順利募得資金,開始嘗試發行自己的期刊,他們很清楚,靠捐款有其極限,實務運作還是有其 business model,才能活得長久。
PLOS vs BioMed Central
PLOS 與 BioMed Central (BMC),剛好一個是美國系統,一個是歐洲系統。幾個發展的對照也很有趣。
PLOS 是非營利組織,2003 年開始發行自己的第一本期刊:PLOS Biology,截至目前,PLOS 有了 7 本期刊。但 PLOS ONE 是當中的巨無霸,Mega journal 的始祖,2014 刊登文章共 30040 篇!(我用 JCR-SCI 數字,官方是說 33000+。)幾乎是一般期刊的 100 倍。以一當百,也是傳奇!而且 PLOS ONE 還在繼續加速 XD
BMC 以公司組織設立,從 2000 年開始發行 open access 期刊 Genome Biology (2014 IF = 10.81) 與 Journal of Biology (後併入 BMC Biology; 2014 IF = 7.98),2002 年全面轉向「作者付費」的商業模式,2008 年被 Springer 收購並進入擴張加速期,到目前為止,光「有 impact factor」的期刊就有 174 本!
Open access:資訊界 – 生物界 – 醫學界
其實 open access 期刊,最早是從資訊相關領域開始,畢竟人家網路用得熟,對紙本沒什麼迷戀。生物醫學界開始對這比較有興趣,是從 BMC 創業,建立向作者收費的商業模式,然後剛好出版社收費越來越昂貴,激起生物學界的 Patrick O. Brown 與 Michael Eisen 開始做幾本以生物學為主題的期刊,竟然發現這個「向作者收費然後對讀者免費開放」的模式深受歡迎,甚至也順利取得 impact factor,刺激到既有出版社後,整個鯰魚效應才開始在生物醫學界燒開。
所以,從這個故事來看,創業要成功,得要看懂趨勢、從其他領域找到靈感、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不要只空談理想、要有好的商業模式,也不用過份擔心競爭者,有時候,競爭者的出現,往往是代表這個領域逐漸成熟。
其實,醫學研究者選擇「研究主題」的考量,也是一樣:看懂趨勢、跨領域找靈感、把握機會、不要光說、建立自己的 workflow、不用擔心其他研究者跟你領域重疊。
命名的「使用者經驗」
PLOS 一開始是寫作 PLoS,而其期刊也是寫作 PLoS One / PLoS Biology 這樣的形式。
2012 年的時候,他們終於發現這樣打字真的是太辛苦了,一下子要按 shift 一下子不用,像我們這種打中文的,要切換更是辛苦,對使用者寶貴的時間與注意力,真是重大的浪費,於是全改大寫,寫作 PLOS,期刊名則為 PLOS ONE / PLOS Biology。
這對醫學研究者的啟示是:如果你發明一個 sign、一個術式或一個疾病,記得在取名的時候,注意是否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容易打字。
有母音可以念的最好,像是:MAIFA、TYRO、CLIP、MEPA;或至少讓其縮寫英文字母連續念起來不拗口,像是:GPAE、CCT、YMRF、TICCS。
PLOS ONE / PLOS Medicine
對台灣醫學界的我們,比較可以投的,包括以醫藥為主題的 PLOS Medicine,以及採開放跨領域態度的 PLOS ONE。
PLOS Medicine 的 impact factor (2014) 為 14.429,內行的就知道,這種等級的期刊不是很容易登,官方公佈的 acceptance rate 只有 3%!多想一分鐘,你可以不用飛蛾撲火。 所以,多數青年研究者,會以跨領域、接受率 69%、impact factor (2014) 為 3.234 的 PLOS ONE 為目標。
這數字其實合理,以我喜歡投稿的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來說,2003-2005 資料顯示(這種資料不常有,有就要仔細讀。),前 18 名投稿國家的平均被接受率為 65.4%,impact factor (2014) 為 2.731,雖然比 PLOS ONE 低,但有專業、歷史與社群的光環。
有朋友會問,69% 這麼高?65.4% 這麼高?真的嗎?怎麼跟我的經驗不一樣?
