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長大以後》:最令人觸動的電影院體驗

 

讀者:蔡依橙(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過去因為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電影很多東西不能提,使得我們必須在被建構的英雄故事,可以談的強勢文化國家歷史中,找到感動。本土國片雖已有多部佳作,但過去幾十年的真空,讓我們還在敘事語言與自我定位中探索。

 

我們要什麼?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生命意義追尋。

 

從這個角度看,就能理解,為什麼這次的第三部曲《海闊天空:長大以後》,從第一幕開始,就令人感動到結尾。真實的場景、真誠的分享、真切的人生。

 

任何一個畫面,即使是鄉間小路、鄰里吐槽、返校回顧,都能讓人共鳴。這是我們的故事、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生命意義追尋。

 

 

還好有抓到特映會的尾聲

 

感謝許多朋友特意撰文推薦,並在群組訊息中,低調但深度的分享彼此看法,讓我有機會趕緊買票,把握加映場。

 

(插播一下,這個最難得。現在的網路,在教養領域很多時候無法公開討論真實的想法,強勢主流的言論不見得正確,而真實的言論卻又政治不正確。一下子不能瞭解這兩句話的朋友,可以考慮回看兩次。 我認為,找到適合自己的社群,很重要!)

 

整體心得,就如同我在 Facebook 所說:「非常開心有機會來看加映場,這是我今年看過最感動的一部「電影」,如果沒來的話,會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因為我參加的加映場已經是最後一批,接著就是正式院線(11/17)的獨家限定上映,如果你的看法觀念和我比較相似的話,我會強烈建議有在思考「教養」的台灣父母們,都應列為「必看」等級。

 

如果您也看了,很歡迎跟我分享您的看法。

 

 

海闊天空系列背景

 

《海闊天空》系列,源自於 1996 年天下為了教改所做的一系列影片。2006 年,找到其中願意受訪的五位,作了 10 年追蹤。如果你需要這兩部的評價,陳志龍醫師整理得很好,連 1996 與 2006 的影片連結都整理好了,很適合作預習觀看,我自己是都看完了才進戲院。同時,我也推薦姚侑廷醫師的優質分享。

 

 

想特別補充的是,2016 年拍攝的這個版本,我在台中看加映場,製作顧問曹琬凌小姐也有出席,會後的討論提到,完成這個專案後,她認為,「多元教改,是成功的」。

 

這很有意思,由此可見,十年過去,2006 年拍攝二部曲的「天下」,跟 2016 年的「天下」,也不一樣了。

 

接著,我就來說點自己的看法。前八成內容無雷,最後一段是不涉及主線故事的小雷,但我個人認為,先知道還能增加觀影思考,但如果您依然想避開的話,我子標題會寫很清楚,請不用擔心。

 

 

如何讀出本片價值?

 

做科學的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五個孩子的 20 年追蹤,沒有一開始的 protocol,也沒有固定的評估方式,個案又少,根本沒有任何實證強度,充其量只是 case series 而已,更何況每次採訪,都是不同的團隊。

 

但平心而論,《階級世代》或《窮忙》這樣的書,以及相關的社會學研究,受訪者是大量匿名的,也是因此,最終這些「實證」的內容,都只能以文字出版。

 

《海闊天空:長大以後》很精確地掌握了影像的威力,讓這個能真實呈現的 case series,發揮了非常多「我們即使在重量級書本著作都看不到的面向」,就看你怎麼去閱讀,能不能讀出這些資訊。

 

例如,單拍一個讀書的場景,30 秒就好,能傳遞的訊息量已經遠超過文字,你可以靜靜地觀察:他的書房是怎樣的環境?書架上有什麼書?書多不多?安靜還是吵雜?容易分心還是容易集中?他讀書的姿勢,顯示他有視力健康或脊椎健康的理解嗎?眼睛距離夠嗎?燈光照明如何?

 

這些在以文字為媒介的書籍與研究中,只能靠作者主動去描述給讀者聽,這過程一定會經過作者的價值篩選、評價,並決定要寫什麼,以及怎麼寫。

 

當然,紀錄片也有攝影與導演的選擇,但整體來說,《海闊天空:長大以後》的呈現非常節制,導演把順序與舞台設定好了之後,就讓這五個人與他們的環境去說故事,真實的工作場景、真實的自述、真實的生活環境,工作團隊刻意不走到台前。

 

 

這部片,好在哪裡?

