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醫院》:連沒耐心的爸爸都適合的親子共讀好書

 

讀者:蔡依橙(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看似平凡卻不簡單的書

 

偶然獲贈《妖怪醫院》一到四集,本以為只是普通的翻譯作品,但看到親子天下特別在封面之內,下重本再做一張全彩封面,猜想,「這套書可能很厲害,出版社才願意這樣做。」

 

於是,花了一個晚上看完,之後,我這做爸的,這輩子「第一次」嘗試講故事,邊翻邊講第一本給小五的女兒聽,在玩平板遊戲的小一兒子,竟然跑過來要一起聽(驚)。

 

連續讀了三本,到了晚上 12 點,催他們去睡覺,兒子竟然因為沒得聽第四本,而哭了。

 

 

為什麼好?

 

直接說重點。如果你家裡有中高年級的孩子,他們曾經迷過妖怪手錶或寶可夢,而你希望他們少看點感官刺激過度的卡通,多讀點文學,瞭解優秀作品的文化底蘊為何?瞭解引人入勝的故事如何寫成?這是一套很好的入門。

 

為什麼?

 

因為這套書,是用跟台灣民間信仰類似,所謂「萬物皆有靈」的神道教為背景,各種妖怪,反應的是人們對世界的想像,而這些想像,在妖怪手錶跟寶可夢中,都以不同形式出現過。你一邊讀,孩子會跟你補充他們在其他動漫作品看到的,讓共讀從「單向講述」變成「教學相長」。

 

因為這套書,字數不多,成人約 20 分鐘就能仔細讀完一本,並理解其寫作架構,在講述本就引人入勝的故事時,可以同時「後設」分析「為什麼他會這樣寫?為什麼這樣寫會有意思?」讓孩子學會優秀作品是怎麼建構的。

 

「後設」,就是抽離出來看、退到更高層次去看的意思,這是一個人是否能自我覺察、自我改進,並活出自己想要人生的重要核心能力。一邊看故事、一邊分析故事如何寫成,正是理想的身教機會。日後孩子會知道,表象之下,還有本質;看到表象之後,永遠要繼續思考本質。

 

因為日本的優秀作品,都會延續並發揚其文化底蘊,例如:妖怪手錶系列,呼應其神道教思想。柯南的名字,呼應江戶川亂步與福爾摩斯作者。本書也是如此。只是,沒有令人目眩神迷的影音,回歸簡單的文字與插畫,讓腦袋能做更多的思考。

 

因為這本書,不只故事情節好,插畫的搭配與發揮也很值得看。插畫出現的位置,往往都是文字想像開始無力的時候,非常精準。看過書之後,再翻一次,只看圖,就能串起故事。而且在複習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許多插畫的巧思,像是最後的重點關鍵,往往前面的插圖就已經暗示。

 

 

建議作法

 

忙碌且沒耐心,無法與孩子共讀的父母,我建議這套書可以試試。你用一個多小時,把四本書全看完,知道故事後,給小朋友 10 分鐘,自己翻自己讀,然後,你再跟他們共讀。

 

之所以要大人自己先讀,是因為你需要時間拆解裡頭的元素,一些很有文化意涵的設定,也才有時間 Google 一下。

 

之所以給小朋友 10 分鐘,是讓他們學會在固定的時間內,去探索一個知識範圍,有的孩子可能會地毯式的讀,有的孩子會只看圖,正是個觀察小孩的好機會。

 

另外,他們自己先翻過書,會對這個主題、這個故事、這本書,更有感覺。

 

 

建議的討論方向

 

以下是一些我建議在共讀過程中,可以跟孩子討論的。

 

  • 為什麼作者會想出這樣的妖怪?(根基於民俗信仰,日本人的自然觀。)
  • 同樣的概念,在你看過的卡通中,還有什麼例子?(妖怪手錶有很多對應)
  • 為什麼作者的設定是小學六年級?(與目標讀者年齡相近,認同感最高。)
  • 為什麼這類的書或卡通,都需要設定一個道具,才能在人類與妖怪世界中轉換。例如:妖怪手錶、眼藥水、鈴鐺等。(才能解釋為什麼你現在看不到,也才能讓所有的故事跟你所存在的現實聯繫。)
  • 為什麼每一本書最後都有醫生的簡短日記?(讓孩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情)

 

我是一個沒耐心跟小孩讀故事書的爸爸,孩子都這麼大,這是我第一次讀故事書成功,而且還讓孩子欲罷不能到哭了。

 

 

有念第四本嗎?

 

後來,我提了交換條件給他們。「好,要爸爸講第四本可以,但是你們兩個之後的部落格,一本要寫一篇,每個人都要寫四篇。如果可以的話,爸爸就講。」

 

兩個小朋友都答應了。聽得很開心,滿足地去睡了。

 

他們規劃要寫部落格的主題,一向言出必行,不會黃牛。我也很期待看到,他們對這本書、對這次的親子共讀,所留下的記憶是什麼。

 

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歡迎追蹤以下連結。

 

 

相關連結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本篇發表於 短篇評論 並標籤為 共讀, 妖怪醫院, 富安陽子, 小松良佳, 日本, 童書, 親子天下。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