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的女孩》:在那裡,中世紀的殘暴依然存在。

 

讀者:蔡依橙

 

 

 

 

(12/15 註:因為瑞典女教授找傭兵,救出自己亞茲迪族的研究生,讓伊斯蘭國與亞茲迪的事情又受注目。而也是最近,2018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本書作者。本文剛好作了一個很好的介紹,關於戰爭的性暴力,以及為何傭兵營救會成功。因為,營救在當地,已經是個「產業」。)

 

這是本 Goodreads 4.5 高分的書。

 

 

幾百年前的殘暴,今天還在發生。

 

前陣子的閱讀,看到成吉思汗的一些劃時代進步措施,例如:規定不准把女性當「物品」或「財產」交易,對戰敗者,只屠殺抵抗的軍隊與再反叛的降服者,有專業者不只不會淪為奴隸,還頗受重用。

 

相對地這也代表著,那個年代常見的狀況是,一個地區被武力征服後,男性就是被殘酷的凌虐與屠殺,女性則大量淪為性奴隸。事實上,荷蘭人對台灣的「小琉球」,也曾經做過同樣的事。

 

 

這些殘暴,似乎與我們之間,有著幾百年「時間」的阻隔。但事實上,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中世紀般的殘暴,依然進行著。

 

這本書所說的,就是美軍打爆海珊之後,分崩離析的伊拉克,讓伊斯蘭國趁勢崛起,並武力控制作者所在的家鄉克邱(書中說 Kocho,但 Google Maps 上為 Kojo)後,屠殺男性,並將年輕女性視為可交易的性奴隸的第一手故事。

 

 

 

 

這類的書,跟過去我們讀過的脫北者故事類似,都是很慘很苦的故事。

 

 

 

我在閱讀過程中所學到的

 

由於前陣子剛讀過伊拉克戰爭的美軍故事,是勝利者的視角。這本書從底層民眾出發,讓我們看到少數民族、平民百姓看到的真實世界。尤其對於伊拉克複雜的族群問題,有很容易理解且清楚的陳述。以下是我的一些筆記。

 

  • 穆斯林分兩大派,遜尼派與什葉派,什葉派是全世界的少數,約一到三成。但伊朗與伊拉克兩個國家,民眾多是什葉派。伊朗是由什葉派掌權,但伊拉克的海珊政權,卻是在伊拉克少數(但在世界佔多數)的遜尼派。兩伊戰爭爆發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海珊覺得,「什葉派的伊朗一直在煽動我的人民,搞什麼?」,新仇加舊恨,所以打起來的。
  • 作者娜迪雅‧穆拉德(Nadia Murad)所住的地區,是荒涼且以放牧為主的乾旱地區。她們屬於一支古老民族「亞茲迪(Yazidi)」,以無典籍的一神教為核心。他們說庫德語,偶爾也會阿拉伯語,但不管是附近的遜尼派阿拉伯人,或曾經來支援保護過一陣子但後來落跑的庫德人,都不把他們當成自己的一部份。
  • 伊斯蘭國與很大部分的遜尼派阿拉伯人,看不起亞茲迪他們的少數宗教,並斥之為異端,更因為亞茲迪的宗教沒有「聖書」,在伊斯蘭國眼中不配為人,甚至還編寫《對待俘虜與奴隸問答》手冊,明確「允許買賣或贈送女性俘虜或奴隸,因為他們只是財產。若該名少女適合,則允許和未達青春期的女性奴隸性交。」
  • 在作者脫逃的過程中,你可以讀到,原來庫德族人也分裂得厲害,光伊拉克內就分兩群,更別說還有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庫德族。作為一個百姓,為了活下去,為了講對方想聽的話,作者也很機靈地迅速察覺他們之間的矛盾,並小心避開。
  • 雖然村裡男性全部被殺光,但最後被營救出來的克邱女性並不少,主要原因是,在伊斯蘭國與伊拉克,營救女性奴隸已經變成一門生意,大約 5000 美金可以救一個人出來,整個「營救產業」,包括伊斯蘭國內需要錢的內應、當地人既有的人脈網絡、具有惻隱之心的零星好人,以及專責運送並懂得各處檢查哨規矩的計程車司機等。

 

讀一個地區,除了從歷史、政治、軍事等大角度觀看外,同時聽聽真實在裡頭生活的人所說的話,更有立體感。

 

 

 

 

倖存者困境

 

如同脫北者一般,這類「劫後餘生」的回憶錄,往往會有關鍵事實查核困難的特色。總有批評者認為,單方面的陳述不可信,作者可能很多事情沒說(例如或許他也曾是加害者之一),也可能在某些地方加油添醋(說些西方讀者喜歡聽的),尤其女性脫北者,最常承受這樣的批評。

 

我個人的態度是,他願意寫願意說,我拿到了書,就會讀,即使我不至於將他的每句話當作真理,但要主動去質疑一個經歷過苦難,還願意分享的人,實在太於心不忍。

 

作者也提到,很多一起逃出來的女孩,一輩子不說自己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她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待被迫違反宗教戒律(禁止婚前性行為)且被大量伊斯蘭國男性強暴過的自己。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這是一個發生在 Google 衛星照片解析度不高的鄉下地區的悲慘故事,看看那些地方,看看這本書說的故事。

 

我們都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並努力捍衛所擁有的自由。

 

自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自由是爭取來的,自由是需要時時刻刻捍衛的。

 

 

相關連結

 

 

 

專頁筆記

 

 

 

閱讀筆記 / 小孩教養

 

 

本篇發表於 閱讀筆記 並標籤為 ISIL, ISIS, nadia murad, 亞茲迪, 人口販賣, 什葉派, 伊拉克, 伊斯蘭, 伊斯蘭國, 俘虜, 倖存的女孩, 克邱, 奴隸, 宗教, 巴格達, 庫德族, 強暴, 摩蘇爾, 遜尼, 遜尼派, 阿拉伯。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