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教育中國》:如果台灣還有聯考的話,現在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讀者:蔡依橙

 

 

 

 

應試教育的極限

 

這部書,共上下兩冊,合計超過 700 頁,可以解決一個很獨特的問題:「應試教育走到極致,會是怎樣的?」

 

也就是說,如果台灣沒有多元教改,繼續舉行聯考,把孩子全面用一個指標排序,並依照這個指標分發校系,因為規則簡單清楚,大量的教育相關產業鍊成員,將針對這個系統優化,這麼走下去,會怎麼樣?

 

另一個角度說,即使現在有「多元入學」,如果你還是想讓孩子把書讀好、把考試考好,什麼都別管,無論如何要練出一個學霸,他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中國的書,值得參考嗎?

 

您可能會覺得,中國的狀況,與台灣不一樣吧?的確,不會完全一樣,但事實上相似之處還頗多。

 

  • 在中國國民黨被迫撤退到台灣之前,與中國共產黨的知識精英,一起經歷了一段大學自主與抗戰克難的記憶,包括北大蔡元培西南聯大等高教傳奇,都是共同記憶。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在文化與歷史上,都繼承了過去的科舉制度,各自辦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以及「大學聯合招生考試」(簡稱「聯考」)。
  • 撤退之後,中華民國自行「分靈」了五間大學,在台灣復校,名字取成一模一樣,包括: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東吳 vs 蘇州)與暨南大學
  • 由於都是少數統治者所經營的專制政權,對於沒有背景也沒有裙帶關係的人來說,「高考」與「聯考」都是「被統治者」向上爬的少數機會。這也是到今天,還有許多人緬懷聯考的原因之一。深究其考試內容,包括三民主義,或根本「已經是歷史的地理」,就能很清楚地看到濃厚的思想控制痕跡。

 

 

民主社會自發啟動的改革

 

1987 年,中華民國終止戒嚴,台灣人民積極形成團體,表達意見,也發現聯考造成的弊端,越來越明顯,經過十多年的社會醞釀,在 2002 年時,民間與官方形成共識,廢除聯考,改以「多元入學」取代,逐漸鬆綁國家介入教材的程度,至今 16 年。

 

這 16 年間,認為聯考才「公平」,要求恢復的聲音從來沒停過。批評教改也變成時尚潮流,似乎不大罵兩句,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說自己思考過教育。

 

神奇的是,即使最常被抓來當戰犯的李遠哲跟吳京(更妙的是,這兩個人其實不和 XD),都早就離開政府很多年,總統、行政院長、教育部長都換過那麼多個,為什麼「聯考」沒有恢復?為什麼,2017 年頒佈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還是繼續往多元入學、多元評估、多元能力、多元發展邁進?

 

因為,台灣教改的根本趨勢,是跟著社會需求走,並在教育界形成共識,從來不是一兩個人私自決定的。你罵掉了這一兩個人,社會與教育界還是會往對的方向前進。

 

把錯誤歸給個人,與事實不符。只是,每個社會都有慣性,任何小小的改變,都可能造成大大的不滿。而人的直覺都是先找戰犯,而非瞭解系統與趨勢,於是形成現在我們對教改的負面印象。

 

如果我們想知道,台灣繼續「聯考」制度的話,今天會如何?我們可以看看,繼續舉辦「高考」的中國,是怎樣的。

 

 

這部書真的很棒

 

上下兩部都很棒!幾乎把中國「高考」各種的面向都作了呈現,包括政策如何形成、歷史背景為何、社會影響、家長思維、孩子角度,都有訪問。整體架構與分類,都非常不錯。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博客來網路書局」上的介紹,他選的四段我覺得都不錯,尤其「高考工廠」一節,非常驚人。

 

其他的如自殺、謀殺、人倫悲劇、霸凌、性交易、資優班等,都有提及。更重要的,那些到美國的留學生統計、以讀經做機構自學的,也有涉獵。

 

下半部更專注在「個人」身上,國家選拔的資優兒童,後來他們怎麼回看自己的一生,那些各省的狀元,第一志願入學後,就業順利嗎?學問努力,在體制內也長袖善舞的人,後來如何?曾經握有權力想做過改革的人,後來怎麼了。

 

這些故事,都很推薦。

 

 

高考工廠

 

應試教育的聖杯,就是反覆做題、多多做題、小孩不要分心最好。所以許多鄉下的沒落城鎮(過去常為礦區或工業區),為了提振經濟,就以高中為全鎮核心,重新打造。

 

入學的孩子,基本上就像犯人一樣(或者生產線上的商品),從早上 6:30 開始自習,到晚上 10:50 自習結束,都是被嚴格管控且極致壓縮的,朋友、社交、自由時間都不用有,上課之外就是做題,做題時,連喝個水、發呆、凝望遠方深思,都會被訓誡。多數父母都在當地租房陪讀,但一天能見面的時間,除了睡覺前後,就是中午送飯時間。

 