 

我個人高度肯定天下團隊在第三部曲所下的功夫,以及五位主角願意接受採訪,用自己的故事,鼓舞更多的生命。願意受訪、被跟拍,從工作到住家,從家人到小孩,就非常值得我們致上感謝。

 

在天下的角度,人家都願意受訪了,整個影片構成,一定不能做任何價值評斷,而必須呈現出每個獨特人生的豐富與珍貴。

 

藉由特映先試水溫,讓「關心這個議題」且「願意真金白銀進來看」的核心族群先給些相對深度且溫暖的回饋,大致引導觀影方向,避免一次全面公開時,議題失焦或失控的可能,你知道的,現在的網路酸民罵起人來很不留情面。這是對受訪者很負責任的處理方式。

 

一開始我也想過,可以考慮的發行方式非常多,不管是付費線上看,走募資模式直接免費公開,更有社群動能也更潮,為什麼他們選擇放進電影院?

 

電影一開始播,我就知道了。這部作品,真的值得你關掉手機,靜下來 90 分鐘,好好的去品味。不管你把交通時間、電影票費用什麼的各種成本都加上去,依然值得!

 

不走電視節目或網路影片作法,改以電影規格拍攝,並走戲院路線,使後續回收成為可能,而能拉高整體企劃的水平,實在是個很棒的決定。

 

整體呈現,有不明說但清楚的結構,陸續把大家最關心的幾個主題都涵蓋了:他們後來怎麼了?他們的家庭?他們與家人怎麼回看過去?他們現在在意的、忙碌的、思考著的,都有。而且情感處理非常恰當,並不尖銳。

 

20 年,畢竟不是容易的事,光是這 20 年間的影像技術,就進步非常多,過去的母片放到電影上有明顯鋸齒,連拍攝的畫面比例都從 4:3 變成電影尺寸。更重要的是,隨著台灣逐漸成熟多元,新一代的團隊,連說故事的方法都不同。

 

 

前方微雷區,請自行斟酌。

 

我很喜歡導演在整部影片的設計與自我定位,唯二導演角色比較明顯的,是最後兩部分,用學術的話來說,就是最後兩段:limitation 與 conclusion。

 

 

Limitation

 

接近尾聲時,導演特別剪了張明豪釣魚的場景,旁邊阿伯一直虧他,「有人在拍耶,這有補助嗎?」「有人在拍,你要快點釣到喔!」等真釣到的時候,又笑他「這不夠大啦。」張明豪笑笑的說:「哈哈,這個大小夠了,我沒有槓龜,耶~」很低調自得。

 

這一段是導演在對我們說,請各位注意並原諒,紀錄片是有限制的,一整組人去拍攝,就是「測不準原理」的最佳實踐,即使你在畫面上都看不到工作人員,但不可避免地,現場的人都知道我們在,他們的表現也一定會受到影響。

 

非常誠實的揭露,非常專業的呈現。

 

 

Conclusion

 

電影到底要如何收尾,永遠是導演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沒有選擇最多人工作的大台北地區,而是空拍其中兩個孩子長大的二林農田,從白天的壯闊,拍到晚上的棚架燈海。為什麼?

 

當音樂與畫面明確地告訴你,這是最後一幕時,你想到的,是什麼?

 

我想到的還是張明豪,之前在介紹這片土地時所說的:「土地就是這樣,你給他一分,他就給你一分回報。他也不會騙你。當然中盤商不一定會給你啦,哈哈。」

 

或許導演想說的是,教育和人生就是這樣,偶有波動,但大致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世界當然不如人意,但有些確定的事情還是能掌握的。這塊土地,是根,是家業,而這就是台灣,是我們很多人的故事起點。

 

你的故事呢?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35, 35世代, A journal of 35, 分析, 勇敢作自己, 基金會, 天下, 天下雜誌, 導演, 張明豪, 張瑜珊, 影評, 推薦, 教育, 林宏明, 海闊天空, 紀錄片, 莊雅竹, 蔡依橙, 賴茹君, 長大之後, 長大以後, 電影, 顧問。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