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依橙
最近有張高中生科展名單,使得許多朋友們「驚呼連連」,認為這些超專業科研題材,根本是父母科展名單!
我以前也這樣以為,但前陣子因緣際會,看到幾個真正由高中生 initiate 的計畫,我看法有所不同。
不可否認的,其中一定有一些孩子(或大部分),是父母直接強灌的主題。但我們常想像的狀況是:唸書升學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進實驗室,所以這些「一定」都是大人做好給他們掛名。
但在台灣,已經有些孩子,他們選擇強度不那麼高的教育體制,可能是低調的貴族中學、可能是競爭強度低的公立中學,可能是團體或個人自學,然後把空閒的時間挪出來,讀自己想讀的書,研究自己有興趣的事。在他們有興趣的領域,的確可以做到超越同輩非常多。
我們讀大學時,常開玩笑說,讀醫學系好像只要肯讀、肯背、肯花時間就行,高中以前學那麼複雜的數學、物理、化學,似乎用不太到。
同樣的,搜尋並閱讀相關論文,背一個 pathway,記幾種試劑,並在實驗室拿 pipet,這個技術難度,你覺得對能被背完「傳說對決」超過 50 隻角色 150 種特殊技能的青少年,是非常困難的事嗎?
或許,只是我們要不要花時間去做的問題而已。
然後,藉由老師、藉由學校、藉由家教、藉由家長的人脈管道,他們獲得實驗室面談的機會,並努力把握,長時間努力,做出不錯成績。
各位看到的是國內科展,實際上,真正優秀的一群,已經在國際科學競賽得獎,在 SCI 論文發表,在國際舞台上分享了。
但這些人的故事你在網路上看不到,你在身邊聽不到,為什麼?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台灣,你成績好人家就酸你靠父母,你走向國際舞台人家就說你含金湯匙出生,你分享自己的經驗就有人攻擊你就是擴大台灣貧富差距的元兇,似乎你必須為所有偏鄉孩子的人生負責。
天啊,這只是一些孩子,努力把握自己的學習黃金時期而已。有同樣資源、金錢的家庭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把握。
我不否認,科展仍有許多不那麼真實的部分,只是想提醒我的朋友們,或許裡頭依然有些故事,值得我們的尊敬,甚至值得我們學習。
關於令人驚呼連連的高中生科展名單
作者:蔡依橙
最近有張高中生科展名單,使得許多朋友們「驚呼連連」,認為這些超專業科研題材,根本是父母科展名單!
我以前也這樣以為,但前陣子因緣際會,看到幾個真正由高中生 initiate 的計畫,我看法有所不同。
不可否認的,其中一定有一些孩子(或大部分),是父母直接強灌的主題。但我們常想像的狀況是:唸書升學都來不及了,怎麼可能進實驗室,所以這些「一定」都是大人做好給他們掛名。
但在台灣,已經有些孩子,他們選擇強度不那麼高的教育體制,可能是低調的貴族中學、可能是競爭強度低的公立中學,可能是團體或個人自學,然後把空閒的時間挪出來,讀自己想讀的書,研究自己有興趣的事。在他們有興趣的領域,的確可以做到超越同輩非常多。
我們讀大學時,常開玩笑說,讀醫學系好像只要肯讀、肯背、肯花時間就行,高中以前學那麼複雜的數學、物理、化學,似乎用不太到。
同樣的,搜尋並閱讀相關論文,背一個 pathway,記幾種試劑,並在實驗室拿 pipet,這個技術難度,你覺得對能被背完「傳說對決」超過 50 隻角色 150 種特殊技能的青少年,是非常困難的事嗎?
或許,只是我們要不要花時間去做的問題而已。
然後,藉由老師、藉由學校、藉由家教、藉由家長的人脈管道,他們獲得實驗室面談的機會,並努力把握,長時間努力,做出不錯成績。
各位看到的是國內科展,實際上,真正優秀的一群,已經在國際科學競賽得獎,在 SCI 論文發表,在國際舞台上分享了。
但這些人的故事你在網路上看不到,你在身邊聽不到,為什麼?
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台灣,你成績好人家就酸你靠父母,你走向國際舞台人家就說你含金湯匙出生,你分享自己的經驗就有人攻擊你就是擴大台灣貧富差距的元兇,似乎你必須為所有偏鄉孩子的人生負責。
天啊,這只是一些孩子,努力把握自己的學習黃金時期而已。有同樣資源、金錢的家庭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把握。
我不否認,科展仍有許多不那麼真實的部分,只是想提醒我的朋友們,或許裡頭依然有些故事,值得我們的尊敬,甚至值得我們學習。
加入熱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