每天中午,幾千個家長拿著便當,在校門口跟孩子說兩句話,小孩狼吞虎嚥吃完,把便當還給爸媽,就得快進去午休。這場景天天上演,叫「千人送飯」(這裡有照片)。一個媽媽在《舌尖上的中國》來採訪時,說:「陪孩子讀書、給孩子做飯,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這樣的教育當然壓力很大,所以學校全數窗戶均加裝鐵窗,防跳樓。鎮上所有行業都以升學為重,沒人敢開網咖或遊戲間。高考出發前,還有「千人拜樹」「萬人放燈」「萬人送考生」等儀式,加強意義感。

 

有沒有用?很有用!不管是應屆或重考(中國說「復讀」),成績都非常好,九成以上都能考上超過預期的理想大學,甚至還能吸納都市家庭,專程來這邊蹲點幾年。

 

 

 

 

缺點一:採訪帶太多評斷

 

本書的資料整理與記者用心值得敬佩,但或許因為儒家思想依然濃厚,自詡為「春秋之筆」的記者,常對受訪者的行為直接評斷對錯。

 

例如,小學生集體自殺事件,事情的開頭是,這些孩子的父母支持都不好,家裡的價值觀就是「考不上重點初中,你就是廢物」、「你這樣怎麼對得起我努力工作賺的錢」,多數父母也希望老師「別客氣,盡量打罵,成績好就行」。

 

一位女老師藍河,平時就會打罵學生,學生其實也習慣了,但六一兒童節前,期中考成績太差的幾個女同學,老師要他們自己寫下「保證書」,保證期末會進步到優等生程度,不然就自動退學,還要求拿到「家長簽名」,否則不准進教室。

 

這些孩子當然不敢拿回家給爸媽簽,於是就約好集體自殺,三個喝藥,一個被關在家裡讀書的,就在房間自己上吊。

 

這明顯是系統問題,而且關鍵是在爸媽的態度,以及孩子們缺乏情緒出口與可信賴的成人,但作者採訪過程中,直接判定藍河老師應該要自責,竟然沒有用「時時刻刻反省警惕」的態度受訪,直接刪了受訪者號碼、不接電話、不回電郵、斷絕聯繫!

 

這部分的確是比較令人傻眼。但在其他章節,洞察系統問題的能力其實還不錯。

 

 

缺點二:源頭不能檢討

 

全書的確對「高考」造成的各種問題作了非常詳盡的整理,但一直都只能停在同情與感嘆。因為「上頭」是不能檢討的。

 

作者自己知不知道問題源頭呢?我想是知道的。

 

下冊最後,依序專章書寫「中國教育改革三劍客」,提到劉道玉朱清時楊福家勇敢推動教育改革的故事。前兩位都曾經做得不錯,但因為在體制內做得太好太快,被迫下台。只有楊福家,到英國諾丁漢作了校長後,再與本地私人企業合作「寧波諾丁漢大學」,全部民營(中國說民辦)不收官股,自行決定校風與方針,但積極與黨部打好關係,才終於實現了一個可持續的模式。

 

第 332 頁,作者也總結了自稱「近乎詭異的結論」:

 

  • 中國的高教改革,必須在權力大於教育部的國家領導人支持下方能成事。
  • 中國的高教改革,必須有政治上下通達,西方學術界公認的國際型「洋校長」擔綱。
  • 中國的高教改革,必須有西方先進教育理念、教育品質的認證,方能「出口轉內銷」、立世正名。
  • 中國的高教改革,必須由民營大學率先完成。

 

在一個中國記者的立場,當然要自己先說「詭異」,但這四點,畢竟「真實」。(你覺得不詭異嗎?所以你是認為政府有問題嗎?)

 

本書所呈現的中國教育問題很完整,但檢討原因,不能講出「共產黨」的名字,只能「共和國東共和國西」的哀嘆。就像是把病理切片看得很清楚了,但上游的病因不能提。即使楊福家模式已經找到治療方法,但只能小劑量施行,大劑量會傷及民族自尊(因引進境外勢力)與統治正當性(你在說共產黨的教育政策有問題嗎?)。

 

於是,作者只能把最後一章節,命名為「敢問路在何方?」

 

作者當然知道路在何方,只是那條路的名字,不能說。

 

比起來,台灣這將近 30 年的教育改革之路,都是自發性地由民間、教育官員、政治人物達成共識後逐步推動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民主社會的自我修復能力」,雖然緩慢,雖然吵雜,但都是形成共識的過程。一旦形成共識,就能加速往趨勢邁進,而且不是一兩個政治人物所能隨意逆轉的。

 

 

推薦給你

 

如果你不確定要不要給孩子瘋狂考試的未來,如果你不介意中國記者的用詞與筆法,如果你可以讀 700 頁以上的書,這兩冊書,很值得你看,絕對能提供大量「逼人思考的事件與悲劇」。

 

考試本身並沒有不好,但考試應該是為了加強孩子的學習,並作為考核。最重要的戰略目標,是讓他們學會有用的概念,並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果,考試妨礙了重要能力的學習,並阻止孩子形成有效的知識體系,更擠壓了他們寶貴的人生,或許我們該重新回到本質,去思考「教育」。

 

 

相關連結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小孩教養,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共產黨, 台灣, 吳京, 失敗, 應試教育, 成功, 教改, 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李遠哲, 考試機器, 聯考, 誰在教育中國, 高考, 高考工廠。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