必須說,學術有其 know-how,掌握了之後,真的差不多就是這樣。我個人在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的投稿接受率,在學術成熟期,大約是 80% 左右,偶爾才會失手。我們把經驗在工作坊中系統性的分享,之後同學們的投稿經驗,感受到的也真是如此。如:這裡、這裡和這裡。
相關討論
未來預計會繼續整理 open access 對傳統期刊的衝擊,更重要的是,作為研究者,我們又該怎麼考慮與取捨,在這個大浪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見,或者有任何指正,歡迎在下面的留言板提出,也歡迎到目前的幾個 Facebook 討論串中,觀察新思惟之友們,對這個主題的各種評論,一起來聊。
Open access 期刊觀察:PLOS 系統
作者:蔡依橙
新進研究者常問:「要不要投稿到 open access 期刊?怎麼考慮?」,最近我上網研究了一下,做些整理。今天先談 PLOS 系統,之後再慢慢擴及其他主題。如果我沒有富奸的話 XD
PLOS =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一開始出現這個名字,是諾貝爾獎得主 Harold Varmus 與生物化學家 Patrick O. Brown 與計算生物學家 Michael Eisen,對於圖書館跟研究機構,要付給雜誌社越來越高的訂閱費,感到不爽,所以邀請了許多科學家,一起線上簽署「我們要退訂不在六個月內開放全文的雜誌」行動訴求。
諾貝爾獎得主登高一呼,聲勢浩蕩,獲得數萬科學家上網簽名,但最後幾乎沒有人真的退訂!這個網站後來也收掉了…… (不要笑鄉民「萬人按讚、一人到場」,因為全世界的知名科學家們其實也這樣 XD)
Patrick O. Brown 與 Michael Eisen 覺得面子掛不住 這樣不行,決定創業反制,所以成立 non-profit organization,訴求有其理想性,順利募得資金,開始嘗試發行自己的期刊,他們很清楚,靠捐款有其極限,實務運作還是有其 business model,才能活得長久。
PLOS vs BioMed Central
PLOS 與 BioMed Central (BMC),剛好一個是美國系統,一個是歐洲系統。幾個發展的對照也很有趣。
PLOS 是非營利組織,2003 年開始發行自己的第一本期刊:PLOS Biology,截至目前,PLOS 有了 7 本期刊。但 PLOS ONE 是當中的巨無霸,Mega journal 的始祖,2014 刊登文章共 30040 篇!(我用 JCR-SCI 數字,官方是說 33000+。)幾乎是一般期刊的 100 倍。以一當百,也是傳奇!而且 PLOS ONE 還在繼續加速 XD
BMC 以公司組織設立,從 2000 年開始發行 open access 期刊 Genome Biology (2014 IF = 10.81) 與 Journal of Biology (後併入 BMC Biology; 2014 IF = 7.98),2002 年全面轉向「作者付費」的商業模式,2008 年被 Springer 收購並進入擴張加速期,到目前為止,光「有 impact factor」的期刊就有 174 本!
Open access:資訊界 – 生物界 – 醫學界
其實 open access 期刊,最早是從資訊相關領域開始,畢竟人家網路用得熟,對紙本沒什麼迷戀。生物醫學界開始對這比較有興趣,是從 BMC 創業,建立向作者收費的商業模式,然後剛好出版社收費越來越昂貴,激起生物學界的 Patrick O. Brown 與 Michael Eisen 開始做幾本以生物學為主題的期刊,竟然發現這個「向作者收費然後對讀者免費開放」的模式深受歡迎,甚至也順利取得 impact factor,刺激到既有出版社後,整個鯰魚效應才開始在生物醫學界燒開。
所以,從這個故事來看,創業要成功,得要看懂趨勢、從其他領域找到靈感、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不要只空談理想、要有好的商業模式,也不用過份擔心競爭者,有時候,競爭者的出現,往往是代表這個領域逐漸成熟。
其實,醫學研究者選擇「研究主題」的考量,也是一樣:看懂趨勢、跨領域找靈感、把握機會、不要光說、建立自己的 workflow、不用擔心其他研究者跟你領域重疊。
命名的「使用者經驗」
PLOS 一開始是寫作 PLoS,而其期刊也是寫作 PLoS One / PLoS Biology 這樣的形式。
2012 年的時候,他們終於發現這樣打字真的是太辛苦了,一下子要按 shift 一下子不用,像我們這種打中文的,要切換更是辛苦,對使用者寶貴的時間與注意力,真是重大的浪費,於是全改大寫,寫作 PLOS,期刊名則為 PLOS ONE / PLOS Biology。
這對醫學研究者的啟示是:如果你發明一個 sign、一個術式或一個疾病,記得在取名的時候,注意是否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容易打字。
有母音可以念的最好,像是:MAIFA、TYRO、CLIP、MEPA;或至少讓其縮寫英文字母連續念起來不拗口,像是:GPAE、CCT、YMRF、TICCS。
PLOS ONE / PLOS Medicine
對台灣醫學界的我們,比較可以投的,包括以醫藥為主題的 PLOS Medicine,以及採開放跨領域態度的 PLOS ONE。
PLOS Medicine 的 impact factor (2014) 為 14.429,內行的就知道,這種等級的期刊不是很容易登,官方公佈的 acceptance rate 只有 3%!多想一分鐘,你可以不用飛蛾撲火。 所以,多數青年研究者,會以跨領域、接受率 69%、impact factor (2014) 為 3.234 的 PLOS ONE 為目標。
這數字其實合理,以我喜歡投稿的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來說,2003-2005 資料顯示(這種資料不常有,有就要仔細讀。),前 18 名投稿國家的平均被接受率為 65.4%,impact factor (2014) 為 2.731,雖然比 PLOS ONE 低,但有專業、歷史與社群的光環。
有朋友會問,69% 這麼高?65.4% 這麼高?真的嗎?怎麼跟我的經驗不一樣?
必須說,學術有其 know-how,掌握了之後,真的差不多就是這樣。我個人在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的投稿接受率,在學術成熟期,大約是 80% 左右,偶爾才會失手。我們把經驗在工作坊中系統性的分享,之後同學們的投稿經驗,感受到的也真是如此。如:這裡、這裡和這裡。
相關討論
未來預計會繼續整理 open access 對傳統期刊的衝擊,更重要的是,作為研究者,我們又該怎麼考慮與取捨,在這個大浪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意見,或者有任何指正,歡迎在下面的留言板提出,也歡迎到目前的幾個 Facebook 討論串中,觀察新思惟之友們,對這個主題的各種評論,一起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